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探微

(大紀元記者金濤、黃慧明報道)內地GDP的迅速放緩,計算地方債風險成為首要任務,因為風雨中容易翻船。由高盛所進行的壓力測試顯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債券發行企業的本息償還能力非常脆弱。分析師們觀察到,由LGFV所發出的債券,建設及交通基礎設施這兩大板塊存在較高風險;省份方面,重慶、湖南及雲南則名列前茅。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針對近期中國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被許多觀察人士視為過分樂觀的經濟指標,「中國褐皮書國際」(CBBI)公司總裁米勒與研究主管查尼兩人25日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批評,近期公布的中國官方數據存在誤導性,僅從官方經濟數據中得出樂觀這一結論是有問題的。
法巴投資管理大中華高級策略師羅念慈於記者會表示,內地地方債或會影響銀行一級資本比率。他警告,倘若地方債額超過13.5萬億元,會令銀行一級資本比率下跌至7%。而當資本比率跌至5%,相信經濟會受到拖累,銀行及金融行業會首當其衝,可是引發大衰退的概率仍然偏低。
大陸地方債務問題日益突出,已曝光的數字和專家及專業機構預測的債務數字驚人。專家預警,中國大陸地方債危機將於2014年引爆。
(美國之音報導)最近發佈的一份中國富豪排名顯示,在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的同時,中國富人正在變得更加富有。與此同時,貧富極度分化以及低收入階層的無助感正在加劇民間的仇富情緒。一些中國國內外學者和國際機構警告說,收入分配不均不僅破壞了中國社會的穩定,同時也為中國經濟轉型增添了阻力。他們建議,中國政府可以從加速城鎮化進程以及財稅制度改革等多個方面同時著手,儘快緩解貧...
(大紀元記者韓婕綜合報導)英國《衛報》報導,中共成為中國建立全球品牌的努力的障礙(China's quest for world-beating brand held back by regime)。
中國股票牛不起來,除了經濟放緩以外,其實還有一個重大因素,就是競爭超乎想像的激烈。眾板塊成為了一個又一個的殺戮戰場,企業為了求存,不得不拿起武器拚鬥。僧多粥少,沒有人能吃飽,現在中國市場已正式進入了一個「搶食」的年代。
(大紀元記者李平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經濟日趨下滑,日前,香港媒體報導稱,目前中國大陸經濟面臨5大風險,其中地方債務、影子銀行等金融風險已亮起紅燈。報導分析稱,當前面臨的5大風險,其中地方債務、影子銀行等金融風險已亮起紅燈。
日前,和訊網專欄作者、美信諮詢首席經濟學家周彥武發表評論稱,中國銀行業徹底失控,吹起了兩個大泡沫,這兩個大泡沫是中國宏觀經濟的兩大毒瘤。
近日,大陸《證券報》報導了一篇題為《中國商界九個神秘圈子》,曝光九大商界聯盟盤踞在中國大陸的經濟領域裡,他們之間人脈通達,並被認為是利益聯盟,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影響中國經濟的力量。
策略分析師阿諾特(Rob Arnott)曾在三月份就預言企業盈利增長勢必放緩。不幸的是,他言中了。標普(S&P)估計其指數構成的500家企業,第三季度的盈利較一年前下降了3%。這是企業利潤在經濟衰退結束以來的首次下降。企業盈利增長轉負值,部份市場觀察家推測,經濟衰退陰影恐再現。
(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中共十八大下月初即將召開,關於各種改革的消息不絕於耳,而最近金融體制改革也已顯露跡象。有消息稱,中共高層金融監管機構的「一行三會」(中共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局面將會改變,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之上或會設立一個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而這一「金融混業監管模式」將會在深圳前海試點。 在這一金融體制改革的背後,是中國影子銀行貸款已超2...
16日,《華爾街日報》刊文稱,中國大陸富人通過方興未艾的匯款中介網絡頻繁而悄悄地向外轉移資金,在塞浦路斯購買海濱公寓,花高昂學費送子女去美國上學,並在新加坡囤積奢侈品。而中國企業在海外從事巨額收購,大肆採購自然資源,並任由海外利潤在海外積累。
(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近日,美聯儲麾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宣佈,將維持0%-0.25%的基準利率水平,並承諾這一超低利率環境至少維持到2015年中期,聯儲推出進一步量化寬鬆政策(QE3),每月採購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現有扭曲操作(OT)等維持不變,以刺激經濟上漲。
國際經濟不景氣,出口壓力不小,內有生產成本增加,大陸紡織業預估2012年總體國際市場持續低迷,紡織業出口缺乏穩定市場動力,未來內銷仍支撐大陸紡織業。
(大紀元記者林鋒綜合報導)近日,一則中美物價對比的視頻紅透網絡。在這則廣西衛視2012年1月名為「新聞夜總匯」的視頻中,主持人講出了中美物價對比的大實話:只要不涉及人工服務,美國物價遠低於中國物價。
統計顯示,今年第二季以來,中國大陸鐵路貨運量持續下降,從3.5億噸降到約3億噸。官員說,鐵路貨運量的下滑,反映了經濟情勢的嚴峻。
匯豐控股和Markit週一聯手公布最新報告顯示,中國8月份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終值下修至47.6,創下41個月以來新低,同時寫下連續10個月低於50的萎縮狀態紀錄。從製造業到銀行業,中國經濟正在顯現越來越多的惡化跡象,表明經濟在減速的證據正不斷強化。
(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使得以出口導向為主的中國經濟也舉步維艱,在沿海製造業開工不足、物價水平居高不下、地方債務高企等狀況下,中國多數行業都受整體經濟不振的影響慘淡度日。物價未因經濟停滯止步,工廠倒閉、外移,失業工人將引發嚴重社會問題。
(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隨著全球經濟持續的低迷不振,使得以出口導向為主的中國經濟增長也持續放緩,近來中國金屬庫存難以消化,造成了金屬價格的下滑。中共官方公佈的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更顯示低於50的萎縮狀態(49.2)。野村證券警告,鼓勵過度生產的中國鋼鐵業偏離市場需求,遲早會導致清倉。
中共官方上週六(9月1日)公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2,為去年11月以來首度跌破景氣榮枯線50,創9個月最中共官方上週六(9月1日)公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2,為去年11月以來首度跌破景氣榮枯線50,創9個月最低點,主因為新訂單減少、生產增速趨緩,顯示經濟成長放緩。低點,主因為新訂單減少、生產增速趨緩,顯示經濟成長放緩。
值此經濟不景氣之際,不少企業以減薪方式降低成本、維持競爭力,但國際勞工組織(ILO)表示,這種方式也可能減損內需消費動能,危及經濟發展。
(大紀元記者黃捷瑄台北綜合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第二季的國民生產總額(GDP)跌到7.6%,連續8季放緩,並創下2009年初金融危機以來最低,加上國內消費年增率創新低,外資看空大陸經濟前景。
廣東省長朱小丹昨天表示,今年以來廣東經濟下滑壓力之大「超乎年初預期」,地區生產毛額、投資、消費、進出口、財政收入等指標成長速度,都低於年度預期目標。
大陸央行昨天再降息,不少銀行均上浮存款利率,不少股份銀行上調至基準利率1.1倍,一次浮到頂3.3%,攬儲動作較國有銀行積極。
據北京市住建委網站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6月中上旬(1-20日),北京二手房成交8194套,環比上月上漲32.6%,同比去年大漲77%,日均成交409套。北京再現二手房主「坐地起價」,有的地區房價1天內漲45萬,但是有消息稱這類漲價不被看好。
中國大陸老年人口快速增加。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報告,到明年養老保險金將不足人民幣18.3兆元,約合新台幣86兆元,報告因此建議延長職工退休年齡。
(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報導)2012年6月3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2%,較之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下降。
「這雞蛋一天一個價,都漲到5塊錢一斤了,坐上火箭了吧!近兩週,大陸各地雞蛋價格猛漲,可說是「一天一個價」,有的地方雞蛋批發價甚至短短一週時間,就漲了1.5元(人民幣,下同),漲幅高達42%,躥升的雞蛋價格讓消費者連呼吃不消,並送給雞蛋一個稱號:「火箭蛋」。
(大紀元記者韓山綜合報導)希臘債信風暴持續延燒。大陸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由於歐元區為大陸最大貿易伙伴,若希臘脫離歐元區,大陸的貿易和金融將受到衝擊,經濟成長(GDP)可能降至6.4%;大陸官方可能需要增加投資約6,000億元人民幣(948億美元),才能讓經濟不至於大幅滑落。
共有約 2762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在美中貿易戰急劇升級之際,北京19個月來首次放棄對人民幣匯率的嚴格控制,允許離岸人民幣週二(4月8日)跌至7.4的歷史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