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足球竞猜平台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環境保護

7月4日,德國北部科呂梅爾(Krummel)核電站因為一個變壓器短路而不得不停止運作。兩年前,這個電站就因技術問題已經暫停過。此後的48個月中一直出於維修狀態。這次重新啟動才2個星期。
在意大利的八國集團領導人承諾,到2050年以前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0%。但環保組織說,這項承諾對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來說太薄弱也太含糊不清。由於氣候變化,那一地區已經面臨嚴重的挑戰。 (w2009-07-11-voa3.cfm)
G8
(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10日專電)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今天都肯定八大工業國(G8)高峰會在氣候變化議題上有所進步,但也認為仍然不夠,尤其已開發國家應該承擔更多。
(中央社華盛頓9日法新電)美國科學家今天表示,聖嬰現象重返太平洋海域,幾乎確定會改變世界各地的氣候型態。
氣候變化和貿易問題成為這次在意大利拉奎拉市舉行的工業化8國集團峰會第二天日程的重點內容,因為,這一天世界最有影響力經濟體的領導人將擴大會談的範圍,吸收主要新興經濟體的領導人和代表加入討論。 (2009-07-09-voa52.cfm)
G8
(據中廣新聞報導) 澳洲一個小鎮開全國之先,查禁瓶裝水,希望為環保盡一分心力。新南威爾斯也宣佈要跟進。
(大紀元記者葉澄旭編譯報導)過去數年科學界不斷的探究,海洋酸化的現象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據美聯社報導,最新研究發現,海水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的幼魚的耳朵變大,這個實驗結果與科學家的假設南轅北轍。因為之前大部份的研究都指向,酸化的海水分解碳酸鈣,導致海洋生物的骨骼或外殼不易生長,然而幼魚的耳骨卻有增無減。
(中央社義大利拉奎拉8日法新電)雖然各國領袖已簽署協議,但由於俄羅斯反對協議中的一個重要部份,並且指其「令人無法接受」,8大工業國集團(G8)大幅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開始瓦解。
(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9 日專電)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昨天歡迎八大工業國集團(G8)宣佈的2050年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但指缺乏中程目標和清楚的立即行動計畫,會使一切成為空談。
市議員布拉西奧(Bill de Blasio)7月1日在市政廳前召開記者會呼籲市政府採納他起草的議案,實施環保型食品供應系統,在減少污染的同時,讓紐約人食用更多新鮮、健康的食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6月25日在西班牙第3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作出決定,易北河谷被從《世界遺產名錄》中除名。原因是,正在建造中的易北河上的一座四車道鋼樑橋與易北河古老的建築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格格不入。由此,德累斯頓成為自該名錄創立以來阿曼阿拉伯羚羊保護區之後第二個下榜的成員,也是首個下榜的文化景觀。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昨日(6月23日)宣佈,在聯合國大會的前一天(9月22日)召開為期一天的全球氣候變化首腦會議﹐邀請世界各國領導人參加。在紐約達格哈馬舍爾德廣場公園(Dag Hammarskjold Plaza Park)﹐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紐約市長彭博還宣佈9月21日至25日為紐約市氣候週。
〔自由時報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位於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之間的鹹水湖「死海」,因為缺水導致面積逐漸縮小,岸邊也出現至少3000個「陷坑」(sinkhole),這個地下坑洞會突然裂開,吞噬所有在坑洞上方地面的物體。專家指出,陷坑的形成與缺水、觀光、工業活動脫不了干係。
(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19日專電)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抨擊歐洲聯盟領袖會議未能夠在對抗氣候變遷上做出具體承諾,拖延了國際氣候談判的進程。
對經濟前景普遍抱持不樂觀態度之際,消費者變得精打細算,對於大大小小的花費能省則省,企盼能挺過這一波寒流。有機食品的銷售因此受到衝擊,不禁讓人聯想到:環保運動是否同樣受到重挫?耐人尋味的是,種種跡像顯示,其他綠色產品逐漸受到青睞,業績逆勢上揚,透露出綠色理念在消費者心中紮下了根。
(中央社記者林憬屏曼谷18日專電)泰國、柬埔寨與寮國政府共同計劃在湄公河主流興建11個水壩,水壩興建後將阻斷魚群遷徙,數百萬居民將陷入生計危機,拯救湄公河聯盟號召1萬6380人連署,要求停止興建水壩。
全美首個以太陽能為動力的電動汽車充電站今年4月份在芝加哥由庫侖科技公司 (Coulomb Technologies) 推出。
全球暖化議題近年來在各項國際高峰會議中備受關注,顯見全球暖化對全人類造成的巨大衝擊不容小覷。根據美聯社報導,聯合國報告指出,全球暖化可能造成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大遷徙。
外出開車 讓環境付出代價 明智選擇 調整生活方式 需要出門才出門......
(中央社吉隆坡8日路透電)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主席畢西納尼(Giovanni Bisignani)今天表示,全球航空業者已承諾,到2020年碳排放量將達到零成長(neutral growth)目標。
6月5號是世界環境日。聯合國設定這個日子,是為了提請公眾關注環境問題。這一天,世界各地舉辦各種各樣有關環境保護的活動,比如馬來西亞民眾會去種很多樹,在肯尼亞,人們要清理海面上漂浮的垃圾。
所謂「聖嬰現象」,指的是東太平洋海水溫度明顯上升,這會造成氣候的改變,有些地方會出現大旱災,有些地方會有大洪水,總之,氣候會十分反常。
一座耗資1240萬美元的新型節能高效計算機數據中心將於明年底在錫拉丘茲大學校園內落成。這座由該校和IMB公司合作興建的數據中心將成為全球首家綠色環保型中心大樓。
(大紀元記者葉淑貞編譯)第一份關於氣候變遷帶給人類成本的全面報告警告,氣候變遷每年導致全球30萬人死亡及至少1,250億美元主要是農業經濟方面的損失。該報告還警告,目前世界上有逾3億的人口被氣候變遷這個「沉默危機」所影響,這個數字在2030年時將會加倍。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表示,今年底舉行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會議可能是「避免全球災難的最後一次機會。」
一項調查顯示,氣候變化每年導致30萬人死亡,到2030 年,每年死亡人數可能增加到50萬人。
健康永續的生活型態是一種寵愛自己、善待地球的生活態度,小至個人、大至社區團體的永續經營都涵括其中。本文將提供讀者簡易可行的環保有機秘訣,教你如何吃的有機,用的也很環保!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於5月24日至25日,對丹麥正式進行國事訪問。 他訪問的主要目的,是參加在哥本哈根貝拉中心召開的「世界商業首腦氣候變化會議」(World Business Summit on Climate Change)。該會於5月24至26日召開,來自世界各國的700個商界領袖聚集在貝拉中心,商討目前已經迫在眉睫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
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提供的2007年度報告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06年增加了3.1%,相較於2006年增加率為3.5%,略為收縮。但是奧斯陸的國際氣候暨環境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員那特‧阿弗森表示:「這對取代化石燃料的嚐試可說失敗,顯示我們還是不易將經濟成長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脫鉤」。聯合國氣象科學家則警告,大氣中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將會導致全球溫度上升...
〔自由時報編譯張沛元/路透奧斯陸22日電〕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表示,許多國家都忽視雜草或鼠類等外來入侵物種對經濟的傷害,據統計,這些外來物種一年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損失一.四兆美元(逾台幣四十五兆)。
共有約 181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中國經濟形勢日益嚴峻,企業倒閉、員工降薪成常態。基層勞工面對生活壓力,透支身體,過勞死亡的現象層出不窮。近期大紀元記者採訪了多名不同地區的從業者,他們的親身經歷勾勒出當前中國經濟下滑的殘酷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