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發現

今天公佈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研究人員在研究150年前出土的始祖鳥(Archaeopteryx)化石時,在這種已知最古老的鳥類身上發現了化學殘留物,這是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發展。

屬候鳥類的綠頭鴨定居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生態池7年,並自然繁衍達20 隻;副處長鍾銘山今天表示,3至6月是綠頭鴨繁殖期,不管成雙配對或爭風吃醋,互動活躍,正是賞鴨良機。

(中央社台北9日電)南非維瓦特斯蘭大學(Univesityof Witwatersrand)的李柏格(Lee Berger)博士先前在南非史德克方頓(Sterkfontein)地區發現新種的原人(Hominid)骨骸,為人類演化史找到重要環節,而尋獲這具化石的過程也極具戲劇性。

(中央社華盛頓23日法新電)古生物學家發現,恐龍在火山爆發使天敵滅絕後,於2億年前首次登場,其後的隕石撞擊又使恐龍自地表消失。

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4200年前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彌牟鎮三星村的一對夫妻實現了這樣的願望。近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該村對一處大型史前文化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一個夫妻合葬墓穴,他們躺在同一個墓穴裡,手臂相交,骨骼清晰可見。與這對成都最“老”夫妻一起現身的還有大量精美石器、陶器、房屋遺跡和商周時期的墓葬。

(中央社台北12日電)科學家指出,在英國多塞特(Dorset)附近一處集體墓穴發現的51顆無身人頭骨,是來自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的維京人(Viking)所有。

河南省文物局8日表示,河南已用考古學的方法,找到了被稱為中國「長城之父」的楚長城,第一次確定了楚長城的地理位置和走向,使後世逐漸迷失的楚長城分佈線路及區域再次清晰地展現出來。

考古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在南非發現的6萬年前鴕鳥蛋殼化石,上面雕刻的幾何圖形符號,可能是人類最早的書面溝通形式。經分析,這種獨特鴕鳥蛋殼還是早期人類穿越乾旱地區的「水壺」。

(中央社華盛頓4日法新電)科學家今天指出,因巨大隕石撞擊地球,釋放出相當於10億顆原子彈的能量,造成恐龍滅絕,並盼此說法能平息長久以來對6500萬年前物種大規模滅絕原因的爭議。

(大紀元綜合報導)埃及文化部長霍斯尼(Farouk Hosni)當地時間28日表示,考古隊挖掘出一尊巨型阿孟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Ⅲ)頭像,由紅色花崗石雕成的頭像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文物探險隊表示,這是迄今爲止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法老頭像。

(中央社台北27日電)專家最新研究發現,秦兵馬俑的陶馬多數已被施過閹割術,秦兵馬俑成為中國馬匹最早實施閹割術的考古證據,對研究中國古代養馬術和秦兵馬俑坑的性質等具有重要意義。

虎年將至,一段堪稱傳奇的「金陵玉虎緣」被人曝出:這件被專家認定為4,500年前雕就的玉虎,在歷史長河中斷為了兩截,可奇蹟在南京發生了:虎的前半截,一位藏家購於南京古玩市場,而後半截居然也在南京一工地上被另一藏家發現。而這兩位藏家恰恰還是朋友,於是,這件玉虎在古城南京圓滿「合璧」!

(據中廣新聞報導)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把一千八百年前,羅馬人用的小刀,裡面有刀子、湯匙、叉子、牙籤等工具,應該是現在的瑞士刀的原型了。

說到恐龍,總讓人覺得牠是灰暗、無光澤的生物,最近英國科學家「中華龍鳥」的化石上發現羽毛化石,再將羽毛化石檢驗後發現,原來恐龍是有顏色的,以中華龍鳥為例,牠的羽毛像金針色,挺搶眼的。

埃及文化部長何斯尼(Farouk Hosni)10日發表聲明指出,埃及的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的工人墳墓,這些工人曾經協助建造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年代可回溯至西元前2694至2513年,建材包括磚和泥。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報導,巴西考古學家近日在巴西和玻利維亞邊境地區(Brazil's border with Bolivia)發現了大約260條大街、溝渠或圍牆形狀的遺蹟。在對遺蹟進行初步挖掘後,考古學家們認為,這些是一個此前未知文明存在的證據,在亞馬遜叢林之下可能存在著一個遠古文明。

排行榜
TOPARTICLES
精彩推薦
EDITOR'sP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