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白菜

科技前沿

挪威Prox Dynamics公司日前研製出一款迄今世界上最微小的「納米直昇機」,體積只有一個香菸盒大小,持續飛行時間約25分鐘,未來可用於間諜活動或者戰場偵察。
美國國家大氣科學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的科學家在這個月測試了一項創新的系統來幫助駕駛者避免受到惡劣天氣的危害。
(大紀元綜合報導)泰國曼谷與周圍五省昨天解除緊急狀態,反政府「紅衫軍」今晚即號召支持者在皇家田廣場(Sanam Luang)集會,但示威的氣氛顯得比過去冷清。去年金融海嘯發生後,第一個宣布破產的國家冰島,歷經7個月振作後,於25日則進行國會改選。
最近,數百名地質調查工作者歷時4年實地踏勘,首次發現北京有7條斷裂帶藏身地下。專家稱,應該關注兩條斷裂帶的交叉點,尤其是活動的斷裂帶。此次調查還發現地下水開採量過高,但北京有豐富的地熱資源。
(中央社華盛頓20日法新電)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計畫於22日地球日當天,播放從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拍攝的高畫質地球影像,來慶祝這個節日。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20日專電)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官方及民間將合力開發新世代數位電子看板。未來,凡事先登記的人士靠近看板時,手機會播放符合需求的廣告。預估市場規模1兆日圓(約新台幣3400億元)。
(大紀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天任命哈佛大學畢業的印度裔人士邱普拉(Aneesh Chopra)出任新設的「科技長」(CTO)一職,矽谷對這項人事抱持高度期待。
據美國《探索》雜誌報導,2016年的時候,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部份房屋所使用的能源可能就來自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太陽能電池板。兩家公司計劃在不遠的將來從太空收集太陽能,然後傳輸回地面用於商業化發電。
英國科學家在人工智慧發展上有了進一步的突破,成功打造出全世界第一台有能力在無需人類協助的情況下、自行提出假設、設計與進行實驗,並分析實驗結果,以判定是否發現新科學知識的機器人科學家「亞當」(上圖科學家後面的機器,取自網路)。此一研究結果已刊載於最新一期的「科學」期刊。
考察站主持人修伯特(Alain Hubert)表示:能在南極成功使用替代能源,就意味著可以在任何地方做到這一點。
在風速每小時48公里的情況下,英國工程師理查德・傑金斯(Richard Jenkins)駕駛風力車「綠鳥」(Greenbird)日前在拉斯維加斯南部創下時速202.9公里的車速。這個速度打破了1999年3月20日由美國人鮑勃・舒馬赫駕駛「鐵鴨」創造的每小時187.8公里的風力車速度記錄。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報導,太陽風暴是指太陽黑子活動高峰階段的劇烈爆發活動,通常每隔11年就會進入一個太陽風暴的活躍期。美國科學家日前警告說,2012年地球將會遭遇強烈的太陽風暴,其破壞力將遠遠超過「卡特里娜」颶風,而且地球上幾乎所有的人都將難逃其災難性的影響。
德新社23日報導,德國科研人員推出一種可照看住戶的「聰明」房屋, 「聰明」房屋可監視住戶的健康狀況,按時提醒住戶吃藥,自動關閉水龍頭以防水池和浴缸溢水,還具備其他一些智能功能。這樣能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難題。
(中央社芝加哥14日法新電)美國能源部「菲米實驗室」(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昨天宣佈,物理學家又向發現「上帝粒子」(God Particle)邁進一步;他們希望將來能藉此解釋何以粒子會有質量。
隸屬於日本內閣辦公室的太空政策策略總部(SHSP)近日指出,日本計劃於2030年發送載人太空船登陸月球,在此之前,規畫2020年即有無人太空船登陸月球執行任務。全面的計畫方略預計將於今年的五月出台,倡導科技發展的日本,在近年各國相繼的太空競賽中也將不會缺席。
〔自由時報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英國每日郵報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可望於五年內推出可以賦予虛擬世界感官特色的頭罩,讓使用者對虛擬實境有聽覺、視覺、嗅覺,甚至味覺身歷其境的真實感。
由於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近日,科學家預測,到本世紀末,地球上的大部份陸地將變成沙漠,部份土地會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沒,大多數動物將從地球上消失,能夠倖存下來的人類數量只有大約10億。
英國《獨立報》2月16日發表文章,題目是"還有一個地球,我們會找到它"。
為揭開塵封數百年的古代文物之謎,英國科學家計劃興建一種新型超強X光設備,這種超強X光設備採用的光比太陽光亮100億倍。
(中央社加州長堤4日法新電)昨天開幕的一項科技、娛樂和設計(TED)菁英人才會議中宣布,將成立一所「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以集中新科技來解決世界上的問題。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旗下的Shelby超級汽車公司日前推出一款電動跑車「極度空優」(Ultimate Aero EV),其速度可達每小時335公里(208英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電動車,該車預計在今年底上市,不過,目前仍未公佈該超級電動跑車的售價。
(中央社首爾3日法新電)南韓官員表示,擅長科技的南韓將於2013年前建構全國性超級寬頻設施,未來下載一部影片僅需1秒或2秒鐘。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可以讓人們的夢想成真,在未來30年裡,將會出現的最酷十項科技發明,它們的作用就如同手機以及互聯網等等….對現代人類生活產生的巨大影響。
據國外媒體報導,1837年達爾文第一次用一顆假想的樹勾畫物種進化方式。這一概念很快就成為了自然選擇進化論的標誌。但科學家們現在表示,達爾文標誌性的顯示物種在進化史上的關係的「生命進化樹」是錯誤的,需要被一種新的理論取而代之。
2009年1月14日,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現號」航天飛機當日將轉移到39A發射台。「發現號」預計於2月12日執行代號為「STS-119」的飛行任務,屆時將飛往國際空間站。(Photo by Matt Stroshane/Getty Images)
世界第一輛飛天車「Transition」已做好準備下月正式上路飛行,「Transition」在15秒內能像「變形金剛」一樣將車身旁一對摺疊機翼伸出起飛,如果首次試飛成功,預計將在18個月內全面上市發售,每部售價估計要20萬美元。
科學家研究發現,魚不僅有長達5個月的記憶,還有一定「時間觀念」。這有助於發展新漁業養殖方法。
南韓三星(Samsung)電子公司5日推出號稱世界上最薄的液晶電視(LCD TV),厚度僅為6.5毫米。這項產品將於本月8日至11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世界最大規模家電產品展上首次公開。
德國科學家近日設計出一間「天堂旅館」,其房間酷似飛碟,屋內沒有一處是直角或直線,都是彎曲或曲線,椅子桌子和牆也不例外,最特別的是,屋內有按鈕可以控制房間的顏色,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任意改變房間顏色。
現年52歲的澳洲男子彼得.特倫(Peter Terren)是位業餘科學家,他利用自製的「特斯拉線圈」在家中製造「人造閃電」。據悉,特倫「觸電」已有40個年頭。由於「特斯拉線圈」的製造非常危險,因此特倫警告「嚴禁模仿」。
共有約 2561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廣東深圳業主李天輝因遭受中共迫害而逃出中國大陸,2024年7月抵達美國尋求庇護。近期他對大紀元記者講述了在國內遭受迫害的經歷,包括非法拘禁、酷刑、威脅、恐嚇以及持續的監控和騷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