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体育维基百科

中國經濟

如果說,中國有什麼經濟指標確實已經與發達國家並列的話,老百姓的稅負算是一項。一般說來,人均收入高的國家,其稅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比較高。個中的道理不太難理解,因為如果人均收入太低,老百姓連肚子也填不飽,哪里還有那麼多錢來繳稅?而收入高了,政府的納稅空間也就大了。但是,中國卻是一個例外,中國人均收入剛剛達到兩千美元,但是其相對的稅收負擔已經是全球名列前茅了。
幾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想說明中國的“市場經濟”與西方國家的經濟,是大相徑庭的。
說到增值稅,也許有人說,我不是企業老闆,不做會計,也不是稅務人員,更不是研究稅收的專家,增值稅與我沒有關係!其實不然,增值稅不僅為企業及相關專業人士所關注,更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可能會說,我並沒有繳過增值稅啊?不錯,多數人都沒有直接向稅務局繳過增值稅。可是你是否想過,我們每一個人,可能每天都在繳增值稅,而且繳了本不該繳的增值稅!各位看官如若不信,且聽俺...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的一大轉折就是從高增長低通脹轉向高增長高通脹。中國當局起初不願接受這一事實,試圖玩弄統計數字來自欺,但最近他們終於認識到,繼續這樣做不僅沒有意義,而且非常危險。7月26日,胡錦濤召開政治局會議研究經濟形勢,7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嚴令地方政府不得擅自提價,也不得隨意干預市場價格的上漲,頗令地方政府“左右為難”。
今年上半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DP)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百分之十一點五。與此同時,中國的通貨膨脹已經大大超出了經濟學家們通常看作是警戒線的百分之三。與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上漲幅度比官方公佈的通貨膨脹率更是要高出許多,尤其是糧食、豬肉、住房、蔬菜等。由於對通貨膨脹的擔心,甚至連上海這樣的發達地區,近來居然也出現了居民搶購豬肉等食品...
中共一向把自己治下的中國自詡為世界大國:政治大國--地球上殘存的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政體;軍事大國--每年以兩位數增長而急速擴張的龐大軍備;中國官方媒體稱,按照GDP總量計算,從二○○六年起中國排在美國、日本、德國之後,位列世界第四大經濟體。至於這些大國頭銜是否名副其實,其性質如何,暫且不論。世人更多關注的是,中共統治下的中國是一個污染大國,不僅鄰國遭殃,而且跨...
在被軟禁的十七年中,趙紫陽先生對中國的前途與命運、對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有過許多深入的思考,早在一九九二年初,他就對老戰友宗鳳鳴說過,生態環境是衡量社會進步的首要指標。二十幾年以來特別是最近十幾年來,中國官方引以驕傲、並以此作為政權合法性的高經濟增長率,恰恰就是建立在對生態的掠奪性毀壞上面,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換言之,我們所謂的經濟高增長依賴的正是生態透支...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學成了中國學術界的顯學。許多人,包括非經濟學家,都已經習慣於用經濟學的術語和概念解釋社會生活中的一切現象。但也正因為如此,經濟學解釋的種種缺陷也日益顯露。眼下就有一個很好的例子。
26日美國股市重挫311點,27日道瓊工業指數連續第二天大幅下挫,再跌兩百零八點一零點收盤,跌幅在百分之一點五四,創下自2003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而且,一周總計下挫4.2%,也寫下了近五年來單周最大跌幅。31日,道瓊工業指數再下跌一百四十六點三二(百分之一點一零),8月1日亞股全倒,早盤日、港股市清一色大跌。
中國經濟經歷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長,其成就舉世矚目。2007年,中國經濟總量可能超過德國,位居世界第三。但是,不可思議的是,日本、德國在二戰後經濟起飛僅二十多年就躋身富裕國家,而新中國建立快60年了、改革開放也快30年了,中國的中西部、廣大農村的大部分地區依然貧窮,工人農民的生活水準低下,大部分人口沒有社會保障,私人企業步履維艱,民族品牌難覓蹤影,科技教育病入...
看了任志強在央視12點大家看法談小產權時的強大法律邏輯,不由想到重整或再造乾坤的時候到了。這個傳說中任弼時的公子任志強,真是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精髓:法律是階級統治的工具。當他們權貴資本需要突破舊體制,掠奪過去幾十年積累的時候,就宣佈政策突破法律,可以良性違憲。
中國在GDP高速增長的同時,社會的深層矛盾也在急速激化,造成總理溫家寶憂心忡忡,甚至傳說他不願在十七大後繼續出任總理職務。日本媒體報導,溫家寶發牢騷說,自己現在一天的睡眠時間只有四個小時,其他黨政治局常務委員休假的週六及週日,自己卻還要工作。但是溫家寶的眼淚與震怒,都解決不了這些社會問題。在這些激化的社會矛盾中,有兩宗引起關注,都與畜生有關。
中國經濟在一片金玉的背後,也隱藏著一堆敗絮,而且勢必要逐漸顯現出來。 有報導說,中國總理溫家寶對最近的經濟形勢憂心忡忡,召見國家發改委常務副主 任陳德銘等多名智囊,商討豬肉加價、水源污染、樓價暴漲和外國屢指中國產品不 合格而抵制等四個問題。溫家寶接見的是"發展改革"頭頭,顯然想從改革中尋找 出路。這個思路是正確的;問題是這個"改革"如果只局限在經濟問題上,能...
中國股市在暴跌之後迅速上漲,這一點也不奇怪。原因也很簡單,這是因為中共強行用政治手段,用非法的手段調漲印花稅之後股民反映強烈的結果。中共調漲印花稅,結果是股民用人民幣投票,讓中國股市暴跌,結果是中國股市面臨全面跌停。同時中國的網路論壇上反共的文章遍地都是。
這些年無遠弗屆的“中國製造”,現在卻面臨多重困境。這困境不僅源於在國際市場遭遇到的信譽危機,還源自支撐“中國製造”的兩大因素難以為繼,以及中國政府出口退稅政策的改變。
5月30日零時零分,中共當局突然宣佈調整印花稅,從1%提高到3%。政策出臺當天,市場出現急速下挫,兩市連續4日觸及跌停板的個股高達1107多家,700多隻個股跌幅超過30%,基金淨值由此遭受重大損失。4天內單位淨值跌幅超過10%的基金個數高達120祇,損失市值近4萬億人民幣,股民戶均損失4萬人民幣,損失之慘重歷史罕見。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高山採訪報導)中國專家警告,中國已經出現城市化的「大躍進」,並呼籲,政府制定嚴格的土地佔用標準,從利益上切斷地方政府與土地之間的關係。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這位被著名權威雜誌《經濟學人》譽為大師中的大師,1994年被日本大榮集團總裁詢及是否應該投資中國大陸,提出了他的看法。到底這位洞察世事、見解獨到、立論周延的智者是如何看待投資中國這件事情的?事隔13年的今天,他的看法已經陸續在驗證中。詳細資料可參見Drucker on Asia(1997,天下遠見有中譯本,杜拉克看...
5月28日出版的大陸《財經》雜誌刊出一篇文章,叫“剖析灰色收入”,講的是大陸的收入差距問題。這篇文章剛一問世,立即掀起軒然大波。大陸的大型網站迅速轉載該文,作者王小魯的搜狐博客網站,一天的點擊率高達上萬次。讀者們普遍叫好,當然也有人發出批評和咒駡的聲音。叫好的認為應當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批評的主張要回到毛澤東時代,咒駡的說這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兒幹了。這篇文章何...
在過去三十年間,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百分之十五點二和百分之十六點一。比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高出五點七和六點三個百分點。不錯,對外貿易的增長快於國民經濟的增長,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普遍現象。但是中國的國際貿易增長不僅快於自身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而且也大大高於世界貿易的總體增長速度。
中共邪靈惡黨殘害中國的老百姓80多年了,儘管狗急跳牆,改革開放也如火如荼地進行28年了,但是,換湯不換藥,狗改不了吃屎,長年以來,官僚、特權情況嚴重,社會不公仍然造成兩極分化的極端對立。維權、退黨浪潮方興未艾,四面楚歌。「屋漏偏逢連夜雨」,房價飆漲、通貨澎漲持續蠢蠢欲動、全民瘋股、人民幣升值,房市、股市、匯市在在變本加厲,難上加難。中共邪靈政權如坐針氈,簡直...
翻查中國經濟史冊,從史料零碎的遠古,一直到發生「改革」的20年前,我還從沒有發現一個時代,像今天的景象這樣,「假冒偽劣」的商品四處氾濫、無處不在,幾乎覆蓋了一切經濟領域。不僅有大量內容豐富的假商品,而且還大量出現假鈔票、假發票、假文憑、假紅頭文件,居然還有假員警、假教授、假官員、假股市、假銀行……老實說,單是「假」,也還罷了。更要命的是一個「劣」字,假而必劣...
企業與社會,是難以分割的。企業得到了多少,源自於它對社會灌溉了多少。
1989年6月4日,解放軍強行開進北京,對聚集在天安門廣場的學生以及市民進行所謂的清場,結果使民眾和政府產生了對抗。18年後的今天,另一種形式的清場卻在股市發生了,這出乎很多人的預料。
台灣大學國際公共關係學明居正教授, 日前在多倫多大學舉辦的一場關於中國問題的研討會上,用大量的數據揭示了中共官員貪腐嚴重,移居海外的「棄船」逃亡現象。
在上周剛剛結束的中美經濟戰略對話上,對話的雙方都非常明白,他們的真正對手不是談判的對方,而是美國國會。如果美國國會的主流意見對談判的結果非常不滿意,無論鮑爾森和吳儀的爭辯多麼煞有介事,也難以避免國會對中國採取嚴厲的保護主義措施,而這些措施將不僅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而且還可能導致高速增長中的大陸經濟硬著陸,誘發一系列難以預料的後果。
今年5月份,第二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華盛頓舉行。中共副總理吳儀帶領15名中方部級官員與會,與以美國商務部長保爾森為首的美方代表團會談。
不料,最近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報紙,出現了一篇報導,標題竟然是:Chinese Food: All You Cannot Eat。哇,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All you can eat是「吃到飽」,那麼All you cannot eat相對上不就可以翻譯成「吃到死」嗎?為什麼人家要指責:「中國菜:吃到死」呢?
前天(五月二十三日),在華盛頓舉行為期兩天的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落下帷幕。美國財政部鮑爾森和中國副總理吳儀在結束以上都稱這次對話具有積極的成果。遺憾的是,無論是在華盛頓還是在北京,他們的結論似乎並沒有得到中立的觀察家們的呼應。甚至連美國總統布什在對話結束的第二天會見吳儀時,除了禮節性地表示說話有積極意義之外,也沒有對對話的成果給以任何溢美之詞。相反,他倒是...
共有約 1547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倫敦希斯羅機場週五(3月21日)宣布全日停運,原因是為機場供電的變電站發生大火,導致「嚴重電力中斷」。這起意外重創全球最繁忙的航空樞紐之一,多架班機被迫折返或改降其他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