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在全球供應鏈中承擔著重要角色,然而中共專制體制的種種危害,令全世界為之困擾。台灣經濟評論家吳嘉隆先生近日接受大紀元專訪。他認為,世界將發生重大變化,全球供應鏈必將重構,俄烏戰爭後世界將開啟全新格局。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週二(4月12日)表示,美國貿易代表與印度外交部長一致認為,新近重啟的美印貿易政策論壇可以幫助促進雙邊貿易和減少壁壘。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週三(3月30日)表示,隨著中國(中共)加倍推行其以國家為中心的經濟體制,拜登政府將大力捍衛美國的經濟利益和價值觀,抵禦中國經濟政策的負面影響。
中國互聯網巨頭近日被曝普遍經營虧損,股票持續走低。京東、B站和有贊等大廠大幅裁員。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戴琪表示,美國不會再拖延,將更積極地向北京施壓,以改變中共扭曲市場的貿易做法。
《華爾街日報》週三(3月2日)報導說,美國政府准备提出中国的工业补贴问题,并寻求保护美国的新技术优势,强化美国对華经济政策。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最新年度報告承諾將考慮所有可能的工具來打擊中共政府的非市場貿易行為,但提供的細節很少。
由於北京未能履行與美國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中的承諾,眾議院60名共和黨議員敦促美國總統拜登就此採取行動。
隨著美國商務部披露的2021年12月美中貿易數據顯示,中共當局沒有完成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目標,消息發布後再次引發外界關注。有財經專家對大紀元分析了美國的應對策略及預測了美中貿易戰後續的發展。
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官員週三(2月9日)表示,如果有關北京未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採購承諾的談判失敗,拜登政府正在考慮一系列選擇,包括可能導致新關稅的新貿易調查。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生效已滿兩年,但數據顯示,中共沒有兌現各項承諾。美國是否採取懲罰性措施,或開啟新的對華模式,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週三(11月10日)表示,針對中國如何落實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上,雙方會談遇到了阻力,但在持續討論之際,她不願預測結果如何。
港媒放風「歷史決議」部分內容,習近平要與虎謀皮?「入世」待遇已消失,中共遭重擊祕而不宣;習近平「進博會」講話喊疼了?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指出,美國政府將阻止中國鋼鐵產品進口對美國鋼鐵產業和市場造成的損害,提振美國鋼鐵產業的競爭力。
中國蘋果第一品牌山東煙台蘋果,近兩年,出口訂單大減,受到疫情波及,產地價格暴跌,更傳出跌至3毛錢一斤。當地果農告訴記者,他們不堪虧損,紛紛拔掉蘋果樹。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週四(10月28日)表示,她的目標是「緩和」美中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矛盾降溫。
隨著中國電力短缺和天然氣價格飆升,中國主要能源公司正在與美國出口商進行深入談判,以確保長期液化天然氣(LNG)供應。過去三年在美中貿易戰當中,中共向美國天然氣連續加徵關稅,導致進口數量一度降為零。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週四(10月14日)表示,上週與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的通話是一個「好開端」。她亦表示,計劃在未來與中方的磋商中,提出北京未遵守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問題。
美東時間週二(10月12日)晚上9:30,新唐人《方菲訪談》節目主持人方菲女士,專訪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先生。新唐人、大紀元將進行首播,敬請收看。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週五(10月8日)與中共副總理劉鶴通話,共同審查了美中經濟貿易協定的執行情況,並同意雙方將就某些未決問題進行磋商。
前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最近投書《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說,美國每年通過貿易赤字輸血給中國,只會餵肥共產黨,同時危害美國和全球利益。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週二(10月5日)表示,就恢復對中國進口產品的定向關稅排除清單計劃徵求公眾意見,特別是是否恢復先前延長的對549種進口產品類別的排除。
戴琪將於下週一上午(10月4日)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的講話,可能會是她對中國戰略最詳細的評估,不過許多具體政策必須通過監管程序來實施,可能不會在一次講話中就得到充分闡述。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週四(9月30日)發出公告說,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將於下週一(10月4日)在智庫戰略與國際經濟研究中心(CSIS)發表美中貿易關係演講。
拜登說美國和中共不是冷戰,但實際上這個衝突比冷戰更「熱」,因為美軍不避和中共的直接軍事衝突。
拜登和習近平90分鐘通話內容持續受到國際輿論關注,日前再有英媒爆料,拜登提議與習近平面對面會晤遭習拒絕,白宮立即否認這一說法。16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兩度避開正面回應。專家認為,習並不是不想見,只是外交手段。目前美方頻頻圍堵下,習怕被外界解讀示軟。
《華爾街日報》週五(9月10日)報導說,美國政府正在尋找方法向中共施壓,以啟動第二階段協議的談判;最新的計劃是調查中共政府的工業補貼政策,或考慮對中國進口產品進行新制裁。
華為死裡逃生?美國批准向華為出售汽車芯片;山東醫療器材公司7萬塊錢買孩子,要幹什麼?
近來,美國部分商業團體敦促拜登政府重啟與中共當局的貿易談判,但是美國一些業界人士認為,重啟貿易談判面臨美中雙方的阻力,重啟貿易談判的概率很小。
中共新任駐美大使秦剛日前表示,希望美中兩國的工商界能夠為美中關係的良性發展注入更多「正能量」。專家表示,華盛頓不大可能與北京舉行有意義的貿易談判,而且重啟貿易談判在美中兩國國內都將面臨政治阻力。
共有約 300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四(4月3日),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表示,川普(特朗普)政府將在4月5日截止日期前,就TikTok達成非中方所有權協議,即宣布TikTok的美國買家。萬斯還保證美國處於「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