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澳客竞彩- 线上博彩全攻略
港澳視點
中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附件有關條文的最新“釋法”,真讓人大開眼界,好好見識了一下什麼叫霸道、什麼叫流氓、什麼叫強詞奪理。
中國人權真進步,香港各界對人大釋法有異議,部分“學聯”成員到特區政府住地尋求對話,竟被中共的喉舌說成了制造暴力。
新華社報導「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於4月上旬開會,將審議對基本法附件一及二有關2007年政制發展的解釋草案」。圖窮匕露,僂儸們的街頭漫罵和不著邊際的愛國爭論之後,看來,中央要不惜破壞香港的憲制和普通法的基礎,撕下自己民主的假面具,讓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名存實亡,等不及什麼廣泛諮詢、什麼尋求共識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祭起釋法這一殺手锏,偏要將明明白白的條文,按照政治需...
數日前,香港文匯報社論曾就台灣大選評論香港的普選訴求,文章中重點提到“台灣推行民主的時間較香港早,台灣相對完整的經濟結構承受衝擊的能力也比香港強得多。台灣作為發展民主政治的「試驗場」,已經並且正在付出沉重代價。但香港決不能重蹈覆轍,被人當作政治制度的「試驗場」”。該社論發表後,不少支持香港民主的政論家、讀者、聽眾一一對社論作出反駁,其實,大家若從另外一個角度...
反對香港民主選舉的輿論,連日來以台灣大選借題發揮,拿著台灣股票下跌,藍營支持者街頭集會,驗票爭拗來說事,帶著統獨情結和幸災樂禍的心理,全盤否定台灣的民主普選,并把台灣大選當水晶球,預卜香港普選會導致經濟崩潰和動亂的必然性。但事實真相又怎樣呢?大家不妨客觀和辯證地去分析一下,看看台灣大選發生了那些偶然性,從而可以認識普選是否具有導致社會經濟崩潰和動亂的必然性...
華爾街日報二十二日報導,心懷獨立的陳水扁總統獲選連任和香港風起雲湧的民主運動,這些發展讓北京處於守勢。報導指出,陳水扁贏得百分之五十點一的選票,超出四年前三組人馬競選時贏得的百分之三十九,顯示出愈來愈多的台灣人認為台灣和他們已脫離中國。
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香港民主化聽證會2004年3月5日艾倫‧伯克 (Ellen Bork)新世紀美國計劃副主任(Deputy Director, Project for the New American Century)我很榮幸今天有機會在這裡闡述有關香港的民主化努力以及美國的相關政策。作為以參議員赫爾姆斯(Helms)為主席的外交委員會的一名工作人員﹐支持香...
北京在經過七年相對克制之后,目前已公開介入香港政務,一個主要的目的是阻止民主的呼聲傳入大陸。中國把香港看成了一個不听話的孩子,試圖把它訓練得中規中矩。這使得即將在九月份進行立法選舉的香港民眾對中央政府更為反感。
日前持續不停的香港關於「愛國論」的爭論中,新華社《瞭望》雜誌副總編輯湯華也曾插入一腳,在《瞭望》雜誌發表署名文章「切實保證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抬出已逝中共領袖鄧小平的談話,給「愛國論」下定義加標準,給本已熾熱的「愛國論」爭論火上澆油,被香港媒體喻為「以死人壓活人」。
李柱銘先生等三人出席了美國國會聽證會,回到香港後在機場遭遇了“文功武衛”,反對者甚至打出了寫有“賣國賊”“秦儈”“吳三桂”字樣的大標語,這些不由的讓人再次想起了在中國大陸已經被否定的稱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只不過支持反對的人在機場“歡迎”三人回來的人較少,還不至於釀成文革時嚴重後果。香港至今還有的揮之不去的“文革情節”不得不讓人關注。
胡溫最近對香港政制發展事態作了發言。基本點是加強各界團結,排除幹擾,克服困難,開創更加美好的香港。對香港正在進行的“愛國”政治運動只表示:「十分掌握香港在這方面的討論情況,包括傳媒在各方面的報道、不同界別的人士對這些重要原則的看法。」「對於這些重要原則性的討論給了我們很積極和正面的評價。」(董建華語)
中央電視台在紀念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理論時發表評論說,香港因為遭受長期的殖民統治,缺乏對祖國的認同感,需要加強對祖國的認同感的培養。並再三強調愛國和愛港的一致性,香港必須在中國這一前提下進行自治。
最近香港發生了很多事情,形勢嚴駿。自從去年七一香港超過50萬人上街遊行反對23條捍衛人權獲得勝利--導致23條撤消立法兩高官辭職--後,民主派順應民意根據「基本法」提出了的進一步的民主訴求,要求在2007年普選特首、2008年普選立法會議員。看到中共傀儡董建華政府壓制不住民眾,中共只好親自出馬,強硬插手香港政局,接連搬出所謂「四大護法」,又說香港普選特首30...
根據香港《基本法》,香港回歸後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則,政治及社會制度與大陸完全不同。然而回歸僅幾年,「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已經在變,尤其是最近,在原本屬於香港內部事務的政改問題上,中共發起的「愛國者治港」的攻勢,更使香港的政治氣候進入了嚴寒。
「愛國者治港」其實也是與「打土豪﹑分田地」一類東西﹐它的目的不是讓人們在治港問題上舉行探討﹑或者是在愛國議題上等到昇華﹔這個口號的提出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香港人分裂﹑對立﹑互相爭吵﹑斗氣﹑甚至騷亂﹕好一個文革中的挑動群眾斗群眾的陽謀伎倆﹗
「愛國」向來是親共人士霸佔的專有名詞,近日香港出現連串的愛國定義,除了提醒治港的港人需愛國外,民主派人士一個又一個的被點名批評,例如司徒華、李柱鉻、張文光及一大堆民主派人士,另一邊廂的「特首接班人」梁振英也不甘寂寞,在報章上登廣告批評劉慧卿曾經發表支持台獨的言論。
香港的愛國機器和愛國人士全面出擊﹐“愛國”遂成為香港近來的主旋律﹐人人高唱“愛國”﹐魚目混珠﹐真假不分﹐有違中國當局的本意﹐以致有一位愛國人士在一份愛國報章發表一篇愛國文章﹐大聲嫉呼﹕“警惕有人喬裝愛國者﹗”
香港負責政改的三人小組從北京回來﹐向立法會匯報此行“成果”。在北京接待他們的最高官員是港澳辦副主任徐澤。根据匯報情況來看﹐這個專責小組根本沒有發言的机會﹐只能听取指示。這也難怪﹐中方大小官員一再表示他們對香港情況非常了解﹐還需要特區官員說什么﹖但是對中方官員的指示﹐則必須原原本本傳達到香港﹐不得有誤。小組負責人﹑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出任這個職務時曾經表示﹐他們會...
1949年中共的敵人只有有產者(地、資)和國民黨軍政人員。土改、資改、鎮反等運動沒有樹立多少新敵人。反右及以後諸多以知分子為目標的思想改造運動製造了一大片原本是党友的知識份子成為"不能出聲"的新黨敵。這些黨敵雖不能出聲反抗或離開黨,但"離黨心"已成為知識份子的共性。三面經旗等以農為民物件的運動、下崗等以工人為物件的國策製造了全國一大片"不能成形(體)"的離心...
人民為什麼供養政府?因為政府的職能是管理公共事務,維護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權利,為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提供有效宏觀服務。政府工作的好壞與每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因此,每個人都擁有對政府說話的權利。這個權利表現的最高形式就是投票選舉政府領導人。讓每個公民都能表達自己意願的途徑就是普選。普選是體現民意的最佳方式,是普世推崇的主權在民自然法則的基本體現。
北京高層會見香港政制發展小組時,重申管理香港事務的人應是「愛祖國、愛香港」的香港人。那麼如何界定「愛國、愛港」的標準呢?「愛國」與「愛港」會否有衝突呢?又由誰來評定愛國者和愛港者呢?
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Mike Rowse)最近在新加坡演講,大膽預測:20年內,香港銀行將主宰中國銀行體系。這位早已入籍香港的英國人,在香港政府歷任要職。他發表此番言論的依據是:其一,香港金融體系領先中國大陸金融體系兩代時間,尤其在法制與資訊方面,擁有絕對優勢;其二,中國四大國有銀行正邁向私營化,如果掛牌上市,香港銀行可能收購其千百個分行,成為四大銀行...
香港回歸中國已經一年了。在美國的來自台海兩岸三地——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的朋友們問我,香港是不是”一切不變”,”一切如常”?今日的香港是否比昨日的香港更好?中共所承諾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否言出必行,真正實現了?
中聯辦辦公廳秘書長蔡小洪等多人涉嫌充當外國間諜被扣查,香港諜影幢幢,引來媒體的追逐。香港的确是“國際間諜中心”,但是有多少真實,又有多少是冤案?香港不如籌建間諜博物館來吸引游客。
蕭蔚雲抽象地說,一國兩制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且以一國為大前提,不能只講一國,也不能只提兩制。但具體落實卻完全是另一回事。蕭蔚雲拍枱教訓香港人:
上星期﹐董建華在香港作他就任特首以來第七個施政報告。由於過去一年香港發生許多大事件﹐例如SARS襲擊香港﹐七一超過五十萬人大遊行﹐區議會選舉保皇黨大敗﹐元旦再次十萬人大遊行……總之﹐因為董建華的獨裁與無能﹐香港人要求他下台﹔如果不下台﹐也得拿出一個政治改革的時間表﹐還政於民。因此香港市民對他在其他方面的承諾不感興趣﹐也沒有期望﹐只希望早一些可以自己選出領導人...
我曾經預言,香港的民主運動最終必然會導致中央與港人直接衝突。董建華的第七次施政報告宣告了衝突正式開場。但是,這樣快就進入港人和中央對抗階段還是出人意料之外。
還沒有見人討論過“香港7月革命”。
新華社12月4日發表北京四位香港《基本法》專家的看法:香港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選舉辦法並非完全屬於特區內部事務。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許崇德昨天接受香港電台的電話訪問時說,香港的政治體制發展應該由中央政府決定。「這個(政制改革)要求是不是能夠被接受,是不是能夠進入程序,一是《基本法》規定,另外看需要,那麼該由誰來判斷這個需要呢?我的意見是認為應該由中央來判斷。」記者...
共有約 705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