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足球竞猜平台- 线上博彩全攻略

宇宙探索

宇宙中的星體種類繁多,科學家也見識過不少,但具有螺旋手臂的恆星,卻是科學家最近才發現的奇妙天文景觀。
(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香港大學兩位學者透過太空望遠鏡,發現一種宇宙中廣泛存在的有機物質,由此推斷可能是太空中生命的起源,能證明外太空有生物存在的機會率因而大幅提高。
這是一張天文學家拍攝到的奇異照片。茫茫太空裡一團幽幽藍雲,酷似一隻張開的手伸向一片紅色光芒。天文學家說,這隻「上帝之手」是由超新星爆炸引起的…
歐洲宇航局說,有關“21盧籐西亞”小行星的最新驚人發現讓它成為我們太陽系中最重要的行星之一。這些數據可能揭開數十億年前開始的奧秘。 (20111031-SCIENCE-ASTEROID-LUTETIA-132959778l)
中國天文學家曾於大約2,000年前目擊一超新星,並將其記載於史書中,這是史上最古老的超新星紀錄。現代天文學家利用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了解這個超新星如何發生,以及如何以超快的速度擴張到目前的規模,終於解開該超新星的千古之謎。
大陸廣州五羊天象館預告,今年10月29日,木星沖日,木星亮度將達到本世紀以來的極大值。這種特殊天象,大約12年才有1次,只要天氣晴朗,中國大陸各地、乃至整個北半球都可觀看到。
(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地球上的水無處不在,但從來沒有人能夠斷定它如何出現在地球上。科學家們認為,地球表面早期太熱,無法容留水或水蒸氣,但是在相對較短的地質時間內,海洋突然出現了。對於這一古老問題,一個歐洲研究小組近日宣佈,它在太空中發現了一個非常寒冷的水蒸氣儲庫,可以解釋地球的水來自何處。
據美國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充斥於宇宙中的暗物質分布情形與傳統理論相左,這代表傳統理論需要修正,或是人們對暗物質所知太少,更添增幾分這種奇怪物質的神祕色彩。
今天出門千萬得要特別小心,又有報廢衛星要襲擊地球,估計衛星將墜落在歐洲之外的任何地區,台灣當然也包括在內。
德國太空中心今天表示,退役的倫琴科學研究衛星(ROSAT)已經進入地球大氣層,但其碎片是否已經墜至地球目前尚無法得知。
美國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科學家首次拍攝到一顆距離地球450光年、目前正在「發育」的行星,這是到目前為止人們發現過最年輕的行星。
目前NASA已經與維珍銀河公司訂下三趟太空任務協議,若第一次的飛行任務成功的話,NASA將會繼續其他兩次的包機任務。承租維珍銀河三次的太空包機費用,高達450萬美元。
一顆超巨星,正式名稱是IRAS 17163-3907,直徑約為太陽的一千倍,亮度是太陽的50萬倍,質量為太陽的20倍,距離地球13萬光年,是迄今發現最近的黃色超巨星。
英國科學家首次證實,為期約11年的太陽週期與北半球氣候有明顯關係。當太陽活動不活躍時,包括英國、北歐在內的北半球地區會有嚴寒的冬天,反之亦然。
秋夜星空雖然亮星不多,但10月9日、10日、21日,天龍座、南金牛座、獵戶座三大流星雨將接踵而至,在天幕中演繹樂章;此外木星也要在10月底沖日,成為又一個觀測熱點。
「十一」期間,一塊來自外太空的神秘隕石現身京城,它的身上充滿了許許多多的問號,連研究隕石30多年的知名隕石專家都連呼「看不懂」。
最新研究顯示,當銀河系中的恆星撞擊時會導致伽瑪射線爆,釋出大量高能量的伽瑪射線到太空,科學家相信,此現象可能與過去地球物種滅絕有關。
蟹狀脈衝星在1968年被發現,是某顆高速旋轉超新星的殘餘,如今科學家說,這個天體似乎會釋放陣陣的伽瑪射線波,能量之高,就連當今科學模型也難以解釋。
天文學家已發現第1顆擁有海水的彗星,這對主張天體能夠作為供給早期乾涸地球重要水源的理論,無疑是一大鼓舞。
2011年的諾貝爾獎得主,4日揭曉,2名美國科學家黎斯、佩爾莫特爾,以及澳洲科學家施密特,以超新星研究、發現宇宙正加速擴張,推翻過去宇宙膨脹速度放慢的基本假設而獲獎,3名科學家對於自己的發現和獲獎同感驚喜。
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今天表示,在當前十年後期準備進行的大型科學任務,將研究所謂的暗能量,宇宙加速膨脹據信與暗能量有關係。
全世界最大、最複雜的天文望遠鏡,3日在智利正式投入運作,它拍攝照片的清晰度,可達現有天文望遠鏡的數十倍,未來全部完工後、連月球上一枚10元硬幣都能看得很清楚,值得驕傲的是,這項由全球20個國家合作的「宇宙曙光」計畫,台灣的中研院也參與其中。
由歐洲南天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ESO)與多國合資興建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次毫米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ALMA)望遠鏡,日前在智利正式啟用,這個號稱史上最複雜地面望遠鏡的觀測能力超越傳統望遠鏡,將可揭開大半個宇宙的神祕面紗,讓科學家們大開眼...
21世紀最宏偉的科學任務,已經展開探索行動,觀測「宇宙曙光」(Cosmic Dawn)。這項計畫是歐洲南方天文臺的15個會員國與美國、日本、智利、台灣與加拿大合作進行。
幾百萬年來,人類生存在這個藍色的行星上,對於地球,只能說了解甚少,還有無數的神秘傳說躲在地球的深處。
台北市天文館表示,近日一群面積大且結構複雜的大黑子群出現在太陽表面,其面積相當於地球總表面積的25倍、寬度為地球直徑的12至13倍,大到肉眼看得到,但不建議這麼做。
水星或許與地球有許多雷同,不過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信使號太空船(MESSENGER)近距離捕捉的影像和數據,顯示這活脫脫是顆奇妙行星。
美國太空氣象專家今天表示,1個巨型太陽黑子產生的太陽風暴「掠過」地球,沒有對電氣系統造成什麼影響。
美國航太總署說,確切墜落地點和時間,要在墜毀前2個小時才能掌握。不過根據先前公佈的警戒範圍,台灣也包括在內。
研究小組從位於瑞士與法國邊界的研究中心,將亞原子(sub-atomic particles)傳送到730公里外的意大利的格蘭薩索(Gran Sasso),其速度比光速快了60納秒(nanosecond)。
共有約 4140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