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足球心水推荐

考古發現

據報導,多年前上海復旦大學一名大學生進行的研究指出,上海人屬於中國古代越族的後裔,且與台灣高山族人同根同源。
埃及考古學家阿蘭•艾爾福德數年來的研究後,證實了古埃及塞蒂一世神廟上雕有“直升機”或飛機圖形事實,如果那時就有“直升機”事實,不僅進化論被完全否定,更重要的是人類文明史將被重新改寫。
位於廣州清新107國道旁的巨大地下溶洞金龍洞近日赫然發現罕見萬年石花,而且還繼續緩慢生長。洞穴石花面積約有40平方米,形態各異,似薊花或如蒲公英,晶瑩剔透、頗為奇妙。
中國吉林大學考古人員日前在內蒙古赤峰市一處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一座距今約四千年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陶窯,這在中國尚屬首次發現。
世界考古學界為在以色列的又一項重大考古發現而歡欣鼓舞。基督教領袖們也對這次發現興奮不已,他們相信這次發現是基督教信仰的確證。 (w2005-11-09-voa75.cfm)
馬丘比丘古城遺址,是座隱藏著消失了的印加帝國的神秘世界。印加人留下了不朽的建築和謎一般的繩結,日前,科學家對上百個系有不同的繩結的繩束進行分析,發現了古印加人書寫的秘密。
1994年,在湖北省荊門市紀山古墓群的一個古墓中發現一具保存完整“戰國古屍”。這具沉睡兩千年的中國第一古屍,考古者還沒來得及發掘,就慘遭一夥盜墓賊破壞,古墓被盜墓賊洗劫一空。這一起當年舉世震驚的“中國第一古屍案” 事過11年之後才得以解密
一艘中國五代時期(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沉船在爪哇海底被發現,來自多個國家的潛水員經過18個月的努力,使船上所載的25萬件工藝品在沈睡千餘年後得以重見天日,預計打撈出土的古文物在歐洲拍賣行可以拍得數百萬美金。@(所有圖片來源:AFP/Getty Images)
中國與美國考古專家研究表示,大約五千年前,人類就開始大量採集木材。
北京大學考古隊與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近日在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東胡林遺址發現首個曲肢葬。這個燒火遺址的發現,將東胡林人的活動時間往前提了幾百年到一千年。
遼河流域牛河梁遺址出土的玉雕龍因為形似豬、熊等動物,所以又被稱為玉豬龍或玉熊龍,而歷史文獻中有黃帝「號為有熊氏」、「黃帝以玉為兵」等記載。多年來,有關黃帝的傳說只見於古籍記載,均無考古實證。近年,紅山文化考古玉雕熊龍的發現,為黃帝的有關傳說提供了重要實證。
新華社報導,中國吉林省長春市近日發現生活在距今億萬年、白堊紀早期的超小恐龍化石,身高只有十公分,據信是一隻剛出生的鸚鵡嘴龍。
發現於1959年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素有「華夏第一都」之稱,時代約距今3850年—3550年,相當於我國歷史上的夏、商王朝時期。該遺址新發現一件大型綠松石龍形器,其用工之巨、製作之精、體量之大,在中國早期龍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見,具有極高的價值。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主席佩賽特在西安披露,秦始皇陵地下發現大量錢幣,經研判應當是秦代的國庫。
中國大陸考古學家認為,安徽省含山縣的凌家灘古遺址,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城市。
胡夫金字塔高145米,是位於埃及首都西部邊境吉薩高地上最大的金字塔。埃及權威考古學家近日宣佈,埃及將一個機器人送進大金字塔內的狹窄井筒中,探查秘密的墓室內是否放置了真正屬於法老胡夫(基奧普斯)的墓葬,以解開這座4500年前法老陵墓的眾多謎團之一。
一部失蹤近一個世紀的漢文佛經實物殘片,最近在遼寧省旅順市被發現。經中日兩國專家確認,這部西晉時期「諸佛要集經」殘片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漢文佛經。
一部失蹤近一個世紀的漢文佛經實物殘片「諸佛要集經」,近日在遼寧省旅順被發現,中日兩國文史專家證實,這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漢文佛經。
麵條到底是哪一個民族發明的,考古學家為這個爭論了很久的問題,提出有佐證的標準答案,麵條緣起於中華文化。
不久前澳洲曾發現了一處石器時代的岩畫,上面畫的是一些奇怪的半人半獸的生物。考古學家認爲這些岩畫是古代“畫家”的寫生畫。
甘肅最近公布發掘研究恐龍的重大成果,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勘院李大慶博士等人,在蘭州盆地上首次發現目前世界上最大牙齒的植食性恐龍,並命名為「蘭州龍」。
四川成都日報報導,昨天上午,在成都龍泉驛區十陵鎮青龍村五組的十洪大道施工工地上,驚現一具保存完好的女乾屍。據該區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指出,這具女屍至少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估計埋葬於清代末期。
經過對貓熊遺跡長時間考察及研究,中國貴州省博物館專家發現,今天被公認為無價之寶的珍稀動物大貓熊,在遠古時代竟是人類的食物。
寧夏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巖畫研究中心近日首次向外界披露,在寧夏中衛大麥地發現的大量獨立巖畫群中,含有中國最古老的圖畫文字,比甲骨文還要早幾千年,這個發現有可能改寫中國的文字史。
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李水城和美國學者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院學報》上聯名發表,位於中國三峽地區的一個大型的制鹽基地,大約存在於三千年前,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制鹽場。
2002年,一張百年前通往香格里拉腹地的精美地圖被意外發現,這張迄今發現最完整的茶馬古道地圖,引起中外學者的高度關注。同時,這條沉寂千年的古道也掀起一股熱潮。專家則擔心,古老遺產的不當開發,甚至受到破壞,將是人類巨大的損失。
(大紀元記者韓婕綜合報導) 西元前53年,一支萬餘人的羅馬軍團在卡萊爾戰爭中失敗後,突出重圍,卻沒有回到羅馬,神秘失蹤,2000多年來,神秘失蹤的古羅馬第一軍團下落一直是個謎。出甘肅省永昌縣城的者來寨村西南10公里處,便到了焦家莊鄉驪靬(líqián)村--人們所謂的驪靬故址所在。漢初,這裡曾設驪靬縣,屬張掖郡,唐人顏師古所校注《漢書》載,「黎靬即大秦國也...
美國科學家研究後發現,DNA證據顯示,如今到處可見的馬鈴薯,最早出現在七千多年之前的秘魯南部。針對馬鈴薯出處的激烈爭議,終於宣告結束。
新疆圖木舒克文物專家最近在當地發現一具唐代少女木乃伊,屍體保存良好,指甲與腳趾甲都在,皮膚上的汗毛也看得一清二楚。
位於中國四川自貢市的大山舖恐龍化石群,發現長達一點八公尺的巨型恐龍肋骨化石。專家表示,正在發掘的化石屬於一隻巨型恐龍,它的體型可能超過博物館陳列的亞洲第二大龍─天府峨眉龍。
共有約 2095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