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信誉 好的博彩平台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香港政治風波

鄉議局星期二(19日)舉行會議,林鄭月娥日前提出的丁權設限成為討論焦點,鄉委群情憤慨,批評鄉議局處理手法軟弱,又炮轟林鄭手段強硬。
(大紀元記者梁路思香港報導)香港主權移交15年,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最新民調顯示,市民對中共政府的不信任程度,升至97年以來的新高,有三成七人對中共不信任,上升3個百分點;港人對一國兩制、香港及中國前途的信心指數亦齊跌。總監鍾庭耀相信,可能與近期薄熙來、陳光誠及李旺陽等事件有關。有學者就表示:「這些不滿和怨氣,可能會在七一爆發,令今年七一人數大增。」
(大紀元記者梁路思香港報導)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日開完第四日會議,仍未完成審議重組政府架構的撥款申請,政府今日將按原定計劃,將議案提交立法會大會討論。政務司司長林瑞麟稱,若7月1日前議案通過,但財委會未能通過撥款,七一當日會先以3司12局的舊政府架構宣誓。
民協計劃派出4人參選9月立法會選舉,而現任立法會議員馮檢基將競逐超級區議會議席。
(大紀元記者莫森綜合報導)香港廉政公署落案起訴廣州市政協委員方麒驊,在去年11月的區議會選舉中涉嫌種票,昨早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他否認控罪,案件押後至7月31日作審前覆核。
(大紀元記者李真、黃靜榮香港報道)六四鐵漢李旺陽6月5日被自殺事件燃起港人怒火,短短兩個星期內,除2萬5千港人首次直踩中聯辦,聲討中共政權外,三十多個團體發動全球聯署促查李旺陽死因,簽名人數已經達到5萬。連日來,港人正氣節節上揚,而中共在港團隊迫於民意的壓力,包括香港現任及候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及梁振英,以及多名建制派頭領都先後在李旺陽事件上態度軟化,促請北京進...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六四鐵漢」李旺陽冤死在香港激起市民憤怒,連日來,香港多個官員在李旺陽事件態度上軟化。在媒體及輿論十多次要求回應及質疑下,星期六(6月16日),香港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出席一個論壇時,迫於懼怕市民的不滿情緒增加,首次公開為李旺陽默哀。有分析認為,中共害怕七一更多人上街,令總書記胡錦濤訪港難堪,而作出讓步。
(大紀元記者梁路思香港報導)行政長官曾蔭權出席任內最後一次立法會答問大會,在多位議員要求他下臺的呼聲中,曾蔭權堅持留任到最後一刻鐘,稱提早離職會辜負市民。他並首度回應李旺陽事件,稱有疑點。
(大紀元記者潘在殊香港報導)湖南省公安機關昨日聲稱,已經就民運人士李旺陽死亡事件,委托省外權威法醫鑑定機構進行驗屍,以及組織刑偵專家進一步調查。但包括支聯會主席在內的多位香港立法會議員,質疑此舉只是降低民憤的緩兵之計,會繼續採取各種方式向中共施壓,為李旺陽申冤。
(大紀元記者關式明香港報導)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昨日下午開會,最後一致通過將中環舊政府總部東座及中座評為一級歷史建築,西座則評為二級,比專家小組的評級為高。但在此之前,政府早上便搶先宣佈拆卸西座,並交由發展商重建及營運30年。古諮會主席陳智思說,他們無法影響政府決定,但當局堅持拆西座,有責任向公眾交代;政府山關注組就批評政府藐視國際評核專家的意見、一意孤行,是...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就《立法會條例》限制未服刑人士參選提出司法覆核,高等法院昨日判他勝訴,裁定有關法例不符合《基本法》和《人權法》。梁國雄認為,如果港府申請暫緩執行裁決,阻止他參選下屆立法會選舉,是匪夷所思。
(大紀元記者關式明香港報導)下屆政務司司長大熱人選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首次提出終結新界原居民丁屋政策的具體構思,建議以2029年為界,之後出世的原居民男丁不能享有丁權,似是為下屆政府著手處理丁權問題鋪路。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回應稱,終結丁屋制度問題嚴重,需要從長計議,小心處理。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兩名社民連成員招顯聰及姜靈彰,前年在中聯辦門外示威,將象徵毒奶粉的粟粉拋入中聯辦大閘內,被控擾亂公眾秩序,去年在東區裁判法院獲判罪名不成立,其後律政司提出上訴,昨日被高等法院駁回,維持原判。
(大紀元記者孫青天綜合報導)香港立法會昨晚三讀通過《競爭條例草案》,結束3星期以來的審議工作。由議員提出的,就法定團體豁免方式的修訂案則全部被否決。
(大紀元記者李明慧綜合報導)為阻撓政府改組架構,人民力量昨日表示繼續發動拉布,將在財委會對撥款申請提出近一千項動議,將在下星期大會對改組架構決議案提出300項修訂,望能拖延2至3天。大會主席需在3至5日內,回覆是否批准他們提出的修訂。
】(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香港自回歸後,歷任行政長官(特首)都做得灰頭土臉,不知是「專制婆婆」難侍候,還是港人要求過「五十年不變」的日子,不為北京接受。即將卸任曾蔭權在港大的民意測驗中,又創新低。臨去最後一次以特首身份出席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頒獎禮,又遭受教評會副主席何漢權和執委曹啟樂,離場抗議的窘境。
香港大學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特首曾蔭權的支持度首次跌破40分水平,僅有38.5分,再創上任以來新低。
(大紀元記者孫青天綜合報導)香港民主黨4名黨員,應電子傳媒邀請,應徴下屆政府的政治助理職位,以測試遴選程序是否公正,但事前未有通知黨領導層。民主黨的張文光承認事件造成尷尬,但相信4名黨員立場堅定。
(大紀元記者王文君香港報導)夏日炎炎,果汁消暑。昨天,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朱曦以果汁會傳媒,談在港5個月履任新職的感受,並暢談來臨的工作安排。他表示會盡最大努力,推動臺港經濟文化交流,深化關係。而談到近期熱議的李旺陽事件,朱處提到臺灣所倡導的普世價值:「自由民主法制人權」。
(大紀元記者孫青天綜合報導)香港立法會研究重組架構相關法例的小組委員會昨日完成審議,政府將於下星期三將有關決議案交上大會。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北京著名學者姚監復和獨立記者高瑜,星期六(6月9日)參加香港獨立中文筆會頒獎典禮。他們斥責中共當局曾阻止他們赴港,並認為這和剛剛發表的陳希同新書有關。
(大紀元記者辛玲、萬平綜合報導)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將於下週五(15日)審議政府架構重組的撥款建議,人民力量已表明將提近千項動議;公民黨和民主黨分別就改組建議進行民調,多數市民認為應先進行諮詢;公民黨要求當局將建議「分拆上市」,候任特首辦主管羅范椒芬7日表示,沒有後備方案。一再表示,架構重組不通過,將影響新一屆政府施政的梁振英,發覺強行過關或有問題,終於改口...
(大紀元記者辛玲香港報導)香港公民黨就候任特首梁振英提出改組政府收集市民意見,過半數市民反對政府增加政治任命。公民黨認為梁振英有安插搞和諧官員入政府之嫌,建議改組方案分拆上市,否則會就方案表決投反對票。
(大紀元記者關式明香港報導)4名長洲居民就環保署早前通過環評報告,並批出環境許可證,在石鼓洲興建焚化爐,提出司法覆核申請,昨日獲高等法院批准,將排期審理。聲援居民的團體表示,訴訟顯示興建焚化爐的諮詢、城規程序及環評均不完善,要求推翻興建焚化爐的決定。
(大紀元記者黃靜榮綜合報導)九倉早前與政府達成協議,以79億元補地價續租海運大廈連碼頭21年,總樓面面積可增加四成至逾92萬平方呎,平均每月呎價僅35元,有議員質疑租金過低,「明益」九倉,有官商勾結之嫌。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日稱,九倉獲換地方式續租海運大廈屬正常安排,現任及候任特首辦從沒參與。
(大紀元記者黃靜榮綜合報導)香港立法會雷曼事件調查小組委員會前日發表報告,點名譴責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監管銀行不力。任志剛前日發聲明稱問心無愧後,昨日拒絕再作回應。而雷曼苦主大聯盟就對雷曼報告表示失望,又批評當局至今未有公開道歉;行政長官曾蔭權作為特區之首,是責無旁貸。他們要求當局協助投資者盡快討回賠償。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顯示,港人對香港特區政府及大陸中共政府的反感程度,都齊齊上升至1997年以來的新高。
(大紀元記者李真香報導)立法會人事編制委員會今天開會,討論政府架構重組問題,民主黨將提出21項動議,民主黨的李永達否認是拉布,強調是政府一直迴避問題。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星期一六四燭光集會結束後,一批社民連成員遊行至中共駐港辦事處抗議,約凌晨時份於中聯外祭拜六四英靈,斥責中共屠夫政權,強調中港民眾必定抗爭到底,力爭平反六四。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及公共專業聯盟,連同10位大專院校學者,發起聯署聲明,譴責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腰斬」替補機制修訂的辯論,是剝奪議員議事權責及香港市民監察行政的權利;又批評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反對議員詳細審議「五司十四局」改組,是不尊重三權制衡。
共有約 2777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四(3月20日),從炎熱的赤道到寒冷的極地,全球各地都迎來白晝與黑夜均等的時刻——春分。不像日夜長短極端分化的冬至與夏至,春分帶來的是「剛剛好」的均衡與協調,難怪人們稱其為「最完美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