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体育直播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美中台關系

(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 在胡錦濤訪美期間,他試圖傳遞一項訊息─中共對美國而言不是威脅,事實上,它甚至不希望被視為挑戰者。國際先驅論壇報4月20日報導,中共領導人近來一直努力完整傳遞其觀點,並發出像「和平崛起」這樣被扭曲的口號。
星期三我舉行了一場檢視中國人權紀錄的聽證會。這幾年來,我辦了超過25場中國國內踐踏人權的聽證會,中國雖然有一些經濟發展,它的人權狀況仍然很糟糕。
布什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承諾在範圍廣泛的國際問題上進行合作,但是他們沒有宣佈雙方達成具體的協議。在他們所說的友好會晤中,兩位領導人淡化處理他們的分歧。 (w2006-04-21-voa20.cfm)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張五岳今天表示,從美國總統布希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顯示,中美關係是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意涵,中美各自內部需求遠大於雙邊共識的突破。
(大紀元記者古鏡編譯報導)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於2006年4月19日刊載一篇題為「中國胡錦濤:人見人愛又深藏不露」的文章。文中認為儘管胡在群眾中以謙卑、親民的形象受到歡迎,但即使是北京政治圈中的菁英群中,大家對他都不瞭解。
(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譚慎格(John J. Tkacik, Jr.)4月17日發表評論文章「防患中共」(Hedging Against China),文章中探討中共政權對亞太地區和全球各地的負面影響並建議美國政府應採取具體措施落實防範中共的政策。
白宮目前正在積極為布胡會及會後的午宴作準備。胡錦濤今天從西雅圖抵達華盛頓後,就住進了白宮北門斜對面的布萊爾國賓館,胡錦濤一行下榻期間的餐食,是由隨行的釣魚台賓館大廚負責;明天胡錦濤和美國副總統切尼以及部分國會議員的會談,也將在布萊爾國賓館舉行。
(大紀元記者馮靜綜合編譯報導) 華盛頓郵報18日報導,胡錦濤期望訪問美國為正式的「國事訪問」,但布什政府很少有耐心糾纏於禮議而沒有實質的會見內容。到目前為止,美國深切關注的問題沒有得到任何解決,中共似乎滿足於在美國狂熱的購買商品,以求緩和這些問題引發的緊張關係,但那將是錯誤的估算。
(大紀元記者馮靜、魏德綜合編譯報導) 紐約時報4月17日北京報導,布什政府官員透露,胡錦濤告訴布什,他忙於國內的政治經濟問題而無意挑戰美國,顯示出中共在努力減少或轉移美國對它的憂慮,加上胡訪美前的160億美元的支票外交,專家分析胡遷就迎合美國實為權宜之計,給中共時間聚集力量和不受阻礙的擴張勢力。
大紀元記者徐竹思康州報導)復活節長週末的耶魯校園春光明麗,在曬太陽與散步的學生和遊客間,穿梭著法輪功學員的身影,他們請耶魯師生員工支持其向校長萊文(Richard Levin)提出的訴求,即於21日胡錦濤來訪之際向其提出調查中國勞教所中發生的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的情況。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熱點互動》節目,我是林雲。中美之間的關係,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適逢中共領導人胡錦濤下週即將訪美,我們今天邀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李天笑先生,來跟我們分析一下,目前中美之間存在的棘手問題。天笑博士您好。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十八日起四天的訪美行程安排了在康乃狄克州的耶魯大學演講。除了耶魯大學校長李查.李文(RichardLevin)過去五年勤訪中國大陸,耶魯與中國的深厚淵源也是因素。
九年前,七十一歲的江澤民,在哈佛大學聽到了演講廳外的抗議聲音;九年後,六十四歲的胡錦濤在耶魯大學發表演講,在校方的限制下,學生的抗議聲音,用《耶魯日報》社論的話說,胡錦濤既聽不到也看不到。
就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4月18日到29日即將出訪美國、沙烏地阿拉伯、摩洛哥、尼日利亞和肯尼亞五國。中國近期應景粉飾新聞熱鬧滾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又是在玩掩人耳目的勾當,畢竟「假、惡、鬥」黨文化,再怎麼說都是「狼來了」的騙子技倆。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熱線直播節目,我是主持人安娜。胡錦濤又要出訪美國了,住在美國的觀眾朋友們可能還記得上一次他來到美國的情況;那麼這一次胡錦濤他的接待規格是什麼樣呢?另外胡錦濤將和美國總統以及美國的政府官員相談什麼樣的問題呢?
由於在中東(特別是伊拉克和伊朗)和全球反恐戰爭中投入過多精力,美國分身乏術,在東北亞的外交、軍事活動也受到很大影響。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的東北亞合作安全項目負責人里昂•西格爾(Leon Sigal)更創造出「強勢脫離」(hawk disengagement)一詞,來形容布什政府對該地區進行的戰略...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海德里五日表示,他預期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本月訪問華府時,將會帶來中國在國際體系擔任一個負責任利害關係人(responsible stakeholder)的諸多承諾。
台灣駐美代表李大維今天表示,美方對於陳水扁總統和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會面一事感到鼓舞,美方希望未來台灣朝野能有更多的互動。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星期五發表2006年外國貿易壁壘年度報告,重點批評了中國違反世貿組織規定的一些做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官員還表示,今後在處理美中貿易糾紛的時候將會更加嚴肅、更加嚴厲。 (w2006-04-01-voa14.cfm)
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訪美團成員今天表示,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改變主意轉而願意與陳水扁總統見面,應係受到美國的影響。
身兼台北市長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到美國訪問時刮起“馬旋風”,美國的接待規格極高,可說是他們能力範圍內的極限,而國會山莊、著名智囊組織、美國傳媒,都非常重視他。馬英九雖然是台灣政界領袖,但對美國而言,他只不過是蕞爾小島的在野黨主席,而每天到訪美國的世界各國政黨領袖,多不勝數,為甚麼美國獨厚馬英九呢?過去那麼多台灣政要訪問美國,都因為北京的強烈反應而鬧得滿城風雨...
大紀元記者朱江紐約報導)中國國民黨主席台北市長馬英九20日下午4時在紐約大學應邀出席「馬市長與紐約青年有約座談會」﹐該座談會由中國國民黨紐約青年團與大紐約地區台灣同學會聯合會共同舉辦﹐來自28所大學的兩百余名留學生聆聽了座談會。與會嘉賓還有台北駐紐約經文處夏立言大使、紐約大學熊玠教授、紐約青年團顧問王涵萬、曾令寧、李龍生等。馬英九回答了學生們的問題﹐就國際觀...
大紀元記者史靜、林玉梅、朱江、寧慧如紐約報導)於19日晚抵達紐約的台北市長馬英九及其代表團一行12人﹐昨天(20日)展開美國之行的第一站–紐約的訪問﹐緊密的行程包括晨跑﹑法拉盛僑界五百人早餐歡迎會﹑外交關係協會午餐演講﹑與紐約青年學生對談﹑拜會紐約中華公所、接受千人「全僑公宴」歡迎酒會及會見紐約前﹑現任市長等公開與非公開活動﹐所到之處受到民眾熱烈歡迎﹐展現出...
拉丁美洲在受到美國冷落的時候卻得到了中國前所未有的關注。有關專家表示,美國應該加強與拉美的全面關係,來制衡中國在該地區日益擴大的影響力。 (w2006-03-21-voa10.cfm)
共有約 1908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廣東深圳業主李天輝因遭受中共迫害而逃出中國大陸,2024年7月抵達美國尋求庇護。近期他對大紀元記者講述了在國內遭受迫害的經歷,包括非法拘禁、酷刑、威脅、恐嚇以及持續的監控和騷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