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app - App Store

考古發現

琥珀是一種半寶石形式的化石,最初是由古代樹液形成的。日前,美國俄勒岡州大學和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們宣稱,在緬甸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壁虎化石,壁虎的身體被完好地保存在1億年前的琥珀之中,至今仍保留著十分逼真的模樣。
中國考古人員近日在湖南郴州市南塔古墓群發掘出一把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的青銅劍,劍身非常完好。
河南南陽市考古人員近日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城區八一路一工地上發現一座春秋晚期的5鼎4簠大夫墓。該墓的發掘對研究楚國歷史和喪葬習俗以及南陽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江蘇連雲港市博物館內的「千古之謎——淩惠平」陳列展28日正式對外開放。漢代古屍「淩惠平」6年前在連出土後,專家們曾聚會港城,試圖破解古屍身上的種種謎團。但淩惠平的具體身份是什麼?她棺中的液體又是什麼?與她一同發現的三個棺木中的屍體皆已腐爛,為何淩惠平能駐守容顏?……如今6年過去了,種種謎團仍未解開。
鑽研格陵蘭古代歷史的英國氣候學家昨天發表研究指出,約三百萬年前,大氣中溫室效應氣體數量減少,引發全球冷卻,造成廣大的格陵蘭變成冰雪覆蓋的大地。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李江海日前在山西五台山南臺山麓考察時,發現一塊23億年前的疊層石。
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充滿神秘色彩的「死海書卷」,再過不久只要上網就能一窺究竟,因為以色列科學家已經開始用高科技把「死海書卷」的內容全部PO上網,連以前無法用肉眼辨識的部分也一覽無遺。
考古學家表示,他們近日在秘魯首都利馬挖掘一座墓穴時發現了3具距今1300年的木乃伊。這具木乃伊的發現可能會揭開一段失落文明的秘密。
廣東清新縣太平一中的操場下面竟然深藏數千平方米大,四通八達的神秘通道工事,是軍事地道還是墓道還有待深度挖掘及進一步研究。
美國考古團隊今天說,他們在撒哈拉沙漠中,偶然發現據信為至今最大的出土石器時代遺跡。
(大紀元記者徐豐喜編譯報導)科學家發現史前動物滅絕可能是由於人類過度獵殺造成。由最新考苦研究發現,史前動物滅絕前曾出現大型動物與人類並存的時期,因此推測動物滅絕的原因並非氣候變遷造成,而是由於人類過度的獵殺。這個研究由英國和澳洲的科學家共同發表在美國科學院期刊上。
德國考古學家運用地磁調查的雷達科技發現希臘時期奧林匹克的古賽馬競技場,該地就是西元67年古羅馬暴君尼祿(Nero),以行賄方式贏得賽馬競賽的遺址。
以色列考古局表示,考古學家在加利利湖西邊挖掘出一座榨橄欖油的遺跡,是以色列境內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座,距今約一千四百年前。
今天公布的研究顯示,經常成為暴龍盤中飧的鴨嘴恐龍「亞冠龍」,為了避免被恐龍世界之王暴龍吃掉,從孵化誕生到長大成年,「如同失控一般」,很短時間內就能完成。
受中國四川地震影響的西安大雁塔在維修工程中,發現牆體一塊方磚上有宋代文人題刻,此題記文字磚寓示不少歷史資訊,但數百年來一直被掩蓋,直到汶川大地震後才重見天日。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考古學家馬薩表示,她所率領的考古團隊在耶路撒冷舊城牆外靠糞門附近的「大衛城遺址」,挖掘出一枚印章,它為舊約聖經人物西底家王官員、巴施戶珥的兒子基大利所有。
(大紀元綜合報導)27日晚,位於南京中華門外的大報恩寺地宮遺址守衛重重,荷槍的武警就達到五六十人。舍利寶函在眾多持槍武警的護衛下,運回南京市博物館。
據官方的敘利亞新聞社今天報導,敘利亞考古學家已在首都大馬士革附近挖掘出象形文字,可上溯至大約西元前一千三百年左右的法老時代。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表示,北京文物研究所和山西大學文博學院在大興新城北區第16號地遺址發掘中發現了37座墓,在其中一座遼金墓中,首次發現一罐保存完好的千年芝麻。
近年中國考古人員對位於安徽蚌埠市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的蚌埠雙墩1號墓進行發掘,日前正式揭墓,最大的懸念儘管一時還無法揭曉,但相關考古專家表示,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初步猜測為春秋時期鍾離國君王或重臣。
中國江蘇邳州梁王城出土一具形骸完整的先人骨架,考古學家卻驚奇骨架獨缺兩顆上門牙,專家懷疑或許與當時拔門牙風俗的成年儀式有關。
日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靈井考古隊在「許昌人」遺址尋找古人類化石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300多件距今有1萬-3萬年歷史的典型精美細石器。
〔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綜合12日外電報導〕一枚二千年前落在死海附近、古猶太要塞馬薩達的棗椰種子,如今居然發芽生長。科學家說,這是全世界順利發芽的最老種子。
〔自由時報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約旦考古學家經過三個多月的挖掘後,日前在約旦北部瑞哈布地區發現一座可能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地底教堂,教堂年代可追溯到耶穌死後不久、基督徒還在躲避迫害的兩千年前。
約旦媒體報導,約旦考古人員在安曼東北方挖出了一個可能是世界第一個基督教的教堂。
阿根廷考古學家最近宣佈,發現了一種新品種的肉食恐龍。這是迄今為止出土地點最南端的肉食恐龍化石,也代表這種生物在史前時代的分布範圍,比想像中還要廣大。
〔自由時報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翼龍可能是人類所知的最大型飛行生物,但根據28日公布的新研究,許多翼龍喜歡走路甚於飛翔。英國普茨茅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神龍翼龍喜歡用腳追蹤獵物,接著再以巨大的嘴巴捕食。該校的奈許與維頓博士研究神龍翼龍的構造、足跡與化石分布後,做出上述結論。
這可能有點失焦,構圖也得再加強,但這張樹葉的影像卻是專家口中的「無價之寶」,他們相信這可能是全球第一張照片。
遼寧朝陽北票市今年1月初發現一巨型恐龍化石,近日,古生物專家證實,該巨型恐龍生活於一億兩千五百萬年前,在其同族中是個「長脖的矮胖子」。此次的發現不同於之前的考古發現,而是5名化石大盜的「盜挖成果」。
今日(30日)在廣東省博物館展出來自湖北九連墩戰國墓的111件(套)精選文物,從禮、樂、兵、文、生5個方面再現了「楚大夫的一生」。其中展品有目前楚國貴族墓中最大的銅鼎、全國首次發現的木質漆鑒、全國最早的一件梳妝盒等。據稱,那件最早「便攜式」梳妝盒主人竟是男性。
共有約 2095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七國集團(G7)外長週五(3月14日)發表聯合聲明,對中共採取強硬立場,加強了在台灣問題上的措辭,並罕見省略了過去聲明中的一些安撫性提法,比如「一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