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世界博彩公司排名 - 体育

宇宙探索

低頻射電望遠鏡(LOFAR)項目組公佈的數據顯示,新發現一百多萬個以前任何望遠鏡都沒發現過的天體。而這批數據,僅完成了北半球天空27%面積的掃描。
追蹤太空垃圾的一位專家說,美國東部時間週五(3月4日)上午7點26分,中國火箭一節重達4噸的廢棄助推器以5,800英里的時速撞上了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一個直徑大約65英尺寬的新撞擊坑。
一份新研究揭示,月球南極附近一個撞擊坑內的固態水以及裡面鎖定的揮發物,是以前彗星撞擊月球留下的物質。
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是美國宇航局(NASA)發射的太空望遠鏡,主要用於尋找和觀測系外行星。可是最近,科學家從它的海量觀測數據中,竟然一下子發現了97個由四顆恆星組成的天體系統。
佛家認為,一粒沙子就像一個宇宙一樣。現在,科學家在一些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的神經網絡模擬宇宙系統中,也看到了類似的現象——從單個星系的特性居然能推測出整個宇宙的組成結構。
歐洲太空局(ESA)2月18日發表了一張壯觀的太陽全景照,特別之處在於,當時太陽正在噴發日珥。這是有史以來拍攝到的第一張帶有日珥的太陽全景照。
哈勃望遠鏡項目組2月19日展示的新照片顯示,至少有三個星系正在合併。
科學家發現一個長達1630萬光年的星系,是有史以來見過的最大的一個星系,相當於銀河系長度的一百多倍。
一組科學家發現了一類以前沒見過的恆星。一些同行猜測,它們是兩顆白矮星合併後的奇特產物。
中微子是目前科學家所知的最小粒子,質量小到微乎其微。最近一份研究確定了中微子的質量上限,達到了迄今為止所能達到的最高精確度。
朱諾號(Juno)探測器去年飛掠木星的衛星「蓋尼米德」(Ganymede,木衛三)的時候紀錄下了大量數據。最近,科學家把當時的磁場掃描數據轉換成一段長達50秒的音頻文件。
有的時候科學家想到的探究宇宙的方法令人驚嘆。2月2日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就是這樣的一項成果。科學家用一種新方法測到了宇宙早期的溫度,是至今為止科學家所探測到的最早期宇宙時間點的溫度。
美國天體物理學家薩特(Paul Sutter)近期在space.com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宇宙會以一種稱為「真空衰變」(vacuum decay)的方式解體,而且有可能宇宙已經開始了其解體更新的過程。
維珍銀河CEO科爾格拉齊爾(Michael Colglazier)在聲明中說:「維珍銀河相信太空是充滿變革性的。」「我們計劃在今年稍晚時開始商業服務,提供前1,000名客戶登機,為我們開始常態營運和擴大機隊提供難以置信的堅實基礎。」
日本科學家派出的小行星探測器於2020年把在小行星龍宮(Ryugu)上採集的樣品成功送回地球。檢驗結果的研究報告2月10日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
美國宇航局(NASA)一個用於觀測深空高能X射線的太空望遠鏡,居然探測到來自木星的高能X射線。這些射線是太陽系內除了地球以外,從行星所發出的最高能的射線。木星有著怎樣的機制才有此能力?
近年來科學家證實地球上的極光是太陽風吹來的帶電粒子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產生的現象。新研究發現,土星北極的極光卻是由土星自身的一種對流機製造成,而且這也解釋了長期以來關於土星自轉一圈時長的謎題。
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 )借助飛掠金星加速的機會,第一次拍到了來自金星地面的照片,看到金星地面就像「一塊剛從煉鋼爐里取出來的烙鐵」。
天文學家第一次觀測到兩顆類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正在失去它們外面厚厚的大氣層,即將變成「超級地球」類型的系外行星。
在動輒百萬、千萬歲年齡的天體世界中,只有300歲的天體實屬罕見。科學家最近發現兩顆只有300歲的小行星,而且還是來源於同一顆未知星體。
現在最主流的宇宙認知理論叫做「標準宇宙模型」,認為存在暗物質是這個理論框架內重要的一部分。一份新研究提出按照這種模型演化而來的宇宙,裡面存在的盤狀星系(disk galaxy)的數量應該比實際觀測到的數量少得多。
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來自被撕裂行星的碎片撞擊白矮星表面的時刻,這是行星殘骸的最後時間。科學家估計這個行星系統已經存在數十億年。 研究團隊使用X射線來探測岩石類和氣態的物質撞擊白矮星並被白矮星吞噬的過程。這些物質是行星系統在其恆星死亡後被毀滅而留下的殘骸。這是對岩石類物質吸積到白矮星上的首次直接測...
韋伯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收到了來自遙遠太空的第一縷星光。工程師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校準工作,精確調整18個小鏡面朝向的角度,讓它們整體成為一個連續、完整的大鏡面,以拍攝出高精確度的照片。
科學家新發現地球的第二顆特洛伊小行星(Trojan Asteroid),比以前發現的第一顆大得多。計算顯示,它將伴隨地球在太空中運行至少四千年。
現在還沒有任何儀器能夠探測暗物質的存在。美國宇航局(NASA)近期發表的一份研究提出一個巧妙的辦法,派遣一艘飛船飛到距離地球100個天文單位的地方,即可對暗物質進行測量。
國際空間站(ISS)將會退出歷史舞台。根據最新公布的概述ISS未來的計劃,美國宇航局(NASA)打算將ISS一直運行到2030年底,之後將讓其在太平洋的偏遠地區尼莫點(Point Nemo)墜毀。
一份新研究估計宇宙中大約有4千億億個黑洞,也就是4X10¹⁹個。
人們以為黑洞是吞噬一切物質的天體,可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最新觀測數據顯示,3000萬光年外位於一個矮星系中心的黑洞正向周圍輸送物質,支持新星的誕生。
大質量的黑洞從何而來?像知名的引力波GW190521,由兩個質量各是太陽70倍以上的黑洞合併發出,是科學家至今發現的質量最大的黑洞之間的合併。
科學家認為在大爆炸之後的幾百萬分之一秒內,宇宙處於一種由夸克和膠子構成的等離子體狀態,其溫度高達萬億度。這些粒子互相碰撞、組合才產生現在人們看到的構成宇宙的各種基礎粒子,例如中子和質子等。在這個過程中,宇宙也逐漸冷卻。
共有約 4139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