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斯疫情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天上午表示,台灣SARS可能病例新增2例,其中新案1例、1例由疑似病例改為可能病例,但另有4例因較晚通報尚未列入計算,目前累計總數為688例,住院人數屬感染期僅26例,死亡病例則仍為81例。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表示,新通報的2例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可能病例,1例來自陽明醫院,1例為南部地區疑似改為可能病例的舊案。
疑似自台灣輸出至巴西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例,檢體報告要到十三日才會有結果,目前將由世界衛生組織 (WHO)直接與巴西衛生單位聯絡,不過明天是週五,加上時差,台灣疑似輸出病例的疑雲最快要到下週才會揭曉。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今天指出,有關台灣有輸出一SARS病例至巴西的疑案,其檢驗時間長達一週,目前仍在等候檢體報告結果出爐,大約十三日...
(特約評論員的文章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觀點)過去半年以來,薩斯病毒肆虐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等地,不僅被病毒擊中的人損失了健康甚至生命,而且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生活也都構成了重大的衝擊。在這樣的公共衛生的危機面前,及時準確的信息的大眾傳播以及政府有效的反應措施就是關鍵。在薩斯重點傳播的幾個地區,象中國的廣東、北京、還有香港、台灣,都是信息技術相當發達的地區。互聯...
世界衛生組織傳染病負責人大衛﹒海曼星期三在北京表示,世衛組織希望就中國薩斯病新感染病例大幅下降的報告,[搞清楚幾件事]。但他表示,世衛組織對中國所提供的資料並沒有懷疑。 *中國一宗薩斯新病例*
據北京的中國企業聯合會最近完成一項SARS對中國大陸企業影響及對策的調查結果顯示,SARS疫情在中國大陸部分省區的持續蔓延影響了企業生產經營。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李建明今天稱,企業受影響的主要因素是市場需求下降﹐市場開拓﹑對外經營活動受阻以及供應銷售渠道不暢。
台灣日前向世界衛生組織申請從旅遊警示區名單除名,不過由於台灣仍然被懷疑傳染薩斯到其他地區,因而遭到拒絕,對此,台灣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長蘇益仁表示,香港、廣東都有傳染薩斯到其他地區,卻可以除名,台灣則被要求必須查明相關情況,這很不公平,將向世衛組織專家抗議。
世界衛生組織負責傳染病的主要專家星期三上午抵達北京,對中國薩斯病疫情現狀進行詳細調查和了解。另外,中國報告的新增薩斯病例已經連續17天低於10例。 一直對中國最近報告新增薩斯病例大幅度減少表示關注的世界衛生組織傳染病部執行主任海曼以及另外兩名世衛專家,在星期三抵達北京以後,立即同已經在北京的世衛專家磋商,並同中國衛生部官員舉行了一下午的會談。
世界衛生組織知名傳染病專家戴維· 海曼正在北京調查中國報告的薩斯病疫情顯著減少的真實情況。海曼將會晤中國政府衛生官員,討論和薩斯病相關議題。上個星期,海曼曾對中國報告的薩斯病數据表示關注。
大紀元記者季媛洛杉磯報導/即將於7月1日返回台灣出任中研院副院長的著名病毒學專家﹑南加大教授賴明昭6月8日指出﹐目前薩斯疫情雖然在許多地區得到逐步控制﹐但由於醫學界尚未完全瞭解薩斯的感染源和傳播途徑﹐還未發展出診斷及治療的特效方法﹐因此薩斯今冬明春很有可能捲土重來。他同時也指出﹐薩斯其實並不是一種非常強烈的傳染病﹐民眾不必過份緊張﹐應以平常心對待﹐「既要小心...
SARS疫情在中國大陸雖然已經趨緩,但是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正在日益顯現,北京中國經濟週刊指出,SARS甚至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分水嶺,中國官方如何因應,將左右中國大陸今後的發展方向。報導引述中國景氣監測中心主任張仲梁指出,SARS疫情造成的影響與亞洲金融危機很像,當時各方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都很樂觀,但是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大陸的經濟遭到始料不及的困難。
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很難想象一個比薩斯更坏的政府,怎樣有能力滅絕薩斯。但我們期望這場戰爭也象倒薩達姆戰爭一樣速戰速決。
行政院SARS防治及紓困委員會今天表示,每天平均有近萬名旅客從大陸返台,為因應下一波疫情,做好全球防疫工作,台灣有必要獲得中國大陸正確的疫情相關資訊,衛生署已請在台灣的WHO專家代為向WHO總部轉達台灣此項需求。
新華社6月9日指法輪功學員要染上“非典”到全國傳播,咋一聽,是不是也太離譜了吧?這不,新浪網的評論中就有網友說“不至於吧?”,“張文康復活!拿出人證來!”,更有網友直接稱之為陷害法輪功的又一條駭人聽聞的“毒計”,可謂一語中的。
中央支援香港抗炎物資的消息,早在十多天之前就由董建華透露出來—較當初粵省向香港通報非典型肺炎疫情之速度,不可同日而語。
多倫多薩斯病疫情再度擴散,有15人可能受到了感染。專家預計,受感染的人數還會大幅增加。但世界衛生組織暫時不打算重新發出針對多倫多的旅行警告。 最新爆發疫情的地點是多倫多以東約30公里的懷特比鎮。曾經到過當地一家透析診所的15名病人從周末開始陸續出現發燒、咳嗽等薩斯病症狀。安大略省對抗薩斯病的總指揮楊格表示,目前還不能肯定這些病例屬於薩斯病病例。楊格說:“我...
中國一些媒體近日對中國有關當局否認隱瞞薩斯疫情提出質疑。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媒體在報導薩斯疫情上出現開明跡象,但是,能否持續下去還有待觀察。 在中國衛生部常務副部長高強5月30號為下台的前衛生部長張文康辯護,否認中國政府曾有意隱瞞薩斯疫情,並對最初挑破政府隱瞞疫情真相的解放軍301醫院退休醫生蔣彥永表示不屑以後,經濟觀察報6月9號針對前總理朱榕(金加容)基重...
香港受到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即薩斯病襲擊後三個月,當地醫生和科學家找到了治療薩斯病毒引起的嚴重肺炎的若干種治療方法。 香港一家醫院三月初第一次接收幾個薩斯病人後,醫療專家幾乎馬上意識到一個新的疾病可能正在流行。三月中旬的時候,香港一家公立醫院的特別護理部突然接收了大量呈流感症狀的病人。除了高燒之外,所有病人看來都有嚴重的呼吸問題。威爾士王子醫院特別護理...
台北市立陽明醫院昨天出現一名感染SARS後三度發燒的特殊病例,前後曾在和平、中興醫院治癒,日前出院在至善園區隔離時,又出現發燒、氣喘現象,再度轉至陽明醫院發燒篩檢站,經觀察診治後,該院在昨天通報,並將他轉院至三重醫院。
大紀元6月11日訊】(法新社北京電)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傳染病學專家海曼預定今晚抵達北京展開短期訪問,似乎是要對中國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新病例急劇減少進行查證。WHO北京發言人迪耶茲說:「海曼預定今晚到達,他將與中國衛生當局舉行會談。」
中國半官方通訊機構中新社周三(6月4日)的一篇報道間接證實了亞洲時報在線較早前揭露,中國根據自有一套定義,將國際上視為確診非典型肺炎的病例算為疑似病例,以致確診病例數目急劇下降。
據中國大陸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針對十五個省市的僑資企業進行調查結果顯示,SARS疫情爆發以來﹐大多數僑資企業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其中受影響較大的有旅遊﹑餐飲﹑商業零售﹑運輸等服務業,以及食品加工﹑服裝加工等傳統出口型企業以及對外教育和培訓行業。中新社今天報導,這項調查發現﹐由於SARS降臨﹐人們的溝通和交易方式發生重大變化﹐以網絡技術為基礎的通訊方式﹑電子商務等...
香港電子媒體今天引述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現時全球正面臨多種致命病毒的威脅,因此不應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緩和而慶祝。世衛西太平洋區主管表示,現階段不應該為 SARS疫情緩和而慶祝。
中國大陸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ARS)疫情後,各行各業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傷害,有些重創倒閉,有些苦撐度日。隨著SARS疫情趨於緩和,中國大陸各行業正在重整旗鼓,試圖走出SARS陰影。新華社報導,據中國烹飪協會調查,SARS期間北京七成餐館歇業,「五一」假期間的營業額下降近八成﹔四月份,旅遊總收入減少了兩百七十八億,國航、南航、東航三家航空公司分別虧損五...
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曉山指出,SARS危機對中國大陸經濟領域的影響已經顯現﹐農業與農民難於倖免,預估二○○三年大陸農民收入將減少一點五至兩個百分點﹐農民收入增長率將低於百分之四﹐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中新社報導,張曉山認為,SARS對城市居民收入的影響相對較小﹐但農民收入增幅減緩將是普遍現象﹐城鄉收入差距將進一步擴大。在SARS影響下﹐預...
在抗爭肺疫事件中,胡錦濤和溫家寶成了政治上的第一線總指琿,是政治宣傳和媒體的中心人物,在國內和國際社會上得分不少。這對江系人馬构成了壓力。最近江系人馬在防肺疫工作中爭取宣傳,說明中南海內的确把今次防疫工作當成了一場政治斗爭。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特稿)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已逐漸遠離香港。疫症傳染高峰時,曾引起港人極度恐慌和憂慮,不少人需要心理輔導。但香港一些學者認為,不少民眾並未正確認知SARS,以致高估其風險。為此,研究SARS如何影響社會心理和民眾信心的學者,提出了建立風險評估參考機制的新概念。
河北省最近宣布,逮捕了一百八十多名法輪功學員,罪名竟然是“宣傳練習法輪功不會得非典,制造恐慌情緒。”這個罪名如此荒謬,以至中國大陸一位610辦公室的官員都斥之“胡鬧”。
本報新澤西訊,自今年3月份“薩斯病”自中國大陸傳播到香港、台灣直至全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後﹐兩岸三地甚至全世界華人的生活受到明顯衝擊。近期“薩斯病”疫情開始減緩,但似乎一切尚未結束﹐世界衛生組織甚至認為疫情有可能進入另一危險階段。由新唐人電視臺和大紀元時報在6月8日(星期日)舉行的一場題為“薩斯病的爆發﹑防治及其社會影響”專題研討會為新州各界從醫學、經濟學...
6月10日,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位主要傳染病專家將訪問中國,檢驗中國報告的薩斯感染病例減少的情況。
目前,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正通過研究其他冠狀病毒獲取線索,并試圖從動物性病源的角度預測SARS的未來。香港衛生署署長張博士与大多數專家都認為,這“至少要用一年的時間才能明确地知道”。
共有約 3614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川普總統上任以來,移民政策一直處於核心,並由最開始驅逐南部邊境的非法移民,演變到如今驅逐一些持有合法學生簽證及綠卡、但支持外國勢力及恐怖主義的學生學者,這波浪潮會波及中國留學生及移民身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