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熱點

隨著阿薩德政權的垮台,敘利亞人民在週日(12月8日)迎來了歷史性時刻。美國總統拜登當天就敘利亞局勢發表講話。他表示,阿薩德政權的倒台是正義之舉,為敘利亞人民提供了一個歷史性機會。
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以驚人的速度倒台,引發全球關注。反政府軍領導人阿布‧穆罕默德‧戈拉尼(Abu Mohammed al-Golani)週日(12月8日)表示,敘利亞國家機構將由敘利亞總理穆罕默德‧賈拉利(Mohammed Jalali)監督,直至完成政權轉移。
週日(12月8日),敘利亞阿薩德政權迅速倒台,令全球震驚。而阿薩德全家的行蹤更是引發關注。俄羅斯多家媒體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阿薩德已經抵達莫斯科。
敘利亞反政府軍週日(12月8日)奪取首都大馬士革的控制權後,宣布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下台。這一標誌性事件結束了阿薩德家族在敘利亞幾十年的鐵腕統治。週日,全球領導人對這埸震驚消息做出了回應。
消息人士透露,數百名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週一(12月2日)已越境進入敘利亞,幫助政府軍打擊占領阿勒頗(Aleppo)的反抗軍。不過,黎巴嫩真主黨目前沒有打算加入戰局。
週五(11月29日),反政府武裝分子攻入了敘利亞最大城阿勒頗(Aleppo,又譯阿勒坡),並自2016年以來首次與政府軍發生衝突。這場突襲導致居民逃離家園,並讓這個飽受戰亂所困的地區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
以色列安全內閣週二(11月26日)批准了與黎巴嫩真主黨的停火協議。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他已準備好執行這一協議。美國總統拜登在當天發表講話說,停火協議將於當地時間週三凌晨4點生效。他同時也警告真主黨不要違反最新協議。
一名以色列高級官員週一(11月25日)表示,以色列內閣將於週二開會,對與真主黨的黎巴嫩停火協議進行投票。
週日(11月24日),真主黨向以色列發射了約250枚火箭彈和其他砲彈,造成多人受傷,這是該激進組織數週來最猛烈的一次襲擊。
哈馬斯一名高級官員週五(11月15日)表示,該組織已「準備好達成加沙停火協議」,並呼籲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特朗普)促以色列達成協議。
美國中央司令部(CENTCOM)週三(11月13日)公布了美軍在也門空襲胡塞組織武裝目標的視頻,並表示在11月9日至10日,美軍對多個胡塞武裝武器庫進行了一系列精確空襲。
美國總統拜登週二(11月12日)在白宮會見了以色列總統艾薩克·赫爾佐格(Isaac Herzog),希望推動加沙和黎巴嫩達成停火協議。
五角大樓週二(11月12日)表示,美國軍艦在穿過曼德海峽(Bab al-Mandab Strait)時,擊落了也門胡塞武裝發射的無人機和導彈。
當選總統川普(特朗普)週二(11月12日)宣布,他將提名前阿肯色州州長邁克‧哈卡比(Mike Huckabee)出任美國駐以色列大使。
卡塔爾外交部週六(11月9日)表示,該國已告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在以哈雙方表現出恢復談判的 「意願和嚴肅性」之前,卡塔爾將停止斡旋加沙停火和人質協議的努力。
美國政府官員週五(11月8日)表示,自從激進組織哈馬斯拒絕了最新停火協議以來,美國已要求卡塔爾,不能繼續允許哈馬斯官員存在居住於卡塔爾首都多哈。
以色列國防部週四(11月7日)表示,已與美國波音公司(Boeing)簽署協議,購買25架下一代F-15戰鬥機。
五角大樓週五(11月1日)表示,在林肯號航母打擊群準備離開中東之際,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已下令向該地區派遣更多戰機和海軍艦艇,以維持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
以色列在多條戰線上作戰,其強大的防禦系統保護著本國人民免受來襲導彈的傷害。對以國來說,這不僅是一場殲滅敵人的行動戰,也是一場經濟消耗戰,因為攔截導彈的成本巨大。但以色列本週簽署的一項推進「鐵束」激光攔截系統生產的協議,將帶來一個戰爭的新時代,也意味著以色列在反導技術上的另一重大突破。
以色列在10月26日轟炸伊朗的軍事設施,以此回擊伊朗月初對以國的導彈襲擊。而兩國是否繼續陷入報復循環,引發關注。以色列軍方週二(10月29日)警告伊朗,若再敢發動襲擊,以軍將以還沒動用的能力予以猛烈回擊。
伊朗支持的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週二(10月29日)表示,已選舉副領導人納伊姆‧卡西姆(Naim Qassem)接替哈桑‧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的領導人職務。納斯魯拉在以色列上個月的空襲中喪生。以色列對卡西姆的任命做出了回應。
以色列議會週一(10月28日)通過法案,將近東救濟工程處列為「恐怖組織」,禁止該組織在以色列境內開展活動,並切斷與該機構的聯繫。
經過周密的籌劃,以色列軍隊在10月26日成功突破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防空系統,對伊朗發動了空前規模的襲擊。這次行動再次讓外界看到了以色列的軍事實力,以軍不僅重創了伊朗製造導彈的能力,而且還損壞了伊朗珍貴的S-300防空系統。
中東緊張局勢持續升溫之際,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週一(10月28日)表示,一旦以色列打擊伊朗代理人哈馬斯和真主黨的戰爭結束,他希望與更多阿拉伯國家達成和平協議。
週六(10月26日)凌晨兩點前不久,在以色列的一個軍事基地,身穿印有「大衛之星」圖案的轟炸機夾克的飛行員登上了約100架軍機的駕駛艙。他們正準備對伊朗發動一次空前規模的襲擊。據媒體報導,以軍在這次行動中派出了最先進的F-35隱形戰機。研究人員對衛星圖像的分析顯示,這次打擊對伊朗大規模製造導彈的能力造成重大打擊。
以色列對哈馬斯和真主黨的殲滅行動,重創了這兩個武裝組織。以色列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Yoav Gallant)週日(10月27日)表示,伊朗無法再有效地利用其在加沙的代理人哈馬斯和在黎巴嫩的代理人真主黨來對抗以色列。
週六(10月26日),伊朗支持的真主黨向以色列北部發射了約190枚火箭彈。當天凌晨,以色列襲擊了伊朗20處軍事據點。
以軍再斬首,兩大新模式改變戰爭格局;電視台六記者是哈分子,以色列養活中國遇難家屬;以反擊伊朗計劃洩露,澤連斯基T恤火了;朝鮮志願軍工資曝光,烏克蘭招降朝鮮兵計劃。
美國國務卿在耶路撒冷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雙方就人質釋放、伊朗威脅和加沙援助等問題進行了交談。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週一(10月21日)制裁了26家公司,其中包括6家中企。BIS表示,這些實體涉嫌違反出口管制,參與「令人擔憂的武器計劃」,並規避美國對俄羅斯和伊朗的出口管制。
共有約 11115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