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策2.0:美中關係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3月20日)簽署行政命令,援引《國防生產法》(DPA)與緊急權力,加速關鍵礦產的開採、加工與供應鏈重組,並將聯邦土地優先用於礦產生產。此舉旨在減少對中國依賴,確保能源、科技與軍工產業的供應鏈安全。
美東3月20日上午9:30起,對於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13日(上週四)舉行聽證會,主題是【競爭十字路口:中國(中共)在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新唐人、大紀元進行網絡重播(即時翻譯字幕)。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週三(3月19日)表示,美國過去20年誤判了中共,如今不會再讓任由其靠「作弊」崛起。他強調,美國將以更高成本嚇阻中共攻台,並確保巴拿馬運河不受中企控制。
加州聯邦眾議員羅·卡納(Ro Khanna)要求Meta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出席國會監督委員會,回應有關他為中共開發審查工具的指控。
川普跟普京直接通話了,俄烏戰爭實現停火看來有希望了。但我認為這次通話重點還不是俄烏停火,重點是美俄關係升溫,美俄合作升溫。跟普京通話的同時,川普這又不忘撩撥一下習近平,說習近期可能訪問美國,但中共外交部卻回應說「沒有可提供的信息」。
美國國務院的「正義獎勵計劃」(RFJ)正在懸賞最高1,500萬美元,以徵集情報,打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及其各分支(包括IRGC-QF)的金融機制。國務院在週三(3月19日)公布的懸賞聲明中,特別提到尋求四名中國公民的信息,他們涉嫌幫助伊朗獲得美國軍民兩用技術。
隨著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不斷升級,中共表現得越來越咄咄逼人,將軟實力、法律戰和大外宣融為一體,挑戰國際民主規範,擴大其全球影響力。
近日,七國集團(G7)外交部長發表聯合聲明,對中共採取強硬立場,聲明還加強了在台灣問題上的措辭,罕見地省略了過去聲明中的一些安撫性提法,如「一中政策」等。專家指,這表明美中台關係出現突破性發展。
自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入主白宮以來,因中共打擊芬太尼輸美不利,川普已經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兩次關稅。週一(3月17日),川普表示,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溫之際,中共黨魁習近平不久會訪問華盛頓。
在美國政府加大力度對中共實施芯片等技術限制之際,今年2月,韓國對華半導體芯片出口大幅下降。
美軍弗吉尼亞級攻擊潛艇(又稱維吉尼亞級攻擊潛艦)「明尼蘇達號」(USS Minnesota)已進駐澳洲,標誌著美英澳安全夥伴關係(AUKUS)軍事合作的進一步深化。美國計劃在西澳建立潛艦輪調部隊,以強化印太戰略,應對中共日益增長的海上影響力。
週五(3月14日),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宣布了一項對泰國政府官員實施簽證限制的政策,認為他們對2月將40多名維吾爾族人強制遣返回中國負有責任。
七國集團(G7)外長週四(3月13日)達成共識,將加強努力結束俄烏戰爭,並將譴責中共在印太地區有侵略性的海上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的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不僅是最年輕的白宮新聞發言人,還因為她語氣堅定,能夠兼顧母親身分和事業,受到中國網民讚譽,成為中國網絡明星。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正擴大職能,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專注應對中共網攻,並確保美國在人工智能(AI)、5G、量子計算等關鍵技術領域保持領先,防範中共技術滲透。
3月12日,美國對進口鋼鐵與鋁加徵的25%關稅生效,正式掀起了全面貿易戰。川普(特朗普)此前為打擊毒品和非法移民,雖然動用了關稅手段,但還不是要解決不公平貿易問題。這次歐盟也加入戰團,中共或許想看熱鬧,但恐怕才意識到之前的報復措施可能過早、過激了,等於幫川普積累了籌碼。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政策從3月12日(週三)生效。這項政策從表面上看令美國的許多盟友受傷,如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但是其實質上卻是要堵截共產中國因產能過剩而壓價出口的鋼鐵和鋁產品。預計川普與盟友可以透過談判緩和緊張,而真正感到關稅之痛的卻是中方。
美中貿易戰正逐步升溫,有知情人士透露,美中雙方正在商討讓川普(特朗普)和習近平在今年4月或6月會面。不過,有分析指,如果美中舉行峰會,習近平將會面臨尷尬「風險」。也有學者認為,即使促成川習會,也不可能解決美中之間的根本性問題。
美國眾議員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呼籲,美國對所有中國芯片徵收關稅。目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正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進行301調查,這項調查結果可能影響全球供應鏈。
美國國會眾議院3月10日(週一)一致通過兩項關於打擊中共間諜威脅的兩黨法案。
川普上任以來,在美國優先政策之下,對國際局勢的思考方式發生巨變,習慣於傳統美台話語的人士滿懷疑慮。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川普總統相信在他的總統任期內,中共黨魁習近平不會對台灣採取行動。
週一(3月10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法案,禁止美國國土安全部採購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六家中企生產的電池。
華郵3月9日獨家報導,社群龍頭Meta前主管威廉斯投訴,Meta曾表態願配合審查內容及壓制異見,包括僱用300名內容審查員,以讓臉書在中國上路;如今Meta喊與川普攜手打擊全球審查行為,「人們應該知道真相。」
中國物價不漲反跌,通縮陰影越來越重,年輕人甚至在大理古城「組團要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國際上,美國剛剛對中共開出了一張244億美元的疫情帳單,影響有多大?還有川普有個「美國夢」,它會帶來繁榮還是危機?《唐青看時事》
週二(3月11日),美國國會眾議院禁止國會山新聞代理機構向各議員辦公室分發中國共產黨出版的英文版報紙《中國日報》(China Daily)。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日(3月9日)表示,美國政府正就出售中國社交媒體平台TikTok一事,與四組不同的買家進行接觸。他強調,所有選項都是不錯的選擇。
美國空軍首次將兩架無人機原型機標記為戰鬥機,開啟軍事航空新時代。這些被稱為「忠誠僚機」的戰鬥機將增強空軍機隊。空軍宣布這類新型無人戰機將於今年夏天準備就緒,成為在印太對抗中共又一利器。
週二(3月4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F-35 Pax River綜合測試部隊完成首次飛行測試,將遠程反艦導彈(LRASM)集成到F-35B Lightning II隱形戰鬥機(短距起飛和垂直降落型號)上。
美國國會兩黨議員正聯手推動立法、加強監管,希望打擊中國企業在購買美國土地的行為。
美國國會眾議院對中共特別委員會領導人敦促中國大型電信公司詳細說明與中共軍方和中共政府的任何聯繫。長期以來,議員們認為這些中國電信公司在美運營造成國安風險。
共有約 197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四(4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宣布新一輪貿易關稅後,引發人們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全球股市、美元、人民幣和石油均大幅下跌。白宮告訴華爾街,要相信川普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