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凤凰体育app - App Store

飲食健康

(大紀元記者顧惠玲台北報導)地中海飲食對人體健康的幫助,經多項實驗證明不僅有效,並且有益於防治失智症,越來越受到台灣消費者的喜愛,逐漸取代傳統用油,成為全家的烹調用油。然而,面對市面上琳琅滿目的橄欖油,加上台灣近來黑心油品的風暴越演越烈,民眾再次重視起油品的辨識與選擇。
(大紀元記者顧惠玲台北報導)具16年以上橄欖油進口經驗的千磊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永燦分享:「簡單辨識橄欖油可以從包裝上的等級、條碼、工廠、成分4個標示去判斷。」例如:等級是 Extra Virgin或Extra Light,條碼可以看出生產國家,優良的工廠通常擁有國際橄欖油協會認證,成分標示是否為100%橄欖油。
(據台視新聞報導)嘉義一名50歲黃姓男子,因為右大腿內側出現腫痛發熱,到醫院求診。醫師一開始診斷是蜂窩性組織炎,但是開刀才發現,原來大腿的腫脹是因為藏著1顆大約有小拇指大的石頭!原來是男子多年前割草時被劃傷,石頭掉進傷口,而這一藏就是20年!
納攝取過高小心罹患心血管疾病,調查還發現,現在每12個年輕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壓, 腦中風罹患率也增加 3倍,國民健康署今天公布納含量,燒烤醬,和醬油 沙茶醬,如果提味拿捏不準,小心鈉含量爆量!
目前市售烘焙麵包、糕點、含糖飲料等產品中,皆廣泛使用人工果糖,特別是飲料中含糖量約為10%以上。但研究發現,過量食用果糖將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也影響腦部不能發出飽足感信號,造成食量過多,加速肥胖外,並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機率。
人工香料(香精)挾著價格低、香味強度高等優勢,席捲食品界及其他生活用品,現代人想要遠離人工香料的糾纏,其實是件遙不可及的夢想。人工香料種類多,長期大量攝取,可能增加代謝系統負荷,其中又以丙二醇對人體危害較大。
混油連環爆,有民眾轉而自製豬油或買椰子油。營養師認為,這兩種油脂含有過多飽和脂肪酸,吃太多反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已故毒物科醫生林杰樑遺孀譚敦慈,在臉書上分享以醬油加水煮沸後加檸檬汁或醋,就能去除化學醬油中有毒物質單氯丙二醇。
德國一項研究表明,保持低血糖水平對大腦有益。如人體中血糖含量過高,將出現記憶問題。對甜食愛好者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因為食用過多甜食會使人健忘。
攝取太多甜食可能讓人變得健忘。研究人員表示,維持低血糖對腦部有益。
(中央社巴黎24日法新電)根據今天公布的兩項研究,中風人口達空前年輕化。研究警告,到了2030年,中風引發的死亡、行動不便及病倒案例可能倍增,部分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導致。
化學醬油引疑慮,如何分辨化學及釀造醬油?彰化縣衛生局今天說,搖晃醬油瓶身,產生的泡沫越細緻、持久,釀造成分越高。
很多人希望能夠長壽,甚至長生不老!Google工程總監,最近透露了他長生不老的秘訣,就是每天服用150顆保健食品。
(大紀元記者鄭宜芬台北報導)時值入秋,美食誘惑太多,趕快在體重失控前先瘦一些,才有本錢享受秋冬美食。除了幾種健康又有助於減肥的食品,再加上注意吃的方法,就能輕鬆「享瘦」。
您今天吃蔬菜了嗎?衛福部調查發現,超過8成上班族每日攝取蔬果,未達基本的3份蔬菜、2份水果。
許多體重過重的人都有面對零食,又難以動口的痛苦。不過,美國新研究揭示,每天進食1.5盎司(約42公克)乾烤、低鹽的杏仁,可以減低飢餓感並促進維生素E和單元不飽和脂肪( monounsaturated)攝取,且有效維持體重。
腸胃科醫師今天表示,門診發現,年輕女性胃食道逆流增3成,患者多是為減肥長期喝優酪乳。
疾病管制署今天表示,今年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的本土及境外病例共117例,是近4年新高,其中40%病例感染有生食習慣。
醫師魏正宗說,季節交替,類風濕性關節炎應注意手腳關節保養與保暖,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應少吃,如靈芝、蜂膠等。
時序入秋 天氣變涼,容易掛病號,一個不小心就會感冒,中醫師說,因為夏天,民眾多吃生冷食物,所以容易體虛,需要養脾,建議可以吃點木耳,喝點參茶補身,如果常常手腳冰冷,平時就吃點蔥薑蒜,來顧身體,也可以透過足浴,來促進血液循環!
養顏美容的招數無奇不有,在英國出現,有人專門吃生食養顏美容,這名29歲的女子,七年來從沒吃過熱食,只吃生冷蔬果和堅果類食物,連湯都是用青菜打成的果汁,聲稱能保持青春,不過營養師說,看似有充足的纖維素,五穀根莖類恐怕攝取不足,加上生食細菌多,還容易中毒!
(據民視新聞報導)味噌是日本料理中最具代表性的調味料,但由於味噌鹹味較重,使用上受到侷限。
台中一名80歲的黃姓老婦,家人花上萬元安裝過濾水設備後生飲過濾水,結果高燒合併腎衰竭、尿毒症與敗血症,差點要命。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麵包的口味眾多又方便,成為台灣民眾早餐新選擇,《康健雜誌》調查五大連鎖麵包店成分,發現許多主打健康的麵包,卻是健康的隱形殺手,其中有的吐司鈉含量過高、反式脂肪含量過高、甜甜圈及司康含鋁,長期食用可能造成身體的嚴重負擔。對此,截稿前業者尚未做出相關回應。
韓國「真生人參公司」經十幾年研究,首次研發出蒸九次爆九次人參製造免疫效能極佳的「發酵黑參」,它能大大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從而增強了人體對多種疾病的防禦能力。
爽清風的秋天來到,胃口好像也變好了!秋天如何吃的健康呢?
秋天大啖螃蟹,小心膽固醇超標!每年九到十月是大閘蟹旺季,國內醫師就發現膽固醇飆高的人數多達一成,像是一名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痛風的中年男性,連續2、3個星期大吃海鮮,不到1個月,不僅膽固醇超標,三酸甘油脂、血壓也衝破標準值。
我們日常生活中會藉由飲水飲食,攝取進少量的銀,不過過度服用不僅導致銀中毒,全身皮膚還會變成藍色,2008年有一名銀中毒患者,上美國電視節目談心路歷程,特殊的外貌震驚全美,而他在23號心臟病發,離開人世。
喝花茶要小心農藥殘留,衛生機關今天公布市售農產品農藥檢驗不合格名單中,出現桂花茶,民眾沖泡飲用時,第一泡最好倒掉。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天天喝飲料,小心鈣流失,不但長不高也易骨質疏鬆!據董氏基金會,針對全台1萬2千多名國小學童的調查發現,有高達四成的孩子,天天都喝飲料,學童們最愛喝的飲料,依序是奶茶、含糖茶飲跟運動飲料,有營養的牛奶,幾乎都不碰,但含糖飲料喝太多,除了容易胖,還容易骨質疏鬆。
共有約 8337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台灣知名歌手Tank(本名呂建忠)在中國接受心肝移植手術的器官來源不明,近日在台灣激起對中共活摘器官的民憤,有網友發起「向大紀元道歉」活動。對此追查國際主席汪志遠、新唐人評論員秦鵬稱讚民眾在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