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论坛排名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中國經濟

三天前,中國總理溫家寶破例遠在其正在訪問的第三國專門接受香港媒體的採訪。更出人意外的是,在採訪期間,溫家寶自己主動提起香港媒體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對中國政府宏觀經濟調控不力的批評,並花了大量的時間就中國政府宏觀調控的成效問題就行了辯護。中國總理的這一不尋常的做法,十分引人注目。
10月30日,格林斯潘再度對中國股市泡沫的風險發出警告。數月前,當中國股指年內攀升幅度超過90%時,格老就對中國股市可能經歷一場“戲劇性的收縮”表示過關注。眼下,滬深300指數今年已經上漲了170%,使得以市值計算的世界最大的10家公司裏面,中國公司的數量第一次超過了美國。10月24日,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也因此發出了中國股價上漲過快的警告。
從2006年年底以來,許多中國大陸的老百姓明顯感覺物價上漲的壓力。據中共官方媒體報導,今年以來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 CPI ) 持續走高,5、6、7三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分別提高了3.4%、4.4%和5.6%, 9月更增加了6.2%。中國出現了明顯的通貨膨脹現象似乎已經成為被國內外普遍認可的一個不爭的事實。
根據新民網10月29日報導,上海內環以外一些加油站出現了「油荒」現象,長途汽車司機本想進站加油,然而遭遇「沒油」和限量供應。
今天滬深股市雙雙重挫,這是中國權貴給以胡溫為代表的溫和改革勢力,或者說權力層新崛起的勢力的一次警鐘,它極其鮮明地預示了中國政治航向將在既得權貴集團的掌控中,若有偏離則將付出經濟崩潰的代價。警鐘長鳴!國人務必清醒!
中共央視曾邀請了中美兩國高中畢業生參加二頻道的《對話》節目。中國學生都是北大、清華等頂尖學府錄取的優秀畢業生,美國學生都是本年度美國總統獎的獲得者。在價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給出五個選項:「智慧、權力、真理、金錢、美」。美國學生幾乎是一致地選擇了「真理」和「智慧」,中國學生則相反,只有一人選擇「美」,其他人的選擇或 「權力」或「金錢」,而竟無一人選擇「真理」...
方慧:每到「十一」放長假,一放7天稱為「黃金周」。到處是人山人海,但今年的天安門廣場上除了能看到人還能看到狗。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北京當局動用大批警力在天安門戒備,有過百輛的警車包圍廣場周圍,每個路口都有警察及警犬駐守,遇到有懷疑的人士就要搜查,廣場一帶每隔2、3米就有1名警察站崗,據說今年的保安是歷年來最嚴厲的,橫河您認為這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橫河:我想今年...
中共一直炫耀的經濟發展其實是其「權貴資本主義」,體現的是特權和腐敗,是畸形的經濟發展,不僅受益的永遠不是廣大的人民群眾,而且是以犧牲環境、犧牲人民群眾及其後代的切身利益為代價的。在中共人為製造的二元經濟體制中,中共官員和家屬等少數人始終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廣大人民群眾始終受到不公的待遇,永遠是「枯」的一面,永遠是經濟上貧窮的弱勢群體。
1.中國的金融體系發展不起來,應對不了現代金融市場的風險,是因為中共。中國自1978年以來,經濟快速成長,但是與之對應的經濟成果卻被中共利益集團掠奪一空。為了阻止普通民眾享受經濟增長的成果,中共對於一般的私有經濟都強力擠壓,更不允許發展現代的金融市場,普通民眾根本就沒有分享經濟成長的平台。現代的金融市場充滿了風險,卻也是世界各發達國家宏觀調控的有力平台,可以...
最近網上流傳一篇題為“美國的物價為什麼這麼低?”的文章,是北大一位經濟學教授訪問美國以後的觀感。和很多去美國短期訪問的中國人一樣,作者感歎美國超市內日常消費品的低廉價格,尤其是食品,例如牛奶、肉類和水產,此外就是服裝和其他生活用品,特別是那些在沃爾瑪出售的標有中國製造的商品。文章作者說,他訪問康奈爾大學時,住在一戶遠談不上富餘的美國中低收入家庭,但在他看來...
中國官方的英文日報《中國日報》在十月二日報導,根據國家發改委的一份調查報告,中國政府近年來一系列控制房價的政策已經失敗。在分析失敗的原因時,國家發改委指責各級地方政府沒有認真貫徹執行中央政府關於控制房價的指令、尤其是關於“90-70”的政策,即在各地新建的房屋中,九十平米以下的經濟型住房應該占百分之七十以上。
(自由亞洲電台申鏵採訪報導)中國發改委近日公佈了有關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分析報告,承認中國過熱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沒有得到控制,並批評地方政府在保障中低收入階層住房方面做得不夠。耶魯大學經濟學者陳志武批評中國政府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現錯位。
台灣是海洋經濟體系,對外貿易依存度相當高,因此貿易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動力;而中國則是大陸經濟體系,對外貿易對中國相對上較不重要。台灣的貿易依存度在1921~1925年就已經超過50%,而在1991年時更達90%;中國到1996~2000年時還未達37%,直到2001~2005年時才達到51.89%。兩者經濟發展的動力不同,因此發展型態也不同。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希望採訪報導)中國最新的一份2007年發展報告指出,中國農村貧困線可能被低估。目前,中國官方訂立的農村貧困線為每人每年收入683元人民幣。但國際通行標準是每天每人1美元,每年每人收入約為2500元人民幣。二者相差將近4倍。
十月一日《物權法》正式實施,起跑線上一聲槍響,從此老百姓一要爭物,二要爭權,三要爭物權,而且刻不容緩。因為,在槍響之前,貪官污吏早就捷足先登了,在農村奪田賣地,在城市拆遷占房,不但上下都先進,而且各地均統一,既沒有城鄉差別,也沒有地區差異,堪稱奇跡。所以,落後的老百姓啊,你們要加油了。一是在農村平均地權,叫做耕者有其田,二是在城市平均房權,叫做居者有其房。城...
從2005年吉林石化苯洩漏造成松花江嚴重污染之後,我就開始注意中國經濟結構與中國生態環境惡化之間的關係。
經歷了二十年曲折才得以出臺的中國第一部“反壟斷法”最近剛獲人大通過,就遭到輿論的嚴重質疑。以至於中國當局的立法官員不得不集體出場,對海內外公眾進行“釋疑”。
主持人: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收看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欄目,我是安娜。根據中國財政部的消息,2007年上半年中國財政的收入已經超過2.6萬億元,比2004年全年的財政收入2.5萬億元還要高;於此同時,對於很多老百姓而言,醫療、教育以及住房已經是他們無法負擔的了,那麼為什麼在這幾年中,中國的財政收入能夠增長的這麼快,這些取之於民的高額財政收入是如何使用的呢...
在莎士比亞的名著《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臺詞:to be or not to be?大多數中國的翻譯家將其翻譯成“生,還是死?”根據劇情來看,這一翻譯還是傳神的。但是就這句臺詞本身而言,其實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的譯法。例如,它還可以翻譯成:是或者不是?在還是不在?參與還是不參與?等等。在我看來,這句臺詞用來形容當前關於中國經濟是否過熱的爭論倒是十分合適。我...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8日召開會議,研究中共十六屆七中全會和中共十七大籌備工作,審議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十七大所做的工作報告稿。根據新華社發出的消息,一切順利。但是不久傳出,胡錦濤在會議上表示關注"金融安全"問題,但是新華社所做的報導中完全沒有提及這件事情,典型的"報喜不報憂"。
大約五年前,國際上流行一種輿論,認為中國經濟正在向世界輸出通貨緊縮,因為內需不足的中國經濟,向海外大量輸出廉價的消費品,一方面抑制了西方國家的物價上漲,同時又迫使發達國家的工人不敢要求提高工資,致使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只能靠降低利率,增發貨幣來刺激內需。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熱點互動》,我是主持人林曉旭。前不久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天則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茅于軾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為富人說話、為窮人辦事》。
今年以來,中國的消費物價指數逐月上漲,引發了消費者、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強烈不滿。為了穩定民眾的情緒,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紛紛發出通知,嚴禁所謂的“亂漲價”行為。
昨天,中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國的第一部反壟斷法。這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進步。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普通的中國消費者對壟斷企業給他們的權利所帶來的侵害已經有深切的感受。因此,加強反壟斷的立法和執法,對於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的確已經頗不容緩。
美國次級房貸的風暴橫掃全球,美國股市跌、全球股市就跌,美國股市漲、全球股市就漲,唯獨中國股市置身風暴之外。有人因而認為中國股市在明年8月8日奧運前,是風險較低的股市,相對值得投資,台灣股市中的中國內需收成股,在這樣的概念下成為股市多頭總司令,在股市大跌時相對抗跌,甚至還能逆勢上漲。
兩周來,世界各地爆發了新一輪的中國產品召回事件。先是美國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宣佈召回兩千多萬計的有毒中國玩具;隨後,位於英國最繁華商業地段牛津街的英國最大玩具和童裝店哈姆利也宣佈召回產自中國的有毒兒童首飾;緊跟其後的還有新西蘭、秘魯等其他國家。
最近,中國政府公佈了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這個被稱為國務院24號文的新檔,體現了溫家寶對解決中國城市住房問題的最新認識和新政策。
 十多年前,北京當局面臨著六四天安門屠殺事件的困局,整個中共形象及國際環境迫使中共不惜一切代價尋求解脫之道,結果申辦奧運會就成為了中共手中的一個棋子,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二○○八北京奧運會成為終結中共的關鍵,更沒有想到奧運會讓北京城成為了世界歷史上有史以來最大的賭場。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通貨膨脹也自自然然的降臨。這一輪通貨膨 脹對中國政治會造成甚麼影響,值得關注。
上星期,國際金融市場發生火警,導火線是美國次級房貸危機。以防止信貸市場崩潰,美聯儲連續向美國的金融系統注入590億美元,歐洲央行星期四和星期五也兩次向金融系統注資,總金額高達1560億歐元,世界其他國家的央行也紛紛採取行動。
共有約 1547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3月28日14時20分,緬甸發生強烈地震。本次地震是今年以來最大震級地震。震後,當地的中國人表示,曼德勒的「情況比想像的還要差」,就像被世界屏蔽了一樣。在街頭「聽到有人在廢墟下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