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500彩票网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宇宙探索

地球附近的范艾倫輻射帶(Van Allen radiation belt)會產生一種無線電波,被稱為「地球的合唱」(Earth's chorus)。這種無線電波的頻率在人的聽覺範圍內,它聽起來就像座頭鯨在唱歌。
由澳洲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所主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大多數恆星都有很強的磁場存在,與先前所認為的罕見情況不同,這項發現將大幅影響人們對恆星演化的認識。
澳洲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於新年前夕發現一塊1.7公斤重的隕石,據信已有超過45億年的歷史,比地球還古老。
2016年首波流星雨將於4日報到,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象限儀座流星雨(Quadrantid)達到極大期時,每小時可望有多達120顆流星劃過天際。
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週二(23日)突然宣佈,由於探測器上其中一件關鍵科學組件出現問題 ,暫停原定在明年3月發射最新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前往火星的計劃。
隨著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Star Wars:The Force Awakens)的上映,世界各地掀起一股熱潮,許多粉絲紛紛模仿絕地武士(Jedi Knight)等劇中人物,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拍到太空中一顆新生恆星噴出炙熱物質,看起來就像一把絕地武士使用的光劍,剛好趕上這股熱潮。
外星生物可能比人類先前所想的更靠近,科學家最近剛發現離地球最近的可居住超級地球,距離僅14光年。
天體物理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認為,星系的暗物質和它中心的黑洞雖然在空間存在特點等方面有明顯差異,但二者之間存在著一種神秘的關係。
自今年三月以來,矮行星谷神星的神秘亮點使科學家感到困惑。它是地下海洋的水冰?還是外星人正在開採的巨型鹽礦?《自然(Nature)》雜誌日前發表了我們期待已久的答案。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將1.5英里(約2.4公里)寬的小行星2003SD220,列入密切觀察的「主要優先」名單,原因是它可能在耶誕節前掠過地球,恐對地球構成威脅。
大多數人認為,星際間的黑洞像個真空吸塵器,能吸光周遭的一切物質,但位於星系中央的超重黑洞卻比較像引擎,可將吸入物質的能量轉換成輻射線射出,而這種引擎的動力來源據信是磁場。美國科學家最近就首次偵測到銀河系中央的超重黑洞周圍有磁場存在,證實了先前對此磁場存在的假設。
軌道科學公司(Orbital ATK)今天將「天鵝號」(Cygnus)太空貨船發射升空,以補給在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1年前,一次突然的火箭意外使商業太空飛行受挫。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今日(5日)在其官網上又發佈一組新的冥王星高解析度照片。在這些新照片放大後,可清晰看到冥王星的地表上冰川、山脈及大型隕石坑等的複雜地形面貌,讓人類撩開這顆矮行星神秘面紗。
日本當局表示,日本小行星探測機「隼鳥2號」(Hayabusa 2)今天飛越地球,利用地球的重力加速,朝更遙遠的小行星邁進,從事探索太陽系起源的任務。
歐洲航天局(ESA)和空中客車防務與航天公司(ADS)為空間引力波大型研究項目提供了新的科學衛星。12月3日上午「麗莎探路者Lisa Pathfinder」從南美洲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1枚搭載歐洲原型衛星的織女星(Vega)火箭今晨發射,這枚衛星將探索時空漣漪及時空穿越,也就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00年前預測,卻從未獲得證實的現象。
天文學家接收到5個不明的謎樣無線電訊號,是否可能來自銀河系之外,引發討論。
今天公布的研究顯示,天文學家首度拍攝到仍在形成中的行星照片,可望更進一步了解行星誕生初期的成長過程。
太陽系外發現大小如地球般、由岩石構成的滾燙新行星,這顆行星可能擁有大氣層。
天文學家發現1顆比冥王星還要遠3倍的神秘矮行星,應該是太陽系裡最遙遠的天體。
之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火星上發現有流動水的痕跡,引起外界猜測火星上是否有微生物存在。NASA將於美國東部時間週四(5日)下午2時(即港台時間週五凌晨3時)召開新聞發布會,提供有關火星研究的新細節發現。
雖然從地球上看太陽,僅是個光球,沒什麼變化,但如果近距離觀察太陽,就會發現其表面的太陽活動不斷地在發生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公布一段超高清4K視頻,將太陽活動的細節完整呈現,其壯觀令人感到震撼。
你可能聽說過:在太空中,沒人能聽到你尖叫。這是因為聲音需要通過介質如空氣或固體、液體來傳播。太空是真空,沒有可以傳播聲音的介質。問題是,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2位美國太空人為升級與維修國際太空站(ISS),並為商業性的太空計程車停靠預做準備,今天在太空中漫步了7個多小時。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兩名NASA太空人今天踏出國際太空站(ISS)進行太空漫步,展開升級和維修任務。
美國的一項研究揭示,彗星或小行星撞擊地球有一定的週期性,大約每2,600萬年會發生一次,而且每次發生都造成地球生物的大滅絕。科學家警告,地球並非位於安全地帶,仍處於被撞擊的危險之中。
科學家今天首次在彗星上找到構成生命所需的2種複雜有機分子,為地球之類星球的生命起源帶來新線索。
歐洲南天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ESO)的科學家觀測到一個雙星系統,其中的兩顆恆星因為太接近對方,兩者之間的星際物質已經碰觸在一起。科學家預測,這兩顆恆星將有悲慘的結局,不是合併成一顆巨大的恆星後爆炸,就是以超新星爆炸的方式結束生命,然後變成黑洞。
今年萬聖節,有小行星來訪。英國媒體報導,一顆2.5公里寬小行星會於10月31日最靠近地球。科學家相信,在2027年前都不會再有大型小行星如此接近地球。
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太陽動力學天文臺觀測到太陽出現巨大日冕洞,大小為地球50倍,我們因此而有幸連續數天觀賞到強烈的美麗極光。
共有約 4130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