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情
主持人:陳先生,胡錦濤在這次十七大關於台灣的報告中的這種論述,有的人認為是越來越軟,那也有人說也不是這樣的,那您怎麼看呢?
中共央視曾邀請了中美兩國高中畢業生參加二頻道的《對話》節目。中國學生都是北大、清華等頂尖學府錄取的優秀畢業生,美國學生都是本年度美國總統獎的獲得者。在價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給出五個選項:「智慧、權力、真理、金錢、美」。美國學生幾乎是一致地選擇了「真理」和「智慧」,中國學生則相反,只有一人選擇「美」,其他人的選擇或 「權力」或「金錢」,而竟無一人選擇「真理」...
主持人︰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您收看《熱點互動》,我是主持人林曉旭。中共的十七大進入了第四天,中央委員會人選的預備名單己經出來了,但是整個人事的安排,仍然在懸念之中,仍然是各個媒體關注的焦點。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熱點互動》我是主持人林曉旭。今天是十七大的第三天,今天的話題是中共的反腐敗以及政改問題,同時我們也會涉及中共外交問題。
伍凡:我看它是個空話,為什麼?剛才陳破空先生講的是很重要的一點,他要建立他歷史的地位。從一個更實用的角度講,他已經看到,現在在鄧小平的「發展是硬道理」這個路線走下去,走到目前,中國經濟表面上搞得火紅熱烈,可是搞得是亂七八糟。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熱點互動》,我是主持人林曉旭。中共「十七大」10月15日在北京召開,那麼在中共召開十七大期間這五天,《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將連續每天為您做一小時的新聞評論節目,與您一起來關注一下十七大的一些重要看點。
上海市近日出臺了一個規定,市級機關將為公務員(什麼公務員,其實也就是人們平時所說的官員)提供一批學習“功能表”,那當然不是要官員都去進廚房表演廚藝,而是要求官員每年要完成六至12本書的閱讀,且具體規定每個官員每週要抽出七至10.5小時的時間來讀書。同時還規定官員每人每年用於學習性的支出不得少於300元。
從目前僵持不下的情況看,胡在高層當初「秘密約定」制約下,要改變江曾在常委會與書記處佔優勢局面,非動用中央委員會和政治局差額選舉的「黨內民主」來達到目的不可。這就破天荒地使「民主」與中共權鬥有了決定性關聯。
中共在其十七大之前,先開十六屆七中全會,將幾位中央候補委員遞補為中央委員。儘管這些人晉身為十六屆中央委員沒幾天任期就滿了,但據說這表明中共高層很嚴格地照章辦事。
中共十七大今天在北京召開。這本來只是共產黨五年一次的例行大會,但多年來卻成了五年一次系統侵犯人權的口實。然而,無論這個大會對權力精英來說多麼重要也無法為最近一系列嚴重侵權行為辯護。這些行為讓國內國際社會有機會再次見證並明確地表明:中國官方既無誠意、也欠缺有效的方法在所謂重大敏感事件(如17大,兩會,奧運,六四週年)期間維持非暴力和法制的原則,尊重公民的憲權人...
吳國光,山東人。北京大學文學學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中國研究和亞太關係講座教授。曾任『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編輯,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成員,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研究員。 曾親自參與一九八六至一九八七年中共政治改革政策的研究與制定,是中共「十三大」報告政治改革部份的起草人之一。
主持人: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新唐人》—《熱點互動》欄目,我們今天要和大家探討的是一個有關中國政治局勢的話題。10月9日也就是在關乎中國政局走向的中共「十七大」即將召開的前夕,由中共的中央政治局主持的十六屆「七中全會」在北京先行召開了。
伍凡:各位聽眾好,這裡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現在是《伍凡評論》時間。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在緊張恐慌的氣氛下舉行了中共十七大--評論胡錦濤的政治報告」,為什麼說是在恐慌、緊張氣氛下舉行中共十七大呢?讓我們來看看一個事實。
今年5月30日,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發佈了「八項禁令」,其中的一條是:勒令所有的貪官必須在30天之內投案自首,凡做到者可從寬處理,做不到者一律從嚴懲處。
方慧:每到「十一」放長假,一放7天稱為「黃金周」。到處是人山人海,但今年的天安門廣場上除了能看到人還能看到狗。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北京當局動用大批警力在天安門戒備,有過百輛的警車包圍廣場周圍,每個路口都有警察及警犬駐守,遇到有懷疑的人士就要搜查,廣場一帶每隔2、3米就有1名警察站崗,據說今年的保安是歷年來最嚴厲的,橫河您認為這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橫河:我想今年...
(大紀元記者安心採訪報導)1949年10月1日,中共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並把這一天定為國慶日。從此,每年的這一天,中國的老百姓都有假期,為的是慶祝這個『國慶日』。然而,筆者發現不同人士,對這一天的定義也不同,尤其是近幾年,把這一天叫做『國殤日』的呼聲越來越高。為此,筆者走訪了一些知名華人看看他們是如何詮釋這個日子的真實意義的。
在歷史上每當新皇帝登基,或者改朝換代,或者出現了一些別有用心的纂位者,總會有一些阿諛奉承的傢夥搞出一些天降祥瑞的無稽之談,或者說什麼“國泰民安”什麼什麼的。後人每每讀此,常常噁心不已。如今情況也大同小異。想起在所謂的十六大時,江澤民“退位”時,也是有一些傢夥炮製出來什麼“十四年盛世”,“人均家庭財產20餘萬”等等這些讓人倒胃口的東西。
中共十七大前夕,人大常委突然掀起一場撲向國務院的政治風暴。這是中共執政五十八年來的頭一遭,意義非比尋常。
目前的中國,與世界上主要的一些國家比較起來,簡直太古怪了。我們中國,偌大一個國家,不應當在世界上像一個“怪胎”。我們中國人,絕不要以為目前的中國是正常的,當代中國是不正常的,很不正常。儘管得意洋洋的官家很能自吹,好像不管什麼事情,中國“總是有理”,儘管一股盲目“愛國狂熱”,蒙蔽了許多青年看清真理的眼睛
橫河,今年上半年全球股市很熱鬧,大陸股市也沒閒著,從去年底的2千多點,一路衝過3千點、4千點,到5月底形成了「全民皆股」的現象,有人將養老金都投入股市。在美國因為次級房貸的因素,形成股市上下的波動。其實今天我們也不是真正想談股市的「颶風」,我們想談與此有關的另一個「颶風」,那就是中國財政部長金人慶下台。
所謂後主,一般指割據王朝的末代皇帝,由於沒有取得天下正統的帝位,又被代表天下正統的那個王朝滅國,因此,被亡國的末代君主在歷史上就有後主之稱,因為正史上不能給他記帝號。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後主有蜀漢後主劉禪,陳後主陳叔寶,南唐後主李煜等等。
社會成員被分割成領導階級、被領導階級、被專政階級。農村人口被分成地主、富農、上中農、中農、下中農、貧農。工人被分成全民、集體、合同工、臨時工。知識份子有依靠物件、團結物件、孤立打擊物件。這些不同的身份構成了經濟剝奪,政治壓迫的梯形社會結構。身份低下的人群過著人間地獄般的生活。例如農村的“四類分子”出工一天只給普通社員一半的工分,他們每年必須完成數十個義務工...
毛澤東本來是無辜的,只因為他骨子裏都想當皇帝,所以當“革命”成功之後,他便給“新中國”建立了一人一黨獨裁中國的“舊世界”體制,這便把毛澤東本人徹底葬送了。尤其是文革十年浩劫,更將他推上了魔王的寶座。
自8月22日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以犯罪嫌疑人為由,拒發鄭恩寵護照和港澳旅行通行證以來,閘北區國保魏楓、凌軍等(處級警官)不斷找鄭恩寵面談或電話約談。表明了不是我們公安系統要整你,是上面政府的意思,只要姿態高一些(閉嘴二個月,認錯不與他人接觸,不為他人提供法律服務……),考慮批准出境。
印度一個省為了整頓警察風紀,一口氣開除六千多名貪污收賄的警官跟警員。
伍凡:各位聽眾好,這裡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今天「伍凡評論」要談兩個題目:第一個題目是「中共十七大前有大動作」。第二個題目是「退出黨衛軍,入編國防軍」。我們現在講中共十七大前有大動作。
雖然北戴河碰頭會已經結束,但是中共十七大的高層人事佈局還是混亂 一團,各種不同的消息來源報導不同的內容。然而不論是甚麼樣的版本,都 反映出胡錦濤與上海幫爭奪權力的斯殺。當然,依照中共的組織結構,只要 坐上總書記的寶座,除非有重大失誤,是不容易被"請"下來的;而胡錦濤 在年齡上的優勢,也是"西瓜偎大邊"的重要因素,不要說投靠八十一歲的 江澤民時日無多,就是接替...
各位媒體朋友:20世紀70年代末葉,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是以農村包產到戶開始的。這一政策典型地體現了鄧小平的改革思路的局限:機會主義地迴避意識形態問題的不徹底性。就在執政者慶祝這一思路的巨大成就小康社會的同時,這一思路的局限所導致的嚴重的問題正在浮現:失業、腐敗、財富差距拉大、社會秩序混亂、全社會暴力氾濫、道德淪喪、人權記錄惡劣、環境惡化等問題。
如果某位平民百姓家裏要舉辦喪事,準備在報紙上登一則某某某逝世的訃告,縱使他跑遍中國大陸所有的報社,也任憑他願意按大陸慣例掏多少鈔票出來打通關節,絕對沒有一家報社敢於接手這筆肯定不會“危及國家安全”的廣告業務。工作人員將冷冰冰地回答說:“死者的級別不夠”。這個在全世界的華文報紙上司空見慣的訃告,在充斥著偽造新聞、虛假廣告的大陸報紙上,卻很難找到這類向眾親友報喪...
有人說,中國現在已經很自由了,人們幾乎是想幹啥就幹啥。我認為,這種對自由的理解,在當今占主流的社會階層中,非常普遍。看看一位元網上的朋友根據回國的見聞,說的下面這段話,就可以證明:
共有約 256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2024年12月27日下午,美國神韻環球藝術團在日本名古屋愛知縣藝術劇場(Aichi Prefectural Art Theater)舉行了第六場演出。當天演出票全部售罄,神韻以連續4天大爆滿的盛況圓滿結束了在當地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