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憲政
在海內外輿論的強大壓力下,中宣部迫不得已作出讓步,處罰李大同、盧躍剛,拿趙勇作替死鬼,3月1日恢復冰點。但恢復之日發表了由張海鵬操刀的反駁袁偉時的《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主題》(以下簡稱「《反》文」)一文,想為自己找回面子。然而,這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大人親自執筆寫的大作,卻到處都是毛病。不僅沒找回面子,連裏子都掉光了。以我這個非中國近代史...

以下是一位大陸知識份子在僅能獲得官方新聞的情況下進行獨立思考所得出的一些想法。筆者認為,這些想法對方方面面的人士有一些參考價值。故分四次予以介紹。因經過筆者整理,非言談之原話,故文責由筆者自負。

從「新中國」建國至今,中國人民已經走過的那不堪回首風雨飄搖的痛苦歲月,我們從一無所有的過去之中走來,至今已經獲得了基本的生存與發展機會。可以說作為一個執政黨,中共也經歷了相當大的轉變,從過去的一味的相信槍桿子裏面出政權,到今天的要提高作為一個執政黨的執政能力、要提高執政合法性、要三個代表、要權為民所用等等,都說明了一種民主政治思想理念成了全社會的共識,任何的...

有了確保原初契約公正及遵守諾言的公正原則、道德原則,我們就建立起了有關是非對錯公正與否的道德標準,並可確定如何建立一個有關財富、機會、收入、權力等的公正分配機制進而建立公正的社會基本結構、憲法、法律並最後建立社會、國家、政府。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是在不斷的進化當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從單兵作戰對抗自然威脅的原初境況到聯合起來組織社會再到組成公正的現代公民社會,人類完成了歷史性的飛越,並在不斷的實踐總結及思索中形成了燦爛的多元文化、豐富多彩的偉大思想及現代科技文明,而今天所取得的一切人類的偉大成就及人類進步大多與康得、洛克、亞當*斯密、羅爾斯、穆勒等偉大思想家、哲學家對人類...

面對柏林牆倒塌的事實,即使做夢都想使「列寧的故鄉」回歸自由世界的西方政治家們也未曾懷疑,蘇聯的政治制度至少能再運作50年。想不到那個震驚世界的「8.19」政變,一夜之間致使雄居一方,擁有世界最強大核武器的多民族「紅色帝國」,未經「敵人」一槍一炮,便與失去靈魂的「華約」集團一起,分崩離析,四散五裂了。於是「是誰擊垮了蘇聯」,己成為冷戰後的一個時代性的話題。

一提起革命,國內的所謂知識精英們、右派們、資本家們、曾經的用生命的代價奮不顧身參與到無產階級革命中的無數勞動者們無不驚恐的回想起社會主義革命與政治運動所帶來的災難性的、毀滅性的、慘無人道的殺戮與暴虐、苦難與不幸;無不回想起中國歷代王朝的更迭所導致的人間災難;仿佛革命就是暴力的、政治的、反人類的、反人道主義的;仿佛革命不過是一些政治野心家對傳統的顛覆、對社會正...

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改革,由於中共在政治上的權力自私,也由於民間力量的分散,短期內還看不到足以任何改朝換代的政治力量,官權內部看不到戈巴契夫或蔣經國式的開明力量,民間社會也無法聚積起足以抗衡官權的政治力量。所以,中國向現代自由社會的轉型過程,必然是漸進的曲折的,時間的漫長也可能超出最保守時間估計。

在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們只要回顧歷史,反思上一個世紀人類經歷的浩劫與苦難,而追究其深層的災難根源,人們就不禁要想起馬克思及其馬克思主義思想,這個幾乎主宰著人類一個世紀的思想巨人究竟是如何把人類帶入災難、引入歧途的:有些人驚呼它是一種邪惡魔咒,把人類引入災難性的自相殘殺的深淵;有些人感歎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建立在絕對理性與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必然規律之上的一個...

說起大名鼎鼎的比爾*蓋茨,也許全人類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他。他的富可敵國及創業史,更是一段顛覆統觀念的傳奇。然而,有誰知道,這個跨世紀的傳奇性人物,又是在一個怎樣的深層社會背景中產生?醞釀而滋生他的土壤就竟是什麼?他又如何能夠在殘酷而平等的競爭環境中從一文不名脫穎而出,成長為一個引領時代潮流、顛覆傳統價值、創造現代文明與經濟奇跡的人物?對常人來說,對於只能夠看到...

全民公決,在中國的政治理論體系中是一個最深的忌諱。因為,執政黨的政治文化理念在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無法實現馬克思所表述的「人人自由」之理想國後,堅定地固守著訓政主義。訓政主義的本質是精英政治,儘管可以改變精英集團之間的組合方式,但它仍是一個不相信民眾自決(即自由)的政治文化。

也許,今天的大多數國人,對什麼是金錢異化、權力異化的概念還沒有深刻的理解。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對人在金錢與權力面前喪失正義感、喪失道德心、喪失人性尊嚴而甘受奴役與踐踏,在強權與金錢面前說假話、說空話、幹壞事,並任由權力與金錢主宰自己的命運與沉浮這一點,大家卻是深有體會的。

二十五年的改革開放,築就了多少個國家榮耀、民族輝煌,我們不勝枚舉;成就了多少億萬富翁、地獄天堂,我們也難記其數。要客觀真實的再現二十五年的輝煌歷史,於國家媒體,我們看不到真實的寫照,除了一片頌揚之聲、除了熱銷中的《江澤民傳》,我們看不到再多的「真實」。面對體制性的、主流媒體的真實謊言,仿佛人間除了幸福、美滿與快樂之外,我們竟如那「偉大」的毛澤東時代一樣,為自...

任何一種中央集權制,都是和地方選舉制度背道而馳的。在官員的人事上它們呈現出兩種差異性原則,一是異地為官,如清代「不得官於其鄉五百里以內」的定制。一個是本土化原則。異地為官是中央集權制控制行政的一個主要技術手段。

在我的詞典裏面,地方是一個非常美麗的辭彙,僅次於自由和民主,有一個歌叫「在那遙遠的地方」,在我們傳統的文化價值和制度裏面,有一個很糟糕的東西,梁漱溟先生曾說過,在中國個人永遠不被發現。

信息時代的來臨,似乎帶給了中國人更多的言論空間與對外交流的機會,給與了人們更多的知識面前人人平等的學習機會及一條更加自由而平等的探討、對比、掌握真理的途徑。在網路上,沒有了主流思想的霸權,沒有了基於地位與經濟的不平等而對普通平民話語權的剝奪,也沒有了對不同思想與觀念的敵視與追究,它在全球範圍內創造了一個虛擬空間為所有人提供一個表達個人訴求、揭露社會黑暗、弘揚...

在上文《2013,我們戰勝了共產黨》裏我提到「為什麼我們能在2013年戰勝共產黨和怎樣在2013年戰勝共產黨」,為了不影響該文中重要觀點的傳播,沒有對這一問題進行詳細分析,而是單獨寫成一篇文章闡述。

一、蔣經國何以解禁?1987年7月14日,臺灣的威權主義統治者蔣經國總統突然發佈命令,宣告臺灣地區,包括臺灣本島和澎湖地區,自7月15日零時起解除戒嚴,該命令的核心為解除黨禁、報禁,即正式承認反對黨存在的合法性,正式承諾民間可以獨立創辦各類媒體,實現真正的新聞自由,從而結束了國民黨赴台38年來對台島一直實行戒嚴的曆史。這是臺灣政治史上劃時代的一步。從此,臺灣...

二戰時期,美國一家規模不大的縫紉機廠廠主傑克看到生意蕭條,戰時百業俱凋,於是他立即將目光轉向未來市場,將縫紉機廠轉產改行為生產殘廢人使用的小輪椅。就在一批批積壓不久的輪椅在國、內外暢銷時,小傑克又不得不按照父親的旨意,將生產小輪椅的機械流水線,迅速改造成為大規模生產健身器。豈料轉產生產出的健身器材,最初幾年銷售情況並不好。

多元化民主政治格局的出現,標誌著西方民主政之中的權力制衡機制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更加成熟的階段,即由過去單純依靠國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權之間的分立與制衡,發展為更多地依靠社會對國家機關進行更為嚴密廣泛的監督和制約。

人不是天使,否則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的任何控制了。如何使政府能管理好被統治者,同時又能管理好自身,這是從古自今的思想家們所探討的經久不衰的主題。當代西方民主的成就,表明人類在如何管理好自身,使複雜的社會生活在民主與權威、自由與秩序之間維持動態的平衡狀態,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前不久,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社會當前的主要矛盾是什麼?」的文章,並在讀者和網路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個問題問的恰是時候。作者的答案也非常值得深思。

排行榜
TOP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