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正规博彩平台官网-正规博彩平台开户-正规博彩平台注册

家長的教養心得

給他訂了一份雜誌一份報紙還嫌少,經常爭看大人的報紙,關心蘇聯局勢變化,問:“戈巴契夫是好的還是壞的?”開飯時用鐵夾夾出菜盤,怕掉下來打破,邊走邊小聲嘀咕:“千萬別象蘇聯那樣解體了。”
兒子拿個79分回來提心吊膽,我寬宏大量讓他好好想一想,找找原因,晚上時間自己安排。原以爲他會心情沈重,看看書補補課,誰知道他安排自己高高興興玩了一晚上。只好把他叫來談話,詳細分析成績不好的原因,幫他訂出幾條。
這些孩子不在才藝班的日光燈下成長,卻在藍天白雲、草木青蔥裡嘻笑、學習,他們逃開了成績的禁錮,擁有的是一張張燦爛的笑容。
每天臨睡前看到他調鬧鐘,我就擔心地問:“你這鍾是專門爲了吵醒我們的吧?”有時他也真的是鍾一響就起床,幷到同學家去拍門,邀人家一起去跑步,結果四點多鍾把同學全家吵醒。
每學期開學後,每天晚上除了要輔導兩個孩子的功課,要給他們做飯,要給他們洗浴,還有一件必做的事:那就是整理孩子的書包。看看他們每天都在學校做了一些什麼?又要家長做什麼?看著他們在學校裡的功課,我常有一種成就感。當我坐在電腦前,或用細細的筆寫下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時,我的心裡就充滿了柔情與詩意。
中國民間流傳的許多東西,顯然是無法用現代科學解釋得通,而現代科學却是無所不在,如猴子變人的推論就是通過教科書灌輸給孩子。一次從動物園出來,九歲的丫丫若有所思地望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像是發現了科學定律那樣說:“怪不得現在動物園裏的猴子越來越少了。”
現代社會給人們帶來的壓力從無形到有形,從社會到家庭,缺少容忍的人與人之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大動干戈,時常令人膽颤心驚。大人們常因為個人的性情難以控制或各種壓力等,在外礙於顏面盡量克制,卻將怒火帶回家中發洩,慢慢的日久天長,很多家庭就變成了『戰場』。
這真是令我感動的一刻啊!一個平常滿嘴髒話、脾氣暴躁的孩子,居然學著我的語氣柔聲的跟勳說:「把這些吃完會更好!」
第一次寫作文,描寫自己:“同學們,你們知道我的樣子嗎?我在班上個兒中等,頭是三角形的,經常穿成套的衣服,有時也穿不是成套的衣服。”被老師扣了一半分。
堂姐是國小教師,有一次聽她說了一件發生在她班上的事,讓我一時傻眼。
兒子上學讀書的成本太高了:每學期用壞一個筆盒、每年用壞一個書包、二年買了四十七支鉛筆、十八塊橡皮(我專門買長條的白橡皮一分爲四)。這恐怕不能全怪八十年代的産品質量差,不耐用。儘管現在不時興“憶苦思甜”了,我還是拿出丈夫二十多年前買的,從小學五年級一直用到大學的鐵皮鉛筆盒給兒子看:筆盒早已銹迹斑斑,看不出本來顔色,但開合自如,現在仍然可以用。兒子覺悟了,自動提...
上音樂課,老師讓大家唱一遍歌,大家唱完了,兒子一個人還在繼續唱,據說是那首歌太好聽了,自作主張再唱一遍,被老師點名批評。
暑假到廣州,兒子對外公頗有微詞,“你如果不是跟外婆結了婚,就不算是我們家的人。你看,外婆生媽媽、媽媽生我、我們三個才是真正的一家人,你和爸爸是因爲結婚才跟我們在一起的。”他大發一通議論後,轉念想想又問我:“人是不是因爲結了婚才會生孩子?”“你的身體怎麽會知道你和爸爸結了婚,然後肚子裏就會有了我呢?”非要刨根問底把自己的來龍去脉搞清楚。
上課仍開小差,一個學期下來,被老師收繳去不少新式圓珠筆、象形動物鉛筆刨、原子印章之類的“課堂玩具。”我注意經常檢查兒子的書包,凡是好玩的東西都搜出來,不讓帶去。但據老師反映,他自己的手指也可供研究半節課,總不能把手指也繳走。
五歲十一個月學習拍皮球,每次最多十幾下,動作不協調;喜歡玩“鬥獸棋”,常趁對手不注意,多走幾步或把棋子調換。
鶏下蛋了,咯咯一叫,我讓兒子去撿鶏蛋。好幾次,發現他到了鶏籠跟前就使勁的點頭,這一奇怪的動作令人費解,一問才知道,“我怕它們以爲我是小偷偷鶏蛋,先給它們點點頭敬個禮,鶏就不會啄我的手。”
從這段時間開始,我只好求助于沒有法子的法子-預備幾根小棍子放在門框上,隨時可取下打屁股,企圖讓他稍微規矩點。但不到萬不得已不輕易使用,怕打多了反而弄出個千錘百煉的“金剛身”,刀槍不入更麻煩。
吃飯時仍喜歡邊吃邊提出各種問題。我向他建議,“我們兩個比賽,看誰吃得快,趕上爸爸。”他立即回應,邊飛快地往嘴裏扒飯邊答:“對!我們兩個先死。”我怔一下,半天才悟過來:他的意思是快吃飯快長大,大了就會變老,老了就會死。兒子的思維不能不算有邏輯,只是跳躍太快,人家難以接受。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身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是理所當然的,可是教養孩子的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時常聽到有些父母說:「我很關心我的小孩,可是他們都不瞭解我的苦心,無論我怎麼駡都沒有用」,那無奈的神情甚是痛苦,的確,父母難為。
有人出差去廣州,我請他順便帶點食物給外婆。兒子看到了,不放心地追出門口大聲叮囑,“叔叔,您半路上千萬不要偷吃呀!”真是失禮!
會自己叠衣服,但叠不整齊;認漢字三百多;可連續半小時安安靜靜坐下來看圖認字;不會拼六面圖;寫字常寫反,如“你”写成“尔卜。”
會幫大人跑腿,送東西或傳口信,很樂意送包子給二樓的小文杰吃,只是他媽媽向我反映,包子上偶爾會發現兒子咬過的小牙印。
問:“肥皂是用什麽做的?”“紙是怎樣做出來的?”“布是怎樣做的?”看到什麽東西都問,問順口了最後竟來一句:“媽媽,你是用什麽做成的?”有信口開河之疑。
兒子從小到大從沒有因哭鬧而占過便宜,明明可以給他的東西,一旦哭鬧著要時,反而不能給。我知道,世上無論多麽蠻橫的孩子,都决不會鬧著要天上的月亮,因爲他明白那是無法辦到的。我兒子很清楚,他一但哭鬧,所要的一切也就成了天上的月亮。在我們家堅持這一原則,哭鬧自然無法成爲法寶,時間一長,他也養成了不哭不鬧的習慣。
兒子生病,帶他去醫院看病。一回到家就問我:“醫生是好人還是壞人?”“好人爲什麽要拿針水往人家屁股上打呢?” 在他看來,大概衡量醫生是好人還是壞人的標準,就是有沒有造成他的屁股痛。
我平時一看到他的手髒,隨口就講:“快去洗洗你的猫爪子!”這天來了客人,我端出一盆水給他們洗手。兒子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大聲問道:“媽媽,你打水給誰洗猫爪子呀?”當場讓我好尷尬!從此再也不敢隨便對他使用不規範用語了。
遇上有趣的電視節目可安定下來坐著看幾分鐘。對大人們談話開始有興趣,一見大家笑也及時跟著笑,而且聲音特別大,笑完才想起問:“媽媽,你們剛才笑什麽?”在場的人都忍俊不禁。
弗羅伊德講的戀母情結也許是存在的,兒子對父親有點排斥心理,不願他與自己一道分享母親的感情。吃飯時我提醒兒子別光顧吃菜不吃飯,等下一次吃飯時他就會告狀,“媽媽你看看,爸爸光吃菜不吃飯,他不聽話以後會長大孖瘡的”。真是個莫須有的罪名。丈夫自從有了兒子時常嘆惜,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已降爲二等公民,我又要當妻子又要當媽,只能當媽爲主,爲妻作次。
近日,一個揹負十起槍擊命案的要犯,於落網之時,口口聲聲說:「都是因為年輕不會想」,這位重刑犯的話,該讓學校和家長有所啟示了,怎樣才能讓學生和青少年會想?就是要積極推行「生活教育」,在生活教育上,尤其要讓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領悟「至理名言」的精微道理,然後才能讓他們由正確的觀念,產生正當的行為。
共有約 52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共禁止中國航空公司接收波音飛機及美國飛機零部件的消息持續引發關注。分析師認為,如果禁令持續下去,效果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可能令國產C919飛機項目陷入停滯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