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发快三平台 - 体育

宇宙探索

1月5日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的一份研究説,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物理學家第一次直接觀測到大量超低溫原子構成的流體在高速旋轉狀態下產生的量子現象。
主流宇宙模型認為,暗物質是構成各個星系的重要成分。但是新研究發現,距離地球2.5億光年的一個和銀河系差不多大的星系,完全找不到暗物質存在的證據。
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內一條巨大的氫氣雲帶,是銀河系內迄今發現的最大天體結構之一。雖然現在它只是一條氫氣雲,但是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未來將誕生新星的地方。
三體問題是物理學上經典的難題之一,探討的是三個天體之間,比如太陽、地球和月亮之間的引力如何影響它們各自的軌道。一份新研究稱為這個問題找到了完整的解答。
2021年12月30日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的一份研究發現,在地幔層的深處、接近地核的地方,有一層很特殊的物質,震波到了那裡傳遞的速度一下子放慢了一半。
利比亞沙漠(Libyan Desert)一路延伸到地中海。在這張照片上,它延伸到遠方與海平線接壤。從這張視角高度傾斜的照片上看,地球是不是很像火星?
2022年,美國宇航局(NASA)、歐洲太空局(ESA)和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將有多個大型項目有重要進展。
科學家發現一顆行星體積只有地球一半,和火星差不多大,在距離一顆M型紅矮星非常近的位置繞著它旋轉,繞一周只需不到10小時。
常見的彗星為什麼只有頭部是綠色,而彗尾不會呈現綠色?這個問題困擾了科學家90多年,最近一份研究終於找到了答案。
12月16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的一份研究,第一次探測到一顆系外行星上的磁場,並發現這顆行星上磁場與其大氣化學成分的關係與現有的行星發展理論不相符。
日本週二(12月28日)修改了太空探索計劃的時間表,目標是在2020年代後半期讓日本宇航員登上月球。
美國宇航局(NASA)歷時30年、耗資100億美元打造出目前功能最強大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望遠鏡搭載於阿麗亞娜5號火箭(Arianespace Ariane 5),在美東時間12月25日上午7時20分順利升空。
2021年在節日的氣氛中和Omicron變種病毒的陰影下即將過去。科技版的編輯和記者們十分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閱讀和關注。以下是我們從過去這一年裡重要且頗受讀者喜愛的科技新聞中選出的十篇文章,依發表時間順序,與您一起做一個簡要回顧。在新的一年裡希望繼續有您的陪伴,我們也會繼續努力為您帶來及時、準確和有趣的科技新聞。
游離行星是一類不固定繞行哪顆恆星、在太空中自由運行的行星。科學家偶爾會發現幾顆,然而一組科學家最近一下子發現了70多顆,實現了這個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
一組科學家認為引力波探測器也可以用於尋找宇宙中的暗物質。在科學家多年來嘗試了多種方法而沒有顯著成果的情況下,這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
美國宇航局(NASA)派出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每次飛掠太陽都距離太陽更近一些,最近第十次飛掠太陽,也是第一次進入了太陽的大氣層。
至今美國宇航局(NASA)從望遠鏡蒐集的資料中已經發現了近2.8萬個近地小行星。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大約3,000顆的速度增加著。
天文學家最新獲得的圖像顯示,從M87星系中心超級黑洞發出的噴流,形如DNA般雙螺旋結構,延伸長達3,300光年,遠超科學家的預期。
一組天文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大行星,它正圍繞著一個巨大且極其熾熱的雙星系統運行。儘管之前他們認為,這樣的環境非常不適合行星的形成。
最新證據顯示,原來太陽風內帶電的粒子遇到太空塵埃會變成水!了解這個過程對於探究地球上水的來源以及人類未來的太空探索都具有重要意義。
12月2日發表於《科學》(Science)的一份研究發現一顆幾乎全是由鐵元素構成的系外行星,為科學家了解水星提供了新的線索。
一組物理學家進行的新研究發現,在量子系統內,時間可以同時擁有兩個進展方向——既可前進又可後退。
麥哲倫星流(Magellanic Stream)是一道拱形塵埃雲,跨越南部天空超過100度角的範圍。一份新研究發現,它與地球的距離只有以前認為的五分之一。研究稱這意味著,這道星流將更快併入銀河系,提供養分為銀河系催生更多新星。
蟲洞是科學家設想宇宙中存在的一種連接遙遠時空兩地的捷徑,比如說從蟲洞的一端進去,從另一端出來的時候已經抵達位遙遠宇宙區域的另一個星系。
哈勃望遠鏡11月18日公佈的照片顯示,木星北半球新出現了幾個紅色風暴。
美國宇航局(NASA)11月22日發布公告稱,新發現301顆系外行星,這是有史以來成批發現系外行星數量最多的一次。
美國宇航局(NASA)正與美國能源部(DOE)合作計劃在2030年前建好一個放在月球上使用的核能發電設備。現在他們正在公開徵集這個核電系統的設計,截止日期為2022年2月19日。
從物理學角度上講,我們的宇宙似乎是巧合般完美。哪怕有一些物理條件和法則和我們已知的情況稍有區別,宇宙中的星球以至生命都不可能存在。
科學家通過黑洞周圍的吸積盤吞噬物體時發出的X射線、或是黑洞與其它天體合併時發出的引力波,才能探測到黑洞的存在。小型黑洞沒有這些信號,所以一般難以被探測到。
科學家在一顆鑽石裡面發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礦物質。這種礦物質是理論上存在於下地幔層高壓環境中的物質,但是科學家卻在上地幔層的鑽石中發現了它。
共有約 4130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