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陆博彩网站
港澳視點
台灣代表弱勢群體的一些團體最近到香港參加抗議WTO部長級會議的活動。“全球化”在全球本來就是有很大爭議的問題﹐因為對全球化的效應有不同的看法﹐因此發表不同意見也很正常。每年會議期間﹐都有為了維護自己利益的弱勢群體組織這種抗議活動﹐有時也比較激烈﹐但是作為主辦單位﹐應該少用暴力而讓事件平和落幕﹐到底抗議者並沒有武器。
[導語:程翔間諜案不過是千千萬萬的「李少民案」和「佘祥林案」的翻版。「你不招供不要緊,我照樣把你的案子辦成鐵案!」這就是共產黨統治下新中國的全部秘密,也就是程翔間諜案的全部秘密。那麼,程翔先生自己承不承認是「間諜」有什麼要緊,當黨需要他是間諜的時候,他想不承認,辦得到嗎!?]
再過兩天﹐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要在立法會表決了。支持與反對雙方在僵持中。曾蔭權在講話中說﹐香港政改處在十字路口﹐已為許多人所駁斥。因為基本法規定政改目標是實現普選﹐民主派的目標也是普選﹐因此目標一致﹐只是時間快慢而已﹐所以民主派才需要政府拿出時間表。曾蔭權說成是“十字路口”﹐是不是想借此取消普選的承諾﹖
法國總統希拉剋18日發表聲明,對世界貿易組織香港會議達成的協議表示祝賀。同時,法國與歐洲媒體對香港協議做出好壞參半的評價。
2005年12月4日,就在台灣三合一選舉的第二天,香港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和民間人權團體發起大遊行,爭取行政長官及立法會普選、也反對香港政府政治改革相關法案。浩浩蕩蕩的香港人民為了爭取普世的民主價值,再一次走上街頭向香港政府抗爭,也向中國政府抗爭
一千多名反全球化的示威者昨天傍晚曾突破香港警方的封鎖線,接近世貿組織的會場,但最後遭警方以催淚瓦斯驅散。
在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邀請到新唐人電視《熱點互動》節目的特約評論員韋實先生,加入我們的節目。 最近我們都知道,就是國內傳來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消息,十二月六號廣州汕尾市政府,出動坦克和三千名公安、防暴警察,開槍鎮壓東洲村維權的村民,目前已知大概有三十多人喪生,有二十多人失蹤。
香港人爭取普選於本月初進入高潮,12.4大遊行再一次證明市民並不只是關心賺錢。在經濟復甦的情況下,仍有大批市民上街要求普及而平等的選舉,實在是對特區及中央政府的當頭棒喝。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在遊行中出現更令人感到驚奇,為不明朗的政局添上一觸即發之勢。
在十二月三日台灣三合一選舉後的第二天,香港出現爭取普選時間表的逾十萬人大遊行。在新特首曾蔭權上台獲高民望支持,而民主派民望插水式下跌後,特首估錯形勢,隨即推出牛步的政改方案,以為這樣就可以為北京阻止香港民主政治的發展立下一功。哪里想到香港市民大事並不糊塗,而且運用策略得當,超乎意料的舉辦了一次成功的遊行。
我走在聲勢浩大、萬眾一心的遊行隊伍當中,內心異常興奮和踏實,感覺到有一股人民的力量,正在周圍發酵和凝聚。一切的發生,源於有智慧的香港人,終於擠破奴性的包袱、拒絕接受掌權者的愚弄!
12月4日香港市民爭取普選大遊行﹐固然是香港市民民主理念的表達﹐也有幾個“反面教員”功不可沒。第一個是和合集團主席胡應湘﹐這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生竟說香港民眾上街請願是“暴民政治”﹔接著賭王何鴻燊開盤口說遊行隊伍不會超過五萬人﹔最後在遊行前夕﹐特首曾蔭權破天荒上電視﹐恐嚇如果反對政改方案﹐政改只能原地踏步。
近日香港政府推出妥協性政改方案引起港人的高度不滿,終於開始了以爭取民主為目的,爭取議會,特首普選為標誌的大遊行.
面對12月4日民主派反對政改方案的遊行﹐北京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正採用各種方法進行滅火。但是雙方採用不同的手法﹐頗有令人深思之處。
香港政府昨日舉行跨部門流感大流行應變演習,主要藉此檢討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緊急應變中心與各部門、政策局指揮及信息發布中心的溝通和協調,以作出改善。
正所謂:「人為萬物之靈」,我們生而為人,與生俱來就有獨立生存的權利、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有思想、有主見,為甚麼就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一人一票選出自己的特首呢?香港人的民主訴求,始於中英談判之初,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光景,不但毫無寸進,還大有倒退的危機,問題出在那裏呢?—「香港沒有足夠的政治人才?」「社會上沒有一致的共識?」「普選的條件還未成熟?」— 若果如此荒謬...
在末代港督彭定康麾下學藝五年的新任特首曾蔭權﹐被一些人稱之為“港英餘孽”﹐另一些人則認為他“師承彭定康”﹐僅就這一點﹐就使曾特首票房高居不墜。然而這只是看到表象的花拳繡腿﹔至於還有說“超過彭定康”者﹐結論就下得太早了﹐到底曾蔭權才上任幾個月﹐才僅僅拿出第一份施政報告﹐後來的政改報告﹐再下來的策發會名單﹐就每況愈下矣。
上世紀末,地球上出現兩位偉大政治家,一位是彭定康,一位是李登輝。他們的偉大固然是他們自己譜寫的歷史,但是最後都由中國共產黨「驗收」,驗收的標誌,就是給他們加上「千古罪人」的帽子。
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沒有能夠滿足市民對民主的訴求﹐因此醞釀在12月4日以遊行的方式表達他們的訴求。在一個自由多元的社會裡﹐民眾以遊行請願表達自己的要求﹐本來就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是如今的香港﹐雖然號稱“一國兩制”﹐但是根據共產黨的政治文化﹐遊行請願而不是乖乖聽話就叫做“對抗”。於是親共人士紛紛出來指責。
胡錦濤與曾蔭權打破舊思維﹐起用“港英餘孽”曾蔭權﹐果然非同凡響﹐收了“起死回生”之效。曾蔭權建議以邀請包括民主派在內的全體立法會議員訪問廣東﹐解開北京與香港民主派對峙的死結。胡錦濤在中國大陸鼓吹“和諧社會”無寸進﹐但是在香港至少已經加分。如果中共還搞“火線入黨”的話﹐曾蔭權有這個資格﹐因為表現比中國那些封疆大吏佳﹐也比香港那些土共好﹐要“保先”不如“增先”...
香港特區政府的政改報告書一出籠﹐由於玩了一點花樣﹐使一般市民以為“民主”的確邁進了一步。特區政府也以當天民調得到的高支持度而沾沾自喜。但是經過討論分析﹐才清楚其中充滿陷阱﹐可以說是“魔鬼在細節中”﹐這點頗類似當年為基本法23條立法的情況。
香港特首曾蔭權到北美為政改方案辯護,其理論使人有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慨。他的三個歪論,第一個是「複製論」,第二個是「砌積木論」,第三個是「百年民主論」。這次被外界所忽略的,是中國政府也在同一天發表破天荒的民主白皮書。也許時間是「巧合」,然而精神卻是「吻合」。因此曾蔭權為香港政改辯護的歪論,也等於是為中共的政改辯護。是北京傳授的,還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不論如何,特首...
十月一日,筆者拿著邀請函準時趕到港麗酒店七樓HENNESSY ROOM,準備旁聽由《大紀元時報》主辦的《中國的未來——【 九評共產黨】國際論壇》時,卻遇到一個很尷尬的情況,原來酒店以場地 “嚴重水浸” 不能使用而要求舉辦方改換場地,並要將國際論壇移到酒店以外舉行。一時間數十位來賓和記者不得其門而入以至充塞走廊,場面頗為混亂。
香港電台是政府出資辦的,應該成為政府的喉舌、還是應該反映普通聽眾老百姓的心聲?香港前全國政協常委徐四民說,電台老闆是政府、是“中共”,但是,香港政府廣播處長朱培慶說,港台老闆是“市民”。
香港公立東區那打素醫院今天證實,該院精神科病房再有一名男病人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正接受隔離治療,使連日來出現類似症狀的患者增加至七人。
香港特區政府在10月19日發表政改方案後﹐還做了一些“小動作”配合﹐例如當天做了一個民調聲稱方案獲得民眾支持﹐其實方案一出﹐市民還沒有來得及研究就被調查﹐回應不但有欠正確﹐而且問題帶有誘導性﹐當然對政府有利。此外﹐還立刻公佈民望不錯的黃仁龍出任律政司司長﹐也有助於把得分轉嫁到政改方案上。此外又吸納民主派人士進入決策機構的行政會議和諮詢機構的策略發展委員會﹐引...
港府上星期公佈政改方案,透過擴大選舉特首的選委會人數、增加立法會直選議席和擴大區議員的參與、增加民選成分,走循序漸進的民主之路。誰知,泛民主派議員齊聲反對,號召市民上街表態,又說會在立法會否決有關提案,弄得連出訪北美的特首曾蔭權,都時刻把政改掛在口邊,強調民主不能一步到位,要循序漸進。
不久前在報紙及電視上看到香港政府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女士頻頻出鏡,省港澳三地來回穿梭,和大陸官員密密磋商,並向外界宣布港珠澳大橋方案已定,目前正在密鑼緊鼓籌劃設計和施工。
共有約 705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