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ai预测彩票

環境保護

核能史上最慘重的車諾比核災今天滿27周年,烏克蘭人點燃蠟燭並放置鮮花,悼念當年不幸罹難者,在此同時,工程師趕工興建新的圍體,以永久封存1座仍有輻射外洩之虞的廢棄反應爐。
桃園縣環保局表示,東北季風期間桃園酸雨最嚴重,可能是大陸污染物長程傳輸所致;縣境內污染部分,經督促管制已有改善。
(據台視新聞報導)當大面積的冰山在眼前崩落,感受肯定相當震撼!美國一位攝影師花了3年,架設25台縮時攝影相機,捕捉上萬張壯闊冰河景象,記錄到史上最大規模的冰山崩解,這樣的畫面再度提醒: 過去30年全球暖化,引發冰河融化,讓海平面上升,人類應該更重視環境保護。
馬尼拉附近的國際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今天說,科學家已成功培育出耐鹽水稻品種,這種水稻能使農夫利用受海水浸潤的海岸土地。
(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中國一艘漁船4月8日在菲律賓西南部的普林塞薩港附近的圖巴塔哈海洋公園的珊瑚礁上擱淺,現菲律賓當局在該船上發現了十幾噸瀕危物種穿山甲的肉。
意大利農業、健康和環保部長共同發表聲明,呼籲歐洲聯盟在以最新規範進行風險評估前,應該禁止栽種基因改造作物。
台北市產發局今天表示,鑑於北投溪特定溪段仍有北投石結晶生長,為逐步復育北投石,正式將北投溪指定為北投石自然保留區。
科學家表示,秘魯安地斯(Andes)山脈歷時至少1600年形成的若干冰川,僅耗費25年時間即消融殆盡,這是近期全球氣溫飆升導致自然界失衡的最新跡象。
(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斯里蘭卡的研究人員在斯里蘭卡北部地區發現了一種新品種巨型狼蛛——樹棲狼蛛RAJAEI。這種狼蛛體型巨大,行動快速,有人臉那麼大,還有毒。
主持人: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收聽《橫河評論》,我是主持人楊光。
中國大陸本週官方的新聞報導說,2010年大陸環境惡化代價大約是2300億美元,或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5%,以人民幣計算的話相當於2004年的3倍。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於29日表示,為了減少汙染環境的汽車排放廢氣,計畫於2017年開始,實施汽車使用低硫化燃料(lower-sulfur fuels)的法規。
研究人員今天說,溫度光是上升1度,就很可能使澳洲稀有動物袋鼯在10年內滅亡。這種有著長長尾巴的小型有袋動物,可能成為澳洲大陸氣候變遷的頭一個受害者。
環境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強度如卡崔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的大西洋風暴數量,本世紀可能驟增;卡崔娜2005年重創美國墨西哥灣。
原能會今天表示,因核四廠尚未完工,相關安全檢測正逐步進行,現階段要說明核四是否安全並提出保證,時機上並不恰當,也不合乎專業。
高雄市橋頭區、阿蓮區各有1棵染褐根病瀕死的百年老樹,高市府農業局委樹醫和居民合力搶救,民眾集氣守護,老樹已見新芽。
據北京婦產醫生日前透露,她們接手的孕婦中,停胎(死胎)率近年呈持續增長態勢 ,現己達兩成以上。計生墮胎害母嬰, 發展從根取性命。 毒食毒水毒空氣, 暗殺胚胎子宮中。 紅魔一來百禍增, 八千萬魂變冤靈。 維穩高壓血腥濃, 活摘屍展竟成風。 又知多少投胎者, 孤魂飄蕩無墳塋。 紅魔不除災難免, 滅掉惡黨國方興。 良善莫再耽於夢, 三退可得幸運永。
中央研究院觀測過去30年氣候資料,發現全球暖化效應,使季節降雨差距明顯拉大,「乾季更乾,濕季更濕」,氣候環境更極端。
聯合國的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今天表示,聖嬰現象(El Nino)與反聖嬰現象(La Nina)氣候模式,不太可能在今年上半年出現。
金門復育鱟成效卓著,金門縣政府預定13日與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嘉義縣布袋鎮南側人工沙灘,放流稚鱟。
多國政府今天達成協議,限制國際交易4種鯊魚,避免這些鯊魚因魚翅市場的高度需求而遭濫捕,導致絕種。
今天刊載的1項研究報告顯示,格陵蘭融冰將大量的鐵質沖入大西洋,這可能是氣候變遷有利海洋生物的罕見正面影響。
前副總統呂秀蓮在日本福島核災2週年之際,向新北市政府提交5萬多份公投連署書;市府表示,若能成案,最快年底公投。
環保署今天發表「環境即時通」APP應用程式,民眾可隨時了解環境紫外線指數、沙塵暴、懸浮微粒濃度,做相關防範措施。
3月7日,美國《科學》雜誌刊登一項研究報告。該研究報告預測了地球平均氣溫將達到人類文明史以來的最高水平。報告稱,明日(10日)人們肉眼可觀賞到「天外來客」。另外,在本月的中下旬可見到16年最亮的彗星。
(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科學家研究發現,現在的全球氣溫至少是4千年來最高點,如果溫度上升的趨勢持續,全球氣溫將在2100年創下1萬1300年來的最高紀錄。
美國科學工作者關懷聯盟核安專家洛克博(David Lochbaum)表示,使用核能發電必須確保絕對安全,不能有絲毫的錯誤,否則付出的代價太龐大。
台灣拚科技島,接下來要成為世界上電子廢棄回收的佼佼者。繼寶特瓶「環生方舟」之後,台灣回收電子廢棄物的成果將成為接下來的國際焦點。
核四公投議題延燒,外界擔心核廢料處置。台電公司今天表示,國外已有完整經驗,加上台灣的地質條件及技術,台電會全力以赴催生「最終處置」。
台中市龍井農地遭堆置廢棄物9000多公噸,台中地檢署依法追訴刑責外,並要求違法者恢復原狀,清除污染源。
共有約 294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共禁止中國航空公司接收波音飛機及美國飛機零部件的消息持續引發關注。分析師認為,如果禁令持續下去,效果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可能令國產C919飛機項目陷入停滯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