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繪畫
本著對藝術的熱愛與執著,水墨畫家沈政乾在無止境的探討途中不斷的嘗試與創新。1月24日至2月11日,在台南文化中心文物陳列館一樓,沈政乾展出了近年來的精心傑作。其作品,工筆技法之細膩,意境內涵之豐富,在在引人入勝。

為彰顯台灣前輩美術家的藝術成就,台中國美館自27日起至3月25日止,舉行「陳其茂藝術創作回顧展」,精選台灣木刻版畫極具代表性畫家陳其茂各階段代表作品八十餘件,包括難得一見的木口木版及油畫作品,回顧其畢生創作風格演變,機會難得,請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古書畫在保養修復上所花的精神遠比器物多,以這次「大觀」展為例,雖然傳世汝窯瓷器不多,但台灣故宮珍藏的21件都相當完好,加上汝窯瓷器本身穩定性高,只要好好蒐藏在適當的溫濕度空間裡,通常上展示台之前不需要再送觀察整理。

為宏揚中華特有水墨傳統藝術文化,促進國際藝術文化交流,提高藝術創作風尚,「中華書畫藝術同心會」首次舉辦「國際女畫家百人水墨畫展」,自2006年11月25日至2007年5月,分別在台中市文化局、台北國父紀念館、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及南京、揚州、北京等大都會展出。

國父紀念館為宏揚國父革命精神,提昇國人文化及藝術欣賞水準特別舉辦「藝術與心靈之美巡迴展」,23日至12月10日在台中縣文化中心展出,包括國父墨寶、當代名家書畫系列「中華偉人畫像」、館藏珍品與「國父畫紀」等精品50餘件,作品珍貴難得下鄉,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著名的廟宇彩繪畫家蔡草如,27日透過家屬將其創作生涯當中,極具紀念價值及代表性的畫作捐贈給國美館典藏,館長薛保瑕說,蔡草如無私的奉獻不但豐富了國美館的典藏,對於台灣美術史研究的推動更深具意義。

10月7日(星期六)下午2 點,由休斯頓老人協會主辦的 雙十國慶書畫展在僑教中心展出。這是老人協會國畫班第13屆書畫聯展,總共有105幅書法、繪畫與篆刻,全部由老協書畫組25位師生提供,以慶祝中華民國建國95年的雙十大慶。

辦一場成功的博覽會,常被世界各國視為宣揚國力的指標。去年日本以超過成本10倍以上的收益,成功舉辦了愛知博覽會,原計畫於2008年舉辦的台灣博覽會目前則似乎有停擺的可能,如何辦一場國際性的博覽會呢?一場名為「台日博覽會」的特展,今天在北美館開幕,台灣或可借鏡。

我們現在來分析一下畫家如何想把這看似簡單的笑聲,長久迴旋於一方絹素之上。首先要看的是構圖,一般學者會用兩種看法來分析:雙一角交叉構圖、十字構圖。此篇先介紹「雙一角交叉構圖」。

「女書」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已鮮有人知;新社鄉七分窯主人張笠夫,十幾年前在舊書攤發現一本「女書」,經過多年研究,用女書字體寫出一百多幅書法作品並展出,讓民眾見識「女書」之美。

「摹」與「臨」是傳統的有效的練字必經程序。「摹」有「描紅」「影格」兩種,前者是用墨筆依著印有紅字的描紅本直接填寫,後者是用薄紙蒙在字貼上隔紙描寫,北方也叫作「榻」。「臨」是在「摹」的基礎上,對著貼照樣寫。練寫程序要先摹後臨。書法

曾七次來到「故宮」,總是抱著觀光的心態,只覺偌大的殿堂裏,展覽的國寶真是繽紛浩瀚﹙註1﹚。在我歷來的繪畫過程中,覺得很需要充實我國文化的精髓,因此百忙中抽空來學。學員中很多是中文系的學生,有幾位醫科生,我很好奇,他們大致說:「所學較枯燥,需要一些文化的滋補。」難得還有幾位高中生。[古物研習]本來就是專精深奧的學問,也算冷門的學科,分門別類至少有十大課目。博物...

1941生於南投縣草屯鎮農家,童年牧牛的李轂摩,婚後八年的時間,一面從事裱背書畫及篆刻印章行業,一面不斷的參加各種畫展、書法競賽,直到拔得了許多頭籌,成了大獎的常勝軍;數十年來以能畫、能書的高超手藝聞名於台灣畫壇。

宗炳、王微、荊浩、郭熙都是畫家,在中國歷史上他們主導了山水畫的發展,而他們的文章寫的都是透過本身繪畫創作的實踐而領悟的實情,有別於文人用理論化的文字或感覺的文字所寫的一些畫論(其實隔閡很大)。文人寫的都是給畫家打分數、分等級(如神、妙、能、逸)的事。《宣和畫譜》是站在畫家的立場寫作的一本書,也是難能可貴的一本書,所以本文也引用到。本文就是從這些資料說明畫家創...

人的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為什麼能達到這麼寬廣的心胸?並不是我要多大,就有多大,而是通過修煉做到。因為人有那麼高的層次,人才有那麼大的容量。「層次越高,微觀下看到的就越大」(轉法輪第八講,361頁)。

王微(415-453 A.D.),以易經思想(他的態度與詩人陶淵明類似,不講佛而講道)來掌握宇宙自然,他把自然視為一個道體。「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以判軀之狀,盡寸眸之明」,點明繪畫是研究身體、生命、宇宙的過程(圖畫非止藝行,成當與易象同體),藝術表現其實是領悟道體後的一種表現。

排行榜
TOP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