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官网

考古發現

中國考古專家發現,隋唐時期洛陽城正門定鼎門,沿用時間長達五百三十年,是目前所知中國古代都城城門中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
湖南岳陽縣漁民日前從洞庭湖水域,撈出一門重三百一十公斤的大鐵炮,經專家鑑定,是明末清初吳三桂軍隊與清兵鏖戰時所留,這是繼二零零五年七月九日後,第二次在洞庭湖水域發現吳三桂軍隊的大炮。
媒體報導,根據廣獲接受的理論,六千五百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但現在還有另一種說法,認為恐龍滅種是由於另一種同樣具有毀滅力、但某種程度規模較小的威脅,也就是會叮咬動物的昆蟲。
重慶巴南區退休教師祝金國在農家豬圈掏到寶。日前他從一農戶家買回一塊蒙灰的牌匾。清理後意外發現,牌匾竟刻自247年前的清代乾隆年間,可能是當地一名鄉紳贈送給時任重慶知府的賀匾。
被稱之為海上敦煌,沉沒海底八百餘年的一艘南宋時期的木船,將於今天在廣東陽江海面被打撈出海。這艘稱為「南海一號」的古沉船,載運的古代文物價值據信超過一千億美元。
美國印地安那大學的水下考古隊13日宣布,在多明尼加共和國的卡達琳娜島海域發現可能是十七世紀一代海上梟雄威廉.基德(見圖,畫家筆下的基德船長,取自網路)指揮的「奎達商人」號(QuedaghMerchant)殘骸。
〔自由時報編譯胡立宗/綜合報導〕美國考古學家在調查冰河時期大型哺乳動物在一萬年前滅絕的原因時,意外發現一批帶有隕石碎片的長毛象象牙,證明這些動物曾遭受太空隕石的攻擊;從部分化石的分析結果得知,有些動物在天災肆虐後甚至還僥倖存活下來,因為碎片周圍的骨骼組織出現重新生長的現象。
恐龍到底長得是什麼樣,以往都只能從化石來推測,不過美國的北達科塔州發現了一具六千七百萬年前的恐龍木乃伊,可能改變人類對恐龍的認知。
江西省南昌市出土的六朝時期古墓,發現「豫章國海昏縣」字樣,讓一千多年前神秘消失的海昏古城再現端倪。 中新社報導,江西省考古學家近日在南昌青雲譜區一處工地,發現了全省至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座古墓,專家初步鑒定為六朝時期的古墓,墓中並發現「豫章國海昏縣」幾個字。
清末光緒皇帝是怎麼死的,一直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正常病亡,也有說法是被人謀害致死。近日大陸某國家重點試驗室對光緒帝的遺骨樣品進行化驗顯示,光緒的頭髮存有大量致命的「砷」(砒霜),超過正常指標的一千至二千倍,因此懷疑光緒是中毒而亡。
科學家今天發表報告說,一副兩千五百萬年前的化石顯示,澳洲代表性動物袋鼠的祖先,原本是以四肢奔馳,牙齒類似狗的牙齒,可能還會爬樹。
以色列考古學家班阿米博士今天在耶路撒冷舊城外的吉瓦第停車場考古現場展示他們所挖掘出來的西元第一世紀興建的建築物。他說,這個建築物是西元七十年時被大石頭摧毀,是與第二聖殿被摧毀的同一年。
研究計畫負責人今天說,挪威研究人員在北極圈發現第二具相當罕見的上龍化石;上龍是一種大型爬蟲類動物,專家都稱牠為「海洋暴龍」。
科學家在加拿大亞伯塔省南部的Drumheller附近出土了一個三角恐龍新物種標本。它是亞省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也是最獨特的有角恐龍,填補了恐龍在六千九百萬年到六千七百萬年前的年代空白。
-----自動抓程式判斷不了這篇文章的版權,請編輯人工判斷。自由時報的原則是1.可使用範圍﹕自由時報記者報道﹑攝影的文字及圖片2.該報副刊類文﹑圖﹐作者名字前沒寫“記者”﹐屬自由時報外稿﹐不可用-----達曼胡爾廟群就在這棟不起眼的民宅地底下「達曼胡爾」寺廟群雕樑畫棟、美不勝收(取自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天花板都裝飾有繁複的彩繪玻璃(取自英國每日郵報網站)
〔自由時報編譯胡立宗/綜合羅馬20日外電報導〕意大利考古學家宣布,他們可能已發現相傳兩千多年前母狼餵養羅馬城創建者羅慕路斯與雷穆斯的石穴,並計畫於明年初開始挖掘工作。如果結果屬實,原本被當成神話的羅馬創建過程,將首度證實並非空穴來風,在考古學上具重大意義。
(大紀元記者薛飛綜合報導)德國科學家發現比人還高的蠍子的爪子化石,足足有2米5,僅爪子就有47厘米長。好在它早在3.9億年前就已滅絕,不然人類將面臨嚴重威脅。此發現發表在今天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的《生物學簡報》雜誌上。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此蠍子的殘體是在德國西部萊茵蘭-巴拉丁州(RhinelandPalatinate)的普魯姆(Prum)市附近一處採石場發...
英國與德國研究人員今天公佈一份化石研究報告指出,他們發現古代海蠍的巨爪
〔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四十多年來,時尚教主們對於迷你裙的起源爭論不休。現在考古學家發現,逾7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歐洲女性已穿上迷你裙,並講究裝扮。
2007年10月29日,施工人員在對昆明三中附近的一垃圾中轉站進行拆除時,挖出了一塊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義學碑。碑文記載了當時引鳳村興學辦教的曲折過程,對研究昆明城市變遷和歷史沿革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石碑高約1.8米,寬約0.8米,「義學碑記」的篆體碑額和碑文清晰可見。該碑已有232年的歷史。(大紀元資料室)
(大紀元記者簡知恩報導) 科學家在菲律賓南部西裡伯斯(Celebes)深海盆地裡,探索到被隔離了數百萬年從未被發現的海洋生物,其中包括一個有橙色觸手的蟲子和一個異乎尋常的黑色水母。
今天出版的英國「自然」期刊登載考古學家的新發現,一處早期人類在海邊居住的洞穴遺跡;這項發現或可以解釋,人類遠祖是如何遠離非洲,展開全球探索之旅。
阿根廷及巴西古生物學家今天披露,他們在阿根廷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這種巨大草食性恐龍八千八百萬年前僅棲息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區,體長約三十二到三十四公尺,至頭部的高度約十三公尺,相當於四層樓高。
湖南永州新田縣的大冠嶺上發現一組由五個古堡構成的古堡群——大冠堡,堡內共有17個房間屋基,總面積7000平方米,根據建材及遺物推斷,此一古堡群建於明朝。當地考古專家推測,古堡應是某位有特殊身份的尊者所為。極有可能就是因「靖難之役」丟了皇位的明建文帝朱允炆,而古堡群可能是明建文帝的避難所。
考古學家最近在土耳其東南部的迪亞巴克爾省比斯米區的哈科密尤斯地區考古時發現了一對在地下相抱而眠達8000年的情侶骸骨。
花生通常被認為是十六世紀才從南美洲傳到中國。不過,近日經專家確認,從距今兩千一百多年的西漢景帝葬坑出土的農作物裡已經有花生。
美國南達科他州溫泉市是已經絕種的古代長毛像的遺址,每年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志願人士到這裡來參加古生物學的研究工作,他們花兩個星期的時間設法挖出長毛像的骨骼。 (w2007-10-01-voa28.cfm)
高雄縣政府文化局委託學者辦理「澄瀾砲台牆基及護城河位址探勘計畫」,獲初步重要成果,在自由路與復興街口找出鳳山城澄瀾砲台段牆基邊坡與護城河的界址,將視經費狀況,繼續往北挖掘探勘,希望找出條狀護城河界址。
以色列古物機構昨天宣布發現了希律王時代整修第二聖殿的採石場,以色列的考古學家在這個離耶路撒冷舊城西北方約四公里處,發現兩千年前的鐵砧,以及長達八公尺、重約六至八公噸的大石灰石塊。
中國和加拿大科學家最近在遼寧省義縣柳台村發現群聚的恐龍化石,一億兩千三百萬年前被火山灰深埋地下,六隻集體死亡的鸚鵡嘴恐龍不足三歲,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恐龍「托兒所」。
共有約 2095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雞蛋批發價(即雜貨店等大型買家支付的價格)自今年初以來已下跌43%,大部分跌幅發生在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1月20日就職之後。4月2日,川普在宣布最新一輪關稅時,提到雞蛋價格目前已下跌,且還在進一步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