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竞彩足球 - App Store

文化_學術_思想

「新中國」是一個美好的辭彙,但被中共用濫了。
看來大家還不太瞭解中國評院士的黑幕!為了包裝成功一個院士,從候選人到院士,單位(國家的錢,人民的血汗錢)至少要花300-600萬元打點關係,其中,行賄提名人(至少兩位院士)及相關評審專家(多個院士及專家)50-100萬元,成果材料包裝100-200萬元,候選院士個人突出成就包裝大約50 -100萬元,申請環節相關費用100-200萬元.
今年是聯合國﹝世界物理年﹞,繼419全台大點燈掀起高潮之後,進入暑假,教育部和國科會更要大規模舉辦﹝探索物理博覽會﹞,還請來名模林志玲代言,希望透過有趣的科學遊戲,打破物理艱深難懂的印象,從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物理博覽會7月一號開始在北、中、南同步登場。
自從亞洲「四小龍」在六、七十年代開始經濟起飛後,多年來有一種論調頗為流行,認為「東亞模式」的成功表明民主對於亞洲國家並無必要。因為六、七十年代亞洲「四小龍」都沒有實行自由民主:韓國、台灣實行威權統治,新加坡並無新聞自由,英國殖民地香港雖有自由法治但無民主。
由於遭到右翼回教領袖及學者反對,去年新編未載列印尼共產黨兩次?
美國“人事”雜志(Human Events)邀請了15位保守派學者和公共政策領袖組成一個評委會,來評比19到20世紀世界“十本最有害的書”(Ten Most Harmful Books)。每個評委可以推薦一定數量的候選書目,然後給全體評委推薦的所有候選書目打分:一本書如果被一個評委列為第一名(最有害的書),得10分,第二名得9分,依此類推。實至名歸,馬克思和...
每年到這個時候,高考就成了媒體、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焦點,今年也不例外。高考依然牽動著千百萬學子和千家萬戶的心。教育部《關於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重申「具有報名資格、報考高等學校的所有考生,須在其戶口所在地報名」,指向近年來愈演愈烈的「高考移民」現象。
白樂天有雲:“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家譜,又名族譜、宗譜、家乘,帝籍的譜牒則稱玉版。家譜繼承了中國人血脈承傳的美德,是中華歷史的組成部分,亦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瑰寶之一。除了中華民族,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民族擁有家譜。所以,很有發掘與研究的價值。
一九五九年,小提琴神童伊希哈克帕爾曼離開土生土長的以色列故鄉,來到紐約茱麗亞學院研習音樂。不論當時還是現在,他選擇茱麗亞的原因都是因為:「它名聲卓越。」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在六四16週年前夕,邀請定居在英國的大陸著名作家馬建演講「中國當代生活中的荒誕現象」。馬建就讀者問題,具體談了對文學和政治的關係的看法。
冷眼旁觀李信案件,有關職能部門不作為濫作為令人心寒。然而今日讀到新華社的當頭棒喝——“關於李信的案件,沒有人有資格置疑新華社”一文,如冬日突墮冰窟,這才是徹骨的寒。 李信案件備受各方矚目:央視訪而不播有人質疑,沒見央視弄出個一二三來﹔從上至下各級職能部門有人質疑,沒見職能部門揮旗在自家門口吶喊。為什麼獨獨新華社不許質疑?“沒資格”高屋建翎地指出“沒有人...
即將到來的黑色六月,不僅是數千萬中學生的不幸,更是全中國人莫大的悲哀。中國的教育制度就是人的精神死刑。中國的學校當然就是死牢,當中國人被迫進入學校的那一天起,便被判下了斬監候的命運。那麼,經過多年的非人折磨到了中高考的時刻,便是他們被押赴刑場,結束無辜的生命的時候!
陳逸飛的道路,誠然是一種成功的具示範性的選擇,但剖開那華麗的令紅男綠女們心醉的外裝,可以看到這些青年時代曾叱吒一時的風流人物,在紅塵萬丈的商業社會,底氣和自知之明是何等的有限。他們的良知或許以為一名文革畫家的轉型成功,可以撇清依附於四人幫而發跡走紅的不光彩,但可能永不會想到,共產黨不僅污染了他們的青春記錄,也敗壞了他們的藝術人格,讓一位藝術人才捨棄專業,沉迷...
在“真名網”的“任復興文集”中,看到一篇《公民課本的模樣•圖考》,其中絕大部分的篇幅都用在了“圖考”上,只有短短的幾行說明文字:“李慎之生前曾說,如果有來生,他仍想當一名公民課的教員。可惜這種公民教育已經中斷半個多世紀。那麼,當年的公民教科書是什麼模樣呢?……”
今天我要來說明我所看到的中國共產党如何對待屬於中華民族的公共財產——中華文化。我的看法是:消費文化,弘揚文化(絕非贊賞,請看下文)以及扭曲文化。如果有誤也請指教,畢竟我的看法還不夠深刻,我只是覺得,九評好歸好,但是在這方面仍然不足,我只是想試著畫出骨架,由更好的人來填入精神和血肉。
從人文關怀的觀點,來看人類的文明,可以發現人類文明正在邁向一個自我毀滅的道路。如果人類不能充分警悟這些問題,那么人類未來必然要面臨許多不必要的苦果。
何祚庥在搞偽科學不斷遭到失敗后,來了個換湯不換藥,打著“反偽科學”的旗號繼續大搞偽科學,并利用媒體向全中國人民灌輸它的偽科學。
引言人類的命運,本質上是心靈的歷史;人類的歷史,本質上是文化的過程。心靈之光黯淡的時刻,文化的星群隕落的時刻,也是人類的命運和歷史最艱難的時刻。中國正處於這樣的艱難時分。
袁紅冰教授今年元月底的首次新書發佈會中同時發行的兩部巨著:「文殤」與「自由在落日中」,讀完了「文殤」立即急不及待的追讀第二部有關蒙古民族史詩般的小說。
4月5日晚,普利策新聞獎得主伊安.約翰遜(Ian Johnson)於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借他的新書《野草》(Wild Grass)介紹會之際,與與會者交流了他對中國的第一手認識,以及草根民眾的動力改變中國的現狀與展望。伊安.約翰遜現任華爾街日報駐德國總編。1994年作為巴爾地摩太陽報的記者被派駐北京,先後在中國工作過7年。其中他因對法輪功問題的報導,獲得200...
前段時間,我看到很多媒体都轉載這樣的新聞:据美國《太空》雜志3月14日報道,人類研制的首次登陸火星的兩個探測器,歷經惡劣環境,它們之中的一個探測器“机遇”號奇怪地長時間保持著能量充足,“神采奕奕”,絲毫沒有疲倦的樣子;而“勇气”號探測器,已塵埃滿面,眼看“勇气”號表面灰塵越來越多,太陽能板吸收能量越來越少,“体力”越來越不支,科學家近日正打算要撤銷它的使命...
共有約 175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週一(21日)展開對印度為期四天的訪問,啟動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一系列高層會談,聚焦經濟、貿易與地緣戰略合作。此行被視為深化美印同盟、圍堵中共在印太擴張的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