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3a烦 - App Store

宇宙探索

歐洲南天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ESO)於6月11日前宣布,該臺將耗資約10億歐元,打造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歐洲極大望遠鏡」(European 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E-ELT)。此望遠鏡將興建於智利北部的山上,口徑近40公尺,可用以觀測系外行星,進而研究暗能量和暗物質等神秘領域。
E
日本天文學家團隊今天表示,他們用夏威夷的望遠鏡觀察到最遠的銀河,可比其他先前「最遠銀河」發現。
「太陽風」就是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太陽帶電粒子衝入太空,時速高達每小時100萬英里。地球磁場在地球周圍構建了一個巨大的「氣泡」,阻隔了絕大部份此類粒子,從而保護這顆星球上的生命免受傷害。
對人類而言,浩瀚無邊的宇宙充滿奧秘,人類所能探知的不過是麟毛鳳角,難以一窺究竟。《科學》(Science)期刊日前發表專家評選出8項天文學家最常被問到的難解之謎,茲摘譯如下,以饗讀者,此8項未依特定順序排列:
日本科學家近日在一個遺址的兩棵雪松的樹輪中,發現8世紀末曾有未知的神秘宇宙射線衝擊地球的事件。根據法新社報導,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雜誌,在週日(3日)最新發行的雜誌中,報導了日本科學家對一個遺址的兩棵老雪松進行碳14檢測後,發現老松曾在公元774至775年間,遭到神秘的宇宙幅射能量撞擊。
國立中央大學今天表示,利用鹿林天文台一米和40公分望遠鏡,搭配國際其他望遠鏡數據,天文團隊觀測到初誕生恆星周圍形成原始行星證據,成果將刊在最新1期「天文物理期刊」。
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的太空人不久將有「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的特別放映會可參加。復仇者聯盟是關於超級英雄抵禦外星人,保護地球安危的賣座強片。
銀河系將發生大撞擊嗎? 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大動作召開記者會,他們宣佈一個重大發現! 他們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觀測的結果證實,地球所在的銀河系40億年後會撞上仙女星系,形成新的星系,大家很關心 地球跟太陽會不會遭殃呢? 到時候會不會真的是世界末日?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表示,人類所處的銀河系正處於最鄰近仙女座星系(Andromeda)的撞擊路徑,預料40億年後正面對撞。
若錯過6月6日的金星凌日罕見奇觀,就要再隔105年才會出現。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今天表示,金星凌日自6日清晨6時11分開始至中午12時48分止,台灣地區全程可見。
根據新聞稿,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 X)今天宣布,其「重型獵鷹」(Falcon Heavy)火箭將發射Intelsat的通訊衛星至同步軌道。這是Space X首份商業合約。
國宇航局(NASA)在2004年送上火星的「機會號」(Opportunity)探測器,最近送回地球一張生動有趣的照片,是拍到自己的半身照和映在火星隕坑上的影子。看過這張搞笑照片的人都不禁莞爾的認為,原來「機會號」也趕上時下年輕人的流行風潮,動不動就拿起手機玩自拍,並放到個人網頁上大搞自我行銷的遊戲。
在廣袤的宇宙中,行星的死亡方式通常是被母恆星吞食,或被小行星或其它行星撞擊而解體。然而,科學家最近卻發現一顆系外行星正以「蒸發」的方式逐漸死亡,最終將在未來的1億年內完全「灰飛煙滅」。
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原訂今天發射搭載飛龍號(Dragon)太空艙的獵鷹9號火箭至國際太空站(ISS),然而最後一秒宣告取消,原因是獵鷹9號9具引擎之1出現技術問題。
總部位於加州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今天即將發射搭載「飛龍號」(Dragon)太空艙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至國際太空站,可望替私人太空飛行締造歷史。
天文迷注意了!台灣地區5月21日將發生日環食天文奇景,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將於21日在北市雙溪堤防上舉辦「日環食」觀測活動,邀請民眾一同共賞奇景。
五月的天文饗宴,從美東時間5日出現的「超級月亮」開始拉開序幕,伴隨哈雷彗星(Halley's Comet)殘留所造成的流星雨高峰期同現,以及20日即將出現的日環食現象,各種天文奇景相繼登場。相信天文迷們在五月的燦爛星空下,將會既忙碌又興奮!
20多年來,隕石獵人羅伯特‧伍德(Robert Ward)一直致力於尋找不同尋常的太空石塊碎片,現在他終於發現了兩個小石塊大小的隕石,其價值可高達黃金的10倍。科學家說它們是一個巨大火流星體的一部份,這顆巨大的火流星的威力相當於二戰末期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威力的三分之一。
日本天文學家今天表示,他們發現距地球127億2000萬光年之遙的星系群,號稱是迄今發現最遠的星系群。
賣座電影《阿凡達》描述人類前往其它星球開採稀有礦產的故事。該片導演卡梅隆(James Cameron)將與其他投資人挹注資金至一美國公司,以研究自小行星開採天然資源的可行性,或將使電影情節成為現實。一旦開採成功,小行星的資源每年將為全球GDP帶來幾百億美元的貢獻。
Google今天表示,執行長佩吉(Larry Page)、執行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及電影製片人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都挹注資金到行星資源公司,希望有朝一日能開採鄰近地球軌道小行星上的貴金屬及稀有礦物。
國立中央大學鹿林巡天計畫新發現1顆小行星,為感念苗栗是中大在台復校發源地,校方將它命名為「苗栗」,今天由代理校長劉振榮頒贈小行星模型給苗栗縣長劉政鴻。
地球到底有多美?美國太空總署NASA把近幾年拍到地球的照片,全部匯整成一支將近四分鐘的影片,在這支影片裡頭,地球上的海洋、河流和山脈一覽無遺,還有天文美景像是極光和彗星,都能讓民眾嘖嘖稱奇。
Google執行董事長施密特與身價數十億美元的共同創辦人佩吉,聯手電影「阿凡達」名導詹姆斯柯麥隆及其他投資人,共同力挺一項極具企圖心的太空探險與天然資源投資計畫。
美國NASA去年宣布終止太空梭計畫後,NASA旗下歷史最悠久、航行里程最長的發現號太空梭,今天飛到維吉尼亞州,發現號從此將放在當地的太空博物館永久展出,今天的最後一趟飛行吸引不少民眾圍觀,共同見證發現號太空梭走入歷史。
(大紀元記者高科綜合報導)長期以來,人類都在思索月球來源於哪裏,最新研究發現,月球並不是像此前科學家所說的起源於一個天體與地球相撞而產生,月球完全來自於地球。
美國宇航局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正在尋找系外適居行星,以證實人類在宇宙中並不孤獨,但美國化學家羅納德.布萊斯羅在研究論文中表示,搜尋外星生物計劃可能是一個可怕的想法。
北韓再次證明,火箭科學實在有夠難。推動火箭離地的大爆炸還算是簡單的部份,由一團巨火中噴出的超熱、超快排氣,把火箭推向青天。
(據台視新聞報導)浩瀚宇宙裡頭,我們只知道地球有生命存在,不過6500萬年前造成恐龍大滅絕的隕石,撞擊地球的碎片是不是把生命帶到了其他星球嗎?國外有學者推測,當時這顆直徑10公里以上的隕石撞地球,可能把地球上幾十億噸的岩石和水帶到太空,當中可能帶有一些微生物,降落在不同星球,因此在其他星球上說不定有生命的存在!
「為甚麼人類還值得拯救?」這原是科幻劇集《星際戰艦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中人類逃亡艦隊的指揮官阿達馬提出的問題。
共有約 4140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