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策2.0:國際外交

隨著美國推動俄烏停火談判邁出第一步,白宮針對中共、俄羅斯和伊朗三個對手的不同策略逐漸清晰化。川普(特朗普)政府也同時在調整與盟友的合作關係,努力改變以往時常請客買單的模式,敦促合作夥伴們接受AA制。川普政府正尋求利用複雜的變數,來重新理順國際秩序的大局。
當地時間週三(3月26日)晚間,北約澄清四名美國士兵在立陶宛參與軍事訓練時死亡的說法。北約表示,對美國士兵的搜尋仍在進行中。
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週二(3月25日)表示,他將在週五與妻子烏莎‧萬斯(Usha Vance)一同前往格陵蘭島,並在一段網絡視頻中暗示,全球安全正處於危險之中。這是川普(特朗普)政府在美國第二夫人的訪問計劃遭遇抵制後所做出的最新回應。
美國和俄羅斯團隊週一(3月24日)在沙特阿拉伯舉行了黑海停火協議會談。美國總統週二(3月25日)在白宮表示,美國正在審視俄方提出的條件。
上週日(3月23日)以來,美國在沙特阿拉伯分別與烏克蘭和俄羅斯舉行了會談。白宮週二(3月25日)發表兩份聲明表示,美國分別與俄羅斯和烏克蘭團隊就黑海航行安全達成共識。
美東時間3月25日(週二)上午,美國情報部門負責人國家情報總監塔爾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中央情報局局長約翰‧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聯邦調查局局長卡什‧帕特爾(Kash Patel)、國家安全局/CSS局長蒂莫西‧D‧霍夫(Timothy D. Haugh)和國防情報局局長傑弗裡‧A‧克魯斯(Jeffrey A. K...
美東時間3月25日(週二)上午,美眾議院外交事務非洲小組委員會將就「金屬、礦物和採礦:中共如何助長非洲的衝突和剝削」舉行聽證會,新唐人、大紀元進行網絡直播(即時翻譯字幕)。
韓國海關週二(3月25日)表示,在美國川普政府開徵對等關稅之前,韓國將針對違反原產地標示規定的行為展開專案調查,以確保符合與美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的要求。
美俄於沙特利雅得就黑海停火提案完成談判後,美烏代表團接續登場續商和平。白宮稱會談已取得進展,盼推動全面停火,終結逾三年俄烏戰爭。普京是否願讓步,仍引發歐洲疑慮。
儘管中俄宣稱它們之間的友誼「無上限」,但是種種跡象表明,它們之間已經出現了裂縫。而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向普京喊話說「不希望俄羅斯跟中共走到一起」,可能將進一步把這條裂縫撕成一個大口子。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一(3月24日)再次強調美國應該接管格陵蘭島的想法,並樂觀表示,格陵蘭島或是美國未來的一部分。這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很重要。總統還說,美國第二夫人烏莎‧萬斯(Usha Vance)將訪問格陵蘭,國務卿盧比奧或同行。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一(3月24日)表示,美國與烏克蘭達成的礦產協議將近完成,很快將會簽署。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一(3月24日)誓言,將有更多國家加入《亞伯拉罕協定》(Abraham Accords)。該協定是他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促成的以色列與一些海灣國家達成的一系列關係正常化協定。 川普週一當天在白宮的內閣會議上對記者說,更多國家希望加入協議,並且特別提到沙特阿拉伯作為該協議的可能參與者,儘管沙特阿拉伯因加沙戰爭而對以色列有所保留。 ...
美國和俄羅斯官員週一(3月24日)在沙特阿拉伯舉行會談,旨在推動烏克蘭全面停火。美國希望在達成更廣泛停火協議之前單獨簽署黑海停火協議。
週一(3月24日),由川普總統的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率領的美國代表團在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談判代表舉行會談。此舉正值川普總統力求在俄烏戰停火方面取得快速進展之際。
在歐洲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否想要結束戰爭心存懷疑之際,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的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週日(3月23日)表示,外界不應以「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俄羅斯領導人,他不認為普京想要入侵歐洲更多地區。
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的夫人烏莎‧萬斯(Usha Vance)將於週四(3月27日)前往格陵蘭島,因為總統川普(特朗普)希望美國能擁有丹麥這塊具有戰略意義的半自治領土。
烏克蘭國防部長魯斯泰姆‧烏梅羅夫(Rustem Umerov)表示,烏克蘭和美國官員週日(3月23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會談。
委內瑞拉週六(3月22日)宣布與美國達成協議,恢復移民遣返航班。此前幾天,美國國務卿盧比奧警告說,如果委內瑞拉不接收美國遣返的委國公民,將面臨嚴厲制裁。
阿聯酋與美國達成為期10年的投資協議,承諾向美國經濟投入1.4兆美元,涵蓋AI基礎建設、半導體、能源與製造業。專案包括鋁業、天然氣出口、資料中心與礦產供應鏈,成為遏制中共資本影響力的重要戰略布局。
週五(3月21日),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談到了俄烏戰問題。他說,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可能「很快」就會實現全面停火。
美國全球戰略重心正轉向亞洲,加上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對北約(NATO)的不確定態度,促使歐洲主要軍事強國展開一項中長期計劃,希望在未來5至10年內逐步承擔更多防務責任,取代美國的北約角色。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週四(3月20日)宣布,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 )機械師、美國公民喬治·格列茲曼(George Glezmann)已被塔利班釋放,正在返回美國的路上。格列茲曼2022年底在阿富汗旅遊時被綁架。
週四(3月21日),烏克蘭對位於薩拉托夫州(Saratov)的俄羅斯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基地發動無人機襲擊,引發劇烈爆炸與大火。該基地距離戰線約700公里(435英里)。
香港億萬富翁李嘉誠在宣布出售其巴拿馬運河港口資產的交易後,卻意外發現自己成為中共的攻擊目標。
為迫使也門胡塞武裝停止攻擊紅海船隻,美軍週二(3月18日)夜裡至週三凌晨對該武裝組織發動新一輪空襲。襲擊地點包括薩達省(Saada province),也門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該省是胡塞武裝領導人長期的藏身地。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建議接管烏克蘭的電力供應和核電站,以保護該國能源基礎設施免受俄羅斯侵害,這一提議是在美國推動基輔與莫斯科就能源設施和基礎建設達成部分停火的背景下提出的。 週三(3月19日),川普在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時提出了上述建議。川普表示,這是一次很好的通話。 澤連斯基則表示,通話是「積極」、「坦率」且「非常具有實質性」。 兩...
週三(3月19日),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了電話會談。兩位總統之後各自發出了有關這次通話的積極信號。白宮針對此次通話發表了聲明。
美國國務院的「正義獎勵計劃」(RFJ)正在懸賞最高1,500萬美元,以徵集情報,打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及其各分支(包括IRGC-QF)的金融機制。國務院在週三(3月19日)公布的懸賞聲明中,特別提到尋求四名中國公民的信息,他們涉嫌幫助伊朗獲得美國軍民兩用技術。
美東時間3月19日(週三)下午,美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Tammy Bruce)將主持新聞簡報會,新唐人、大紀元進行網絡直播(即時翻譯字幕)。
共有約 32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參議院週六(4月5日)凌晨通過預算決議案,啟動立法捷徑,為川普(特朗普)政府延長2017年減稅政策鋪路。此案可繞過民主黨阻撓,推進減稅、削減支出與增加國防投資。然而,參眾兩院共和黨人在Medicaid與減稅規模上出現分歧,後續協商恐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