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预测最准

海外華人

大紀元記者葉書行康州報導)為紀念首位亞裔學生畢業150週年,耶魯亞裔美國人文化中心(Asian American Culture Center)舉辦系列慶祝活動。9月27日,耶魯法學院韓裔院長高洪柱(Harold Hongju Koh)作了題為「白人世界的黃種人」的演講。
去年十二月華裔博士生悉尼被殺事件在悉尼華裔社區引起強烈反響,並造成部分市民對家居人身安全的擔憂。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警方和好市圍市警方聯手成立了專案組警方全力追查取得重大突破。24日一名十七歲少年涉嫌被控謀殺罪解上兒童法庭。
在一個歡迎中國自由主義法學家袁紅冰教授抵達悉尼的座談會上,我第一次見到了悉尼文壇上的知名作家陶洛誦女士,人們喜愛稱她“陶大姐”。席間陶大姐有一個簡短的發言,看是漫不經心、平平淡淡,卻頗為精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陶大姐自謙是一位沒有水平的家庭婦女,她說她也曾執筆寫過一些文章,揭露中共暴政下的罪惡,以圖伸張正義,但後來聽說到的罪惡愈來愈多,對善良者的迫害越演越...
“真是的,虧你想得出這個題目。”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多倫多相繼發生兩次大陸來加新移民跳樓事件。6月28日,大陸移民耿朝輝疑因不堪生活壓力及失業困擾,跳樓輕生;7月16日一張姓大陸新移民的妻子從七樓跳下,送醫院3日後不治。
什么是社會?什么是制度?老實說,敢想一想這些問題的人都不多,別說回答了。兩百多年前,有個人叫亞當.斯密,他在一本意外出名的小書《國富論》的開篇就寫道,“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一百多年前,又有個人叫涂爾干,為了回答“社會何以可能”這個問題而寫了本《社會分工論》。他說,有机社會就是靠著分工合...
自從7月22日,皮爾區警方通過新聞發佈會宣佈上海小留學生陳敏涉嫌擄拐謀殺張東嶽以來,各大主流媒體和華人媒體都在連篇累牘地報導這件事。各種各樣的傳聞和推測充滿坊間,甚至從兇殺案,變成了華人內部矛盾,部份留學生和移民更是在網上互相指責,謾罵。
小凱病逝后兩個小時,貫中兄告訴了我這個令人悲痛的消息。雖然早知道他已到了最后彌留的階段,但卻還是讓人難以接受這個事實。隨即与小娟通了電話,她悲痛而又平靜地說:我守了他一夜,直到早晨六點他還很清醒,一個小時后就走了。小凱臨走前說:“將和朋友們在天國相會”。
我是留日回國創業的中國公民,因我創辦的上海天倫諮詢有限公司製作銷售一本有益於社會、有助於中日經濟交流、有利於中國對外開放的電子書被錯判為非法經營罪之故,蒙受三年冤獄。為獲得中國公民的出版自由權利與經營自主權利而失去人身自由,這是我個人的不幸,也是中國的悲哀、上海的恥辱。
七月七號早上,我接到一通電話:我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在經濟學界備受敬重的楊小凱教授,已經離開人世了。十年前,當我第一次見到楊小凱教授的時候,他已經是個傳奇人物。在文化大革命時,他還只是個高中生,因為寫了一篇「中國向何處去」的文章,被毛澤東、康生親自點名批判,判刑十年。十年刑滿後,他根據在牢中自修的經濟學與數學 — 當時中國最好的經濟學與數學老師可能也只有到牢...
七月三日,紐約親共僑領梁冠軍,花俊雄,黃克鏘和皮特黃(Peter Wong)等四人接到紐約州高等法庭的傳票,該四人均涉嫌2003年6月23日策劃和圍毆和平請願的法輪功學員案件。其中向梁冠軍送交傳票的人員遭到梁冠軍的推搡和誣告。
無照駕駛的中國留學生在加油站撞飛5歲女童、撞傷女童父親,不久前剛被遣送回國,另一名中國留學生又開車撞死一位63歲的老人,上週一名摩托車騎士被中國留學生的猛車奪命。給人的印象是,留學生的車技比當地的八十老翁的車技還差。
(大紀元記者魏德、何清心綜合編譯報道) 在美國歷史上,有些涉及華裔的案件在一開始就震撼人心、影響巨大,而有些最初卻是鮮為人知,但它的過程和結局同樣震撼人心,產生巨大影響。達拉斯晨報(Dallas Morning News)5月19日給出8個這樣的案例,其中一個就是近來在華人社區以及部分美國人中造成巨大反響的賀梅(Anna Mae He)案.賀梅案之所以引起各...
15年來,我並沒有忘記「6.4」。很久以前就答應過封從德先生寫一下海外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對這次事件的反應,卻一直沒有將我所經歷的一切寫下來。這幾天,人們談論丁子霖老師,讓我想起一件往事。
王忠孝先生認為中國的領導人對人權的理念實際上是只有生存權﹐而沒有其他的任何自由。中國的勞教制度最開始是為了打擊大陸的知識分子而產生的。在這個制度下﹐當局不需列舉罪證﹐就可以直接判當事人1~3年的所謂「勞動教養」﹐而關押﹑迫害。 在中國大陸﹐實際上百姓根本沒有言論自由。 要想能夠真正達到民間維權的目的﹐只有不斷喚醒民眾自己去思考問題﹐這才是維權的第一步。
共有約 62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二(2月25日)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啟動一項調查,以評估銅及其衍生品的進口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