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探微

要不是因為一次好奇,70歲的蔡根生不會發現自家小水表的秘密——當水表指針表示為1升時,實際獲得水量僅0.8升。這意味著,蔡家每次要多交25%的水費。
中國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投資美國鋼鐵廠的計劃遇到美國國會議員的抵制。這是中國國有企業向海外發展受阻的最新案例,凸顯了中國國企到境外直接投資的艱難。觀察人士指出,中國國有企業的政府色彩制約了它們向海外擴展。(20100711-Obstacles-China-98195444l)
(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國央行今天公布最新外匯儲備數據,截至6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2兆4543億美元,同比增15.1%。同期中國黃金儲備為3389萬盎司,新增人民幣信貸4.63兆元。
美國發現:與中共的會談經常都是曠日廢時、徒作虛功。許多中美關係研究專家大聲疾呼:是到了該改變雙方協商模式的時候了!
G20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國全國企業景氣調查顯示,今年第2季,企業景氣指數135.9,比第1季提高3點;企業家信心指數133.0,比第1季下降2.5點,呈現一升一降態勢。
除了「蒜你狠」、「豆你玩」的人為炒作,大陸糧食價格受近來時旱時澇影響,產量減少,新上市的小麥價格大漲,也引發民間搶購夏糧,大陸物價漲勢因此蠢蠢欲動。
全球金融危機之後,自由市場經濟受到撻伐,極權政府的「國家資本主義」趁機悄悄興起,逐漸對美國構成新的挑戰。
人民幣升值的議題已經吵了十年,但不管外界如何指責與施壓,中共一路盯緊美元同時操控匯率,絕對不允許市場自由機制解放人民幣。目的無非保證其GDP的增長、出超的持續以及維持世界工廠地位所需的鉅量工作機會
中國大陸近來不斷發生罷工事件,導致工人工資上漲。相對發達的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高導致沿海工廠紛紛向內陸遷移。對此,本台記者何平邀請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與旅美中國學者程曉農進行討論。
最近中共總理溫家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R. Krugman)、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中國經濟學家謝國忠和中共的學者巴曙松,以及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封面的文章,都表達了世界和中國經濟有第二次探底的可能,對世界經濟前景表示悲觀的態度。今天我來討論這個問題。
(大紀元綜合報導)中共央行日前宣佈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後,儘管前十個交易日人民幣上漲0.824%,但人民幣升值帶動股市、樓市上漲的效應卻失靈。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北京正準備與熱錢進行大賭。
中國大陸的大蒜價格又瘋漲了!中國有9成地區的蒜價上漲,其中9個省市漲幅超過2成或漲2成左右,重慶的蒜價漲幅更超過4成。
〔自由時報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經濟數據忽冷忽熱,房市、出口、通膨都向上,但製造業卻開始冷卻,市場分析師摸不著頭緒,深怕在失衡的數據之間,中國經濟一個不小心就會硬著陸,危及全球。
近來,中國樓市過熱、出口飆升、通脹加劇,目前製造業開始開倒車,中國經濟的內部運作方式令分析人士困惑。中國總理溫家寶昨天(4日)承認中國經濟仍面臨諸多困難,宏觀調控面臨兩難。
中國地方政府的負債規模近來備受外界關注。2010年上半年,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負債規模急劇膨脹,大規模的投融資帶來巨額債務,像一把懸在頭頂上的利劍。但到底負債多少,各方統計不一,國外投行估計在23萬億至27萬億元,占GDP的70%-80%。
在20國集團峰會召開之前的一週,中國央行終於重啟人民幣匯率改革,但是不僅沒有像市場預期那樣升值,反而是採取了雙向浮動的匯率機制讓人民幣上下跳動。那麼這一次的匯率改革是在怎樣背景下出台的呢?為什麼在國際社會強大的升值壓力之下,卻要保持人民幣的彈性十足。這次的匯率改革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中國總理溫家寶近日主持召開了與經濟專家和企業界人士的座談會。海內外多位經濟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只是表面繁榮、『國進民退』,未來恐怕不但不會朝著中共政府的『預期方向』發展,反而有可能隨著經濟泡沫的破裂,成為撞冰山沉沒的『泰坦尼克號』。
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地位並不一定是你在國際GDP有多大的份量,你的領導人在外面有多大的風光。如果談到中國的經濟地位,更應該考慮的是中國人在其中過什麼樣的生活,有沒有尊嚴?溫家寶今年過年的時候不是提出來要讓中國人過得有尊嚴嗎?這尊嚴其實是經濟的一個更明確的標竿。
(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報導)29日中國深滬兩市放量大跌,收盤時滬指收於2427.05,下跌108.23點, 跌幅4.27%,深指收於9508.91,下跌503.15點,跌幅5.03%。創2009年4月30日以來新低。有分析人士稱,昨晚農行發行價的公佈是這此大跌的導火索。
(中央社台北28日電)中國石化集團昨天在重慶市梁平縣福祿鎮和平村鉆出一口日產量51.7萬立方米的高產天然氣井,這口名為「興隆1#」的高產天然氣井是中國石化集團在重慶境內鉆獲的第一口高產天然氣井。
加拿大情報局前亞太區主任米歇爾‧卡蘇亞對於中共當局的滲透活動並不感到陌生:「中國共產黨從來都是不擇手段的。宣傳、控制、滲透,這都是它們經常做的。它們已經這樣做了幾十年。」
半個多月前,富士康方面決定將一線員工的基本月薪從900元提高到1200元後的五天後,富士康又一次提升一線作業員的基本月薪,從1200元加到2000元。富士康總裁郭台銘決定用百億加薪挑戰中國製造的同時,公司業務也隨之開始從深圳悄然撤退,將轉往包括新興市場印度、越南,國內的天津、重慶、河南等地,這些地方的最低標準工資均大幅低於深圳,富士康深圳將主攻蘋果產品,員工...
(大紀元綜合報導)中共部分地方政府負債過高,已經超過潛在的償還能力,可能引發一場歐式債務危機,直接威脅中共國家經濟。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餘額為7.38兆元(1.09兆美元),而2009年全國財政收入為6.85兆元(1兆美元),地方財政收入只有3.26兆元(0.48兆美元)。
(大紀元綜合報導)中共部份地方政府負債過高,已經超過潛在的償還能力,可能引發一場歐洲式的債務危機,直接威脅國家經濟。近日的一份報告對18個省、16個市和36個縣的審計後發現,去年政府性債務餘額總計達到2.79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各地融資平台的政府性債務占債務餘額的一半以上。
(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報導)6月25日,美國黑石公司(The Blackstone Group L.P.)股票報收於10.25美金,相比上市交易時,跌幅高達70.76%。至此,中國中投公司(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入股黑石公司的30億美金,帳面虧損已達19.61億美金,虧損幅度高達67%。對於中投公司的巨額虧損,有民眾表示,「不是水平差,而是有黑幕。」
在正常國家,罷工是一個公司的工人罷工,或者政府部門罷工,或者會癱瘓這個企業,會癱瘓一個政府機構,或癱瘓公共服務;中國的罷工,我們知道實際上是針對中共政權來,中國任何一個罷工都像政治上的行為,這一點我想是中國罷工跟其它國家不一樣的地方。
中國外管局外匯儲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 3月,中國外匯儲備達24470.84億美元。雖然這2萬多億外匯是全國人民創造的財富,但對於這2萬多億的外匯儲備的去向以及收益損失,官方總是秘而不宣。
(大紀元記者姜斌綜合報導)由於天量的信貸投放,中國大陸很多銀行的存貸比嚴重超標,近日來各銀行為吸收存款,在收益補償上花樣百出,打政策的擦邊球甚至高息攬儲大力「搶錢」。有專家表示,此舉將大大提高銀行負債成本,不但對銀行業績增長帶來負擔,而且銀行體系內的流動性風險壓力也將加大。
(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6月7日上海一家橡膠工廠罷工的工人與警方發生衝突。 一位民工投訴《南華早報》說:「橡膠廠的氣味讓人聞了受不了」,「但我們連一個防毒面具的補助都要不到。」
共有約 2762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三(4月30日),烏克蘭與美國在華盛頓簽署一項具戰略意義的資源開發協議,美國企業將獲得優先參與烏克蘭多項自然資源項目的權利,涵蓋鋁、石墨、稀土、石油與天然氣等關鍵礦產。該協議由川普政府主導,被視為深化雙邊經濟夥伴關係的重要一步。 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