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新聞

台灣駐港代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嚴重光昨日出席活動時表示,去年1-8月份,香港對外總貿易額按年比下跌5.5%,與台灣的貿易額則按年比微跌4.9%。他冀未來台港經貿不受政治因素影響,能持續穩定發展。
沙田翠湖花園2.6億元天價維修工程圍標案,一名工程公司前東主昨日被判監35個月,是首宗有涉及圍標的人被定罪。法官認為目前政府監管樓宇維修不足,建議成立法定機構負責監管。
繼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擬調低本港主權評級後,最新出爐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也顯示香港的競爭力較去年再跌兩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回應稱,政府關注此類報告,會多方面增加市場和經濟動力。有學者認為,如果香港過度依賴大陸,勢必令港經濟趨於單元化,需重新檢討港定位,創造新機遇。
昨日是9.28「雨傘運動」兩周年,象徵爭取民主的黃色雨傘在金鐘添美道再聚,2千位市民以默站回顧兩年前警方施放催淚彈一刻。月初的立法會選舉,逾200萬選民讓傘後新世代高票進入議會,國際矚目,從傘運領袖晉身立法會的歷來最年輕候任議員羅冠聰表示,港人已走出陰霾,重拾希望和勇氣。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勉勵毋忘初衷,相信「689(特首梁振英)下台將會實現」。
昨日有團體在金鐘「連儂牆」舉辦紀念雨傘運動兩周年的活動。入夜後越來越多市民進場,當中不少年青人結伴而來。多名市民都表示,難忘兩年前警察對市民施放催淚彈的情況。
近期中聯辦等官員為中聯辦干預香港選舉護航的言論,引起各界不滿。昨日有政黨到政府總部抗議,要求特區政府抵擋北京粗暴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的做法,捍衛一國兩制。
21名非建制派候任立法會議員昨日首次會面約兩小時,同意成立合作平台,暫時由民主黨涂謹申任召集人,他並會參選立法會大會主席,公民黨郭榮鏗和會計界梁繼昌,分別有意競逐內會和財委會正副主席。
隨著「波音747之父」95歲的飛機工程師喬薩特(JoeSutter)於8月30日在美國辭世。國泰航空為港人熟悉的波音747型客機,在見證了香港37載歷史變遷後亦將與港人告別,而今年7月波音公司也表示可能會停產波音747客機。因此,除國泰的747客機外,其餘747系列飛機亦可能退出歷史舞台。
政府新計劃將鴨脷洲利南道佔約1.7公頃的香港駕駛學院土地,當中1.18公頃改劃為住宅用途興建豪宅,發展約1,400個單位。城市規劃委員會昨日召開會議就該項目聽取公眾申述,有議員及南區居民出席會議並在會場外請願,質疑區內欠缺休憩用地,及關注加建住宅增加交通負荷,呼籲城規會委員基於一致民意否決政府申請。
橫洲風波幾乎日日有新料,特首梁振英昨天出席行政會議時稱,要待解決棕地問題才能發展橫洲第二、三期餘下的1.3萬個單位,有議員批評梁找借口,實質是官商勾結。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昨日亦在報章專欄中,暗批梁振英轉移視線,呼籲下屆立法會議員應迫使梁振英政府收購橫洲棕地。
香港「占中」運動主導者之一的周永康日前赴英留學。他接受英媒BBC訪問時說,留英期間將廣結人脈,積極與英國的政黨、政團聯繫,向對方講解香港民主運動情況。
「跑馬仔」一詞,近日成為香港和外國傳媒的政治熱詞。「頭號梁粉」、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昨日公開捧梁,似乎是梁振英參選的信號。無獨有偶,外媒《金融時報》同樣以「跑馬仔」(Political Jockeying)一詞形容習近平當局正加緊佈局「十九大」人事。
梁振英當局的土地政策和城市規劃近日備受批評。政府建議更改鴨脷洲利南道香港駕駛學院現址部份地段(1.18公頃)為住宅用途,預備發展大約1,500個住宅單位,同樣遭受質疑。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候任立法會議員姚松炎等人聯同一批海怡半島居民代表昨日召開新聞發佈會,批評梁振英採用欺騙市民的手法「盲搶地」。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將於本月30日告別其25年議會生涯,昨日她邀請一些傳媒朋友聚會道別。劉慧卿擔任議員前曾做過15年記者,多位傳媒界前輩昨日現身大爆劉的往事,指她當年做無線採訪主任時言論大膽,令現場人士大為驚訝。
有團體昨日到中聯辦抗議,聲援3位廣東勞權人士,他們要求當局立即無條件釋放3人,及其他在囚勞權人士。
法律界郭榮鏗、會計界梁繼昌、資訊科技界莫乃光、教育界葉建源、社福界邵家臻及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姚松炎,6名非建制派功能組別議員昨日宣佈組成「專業議政」,在未來將開展多項工作,包括引用特權法調查橫洲及梁振英涉UGL事件。
本週三是9.28雨傘運動兩周年,「六一七民間約章」將在當日於政總外的「金鐘連儂牆」發起「928人民已覺醒」活動,並會於當日下午5時58分政府施放催淚彈一刻默站3分鐘。發起人韓連山強調港人已覺醒,毋忘爭取真普選的初衷。
中、上環出名忙碌兼空氣質素差,不過,有團體獲准「佔領中環」一日,昨日在德輔道中舉行「非常()德」活動,將200米行人路鋪上綠色人工草地,變身為臨時行人專用區,吸引不少市民參與,一家大小同樂。現場一片嘉年華般開心、熱鬧氣氛。
第二屆香港單車節昨日舉行,全日9個項目吸引超過4,600名參賽者,今屆首設的50公里賽事首次橫跨「三隧三橋」。
梁振英上週召開新聞發佈會,有關橫洲發展爭議並未平息。昨日候任立法會議員質疑風波涉摸底價錢談不攏,又引用回歸前後的司法覆核案例,政府可強制收地但卻不做。另外,受影響的永寧村等三村村民汽車遊行抗議,不滿梁振英講大話,不排除抗議行動升級。
香港人熱衷尋根,追溯歷史,早在唐宋時期,一些氏族便在香港新界扎根,造就「最本土」的香港人。除新界鄧氏、文氏、廖氏、彭氏及侯氏五大家族外,屬晉代文學家陶淵明後人的陶氏家族,700年前,於元末從廣西玉林遷居元朗新田牛潭尾,後定居屯門,建立泥圍、屯子圍和青磚圍等。在現今中西融合的香港,圍村人仍保留各自獨特的中華傳統習俗,生生不息。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趁人權新聞獎20年之際,昨日出版《堅守公義-人權新聞獎20年》一書,透過過往的得獎作品回顧20年來香港人權倒退的情況,當中新聞自由倒退的情況令人擔憂。
被指是政府第四次「摸底」對像的元朗區議員兼候任立法會議員鄺俊宇重申,從來都沒有聽過橫洲發展計劃涉及1.7萬個單位。張炳良晚上回覆鄺俊宇查詢,承認只提及政府打算建4千公屋的計劃。朱凱廸則重申不放棄引用特權法調查。
港鐵南港島線原計劃今年底通車,但運房局一份提交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的文件披露,假如工程未能加快,南港島線將不能在年底通車。
港大校務委員會今年一月的會議期間,數百名學生包圍會議大樓抗議,時任學生會會長馮敬恩被控刑事恐嚇等3項罪名,時任外務副會長李峰琦則被控阻礙公職人員執行職務,兩人否認控罪。控方昨日申請兩案合併審理,獲裁判官批准,並押後至下月再作審前覆核。
候任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功能界別議員姚松炎聯同多位非建制派議員召開新聞發佈會回應梁振英為橫洲事件的「解畫」。
《蘋果日報》昨日引述政府內部文件指,元朗橫洲項目由原本興建17,000個單位縮減至4,000個單位與時任元朗區議會主席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有關。梁志祥昨日承認,在與政府第二次會面時,建議分階段發展橫洲,並先在第一階段興建4,000個單位,而後再建13,000個單位。但有關說法與他之前的說法不符。
政府近年來有意大力發展東涌和大嶼山,擬將東涌河河谷東面劃為全港首個河畔公園。唯多個環保團體質疑東涌河西面及河口的13公頃範圍,未有被納入河畔公園範圍,擔憂有關土地日後遭到不可逆轉的破壞,破壞東涌河現有的生態環境,聯署促請政府回購附近土地。
港鐵觀塘綫將於10月23日起,延伸至何文田站及黃埔站。港鐵將於10月15日及22日分別於何文田站及黃埔站舉行開放日,讓區內居民及公眾率先參觀車站環境及熟習站內新設施。雖然黃埔站仍未開通,但區內已出現加租潮,有商戶透露今年租金增加28萬港元,有區議員擔心區內小店會陸續結業。
元朗橫洲公屋發展計劃涉「官商鄉黑」勾結,連日傳媒揭露多份密件直指梁振英是背後始作俑者,事態持續升級。梁振英昨日連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等高官開記招,梁首次承認1.7萬公屋量減至4千「是我的決定」;非建制派議員批評當局選擇性向鄉事勢力「摸底」代替諮詢,強調事件多個疑點未釋,要求以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法調查事件。
共有約 1861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三(4月30日),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表示,尚未啟動和北京的貿易談判,但在幾週內,美國可能與一些國家達成初步貿易協議。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也表示,美國和日本、韓國和印度已有潛在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