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台關系
美國華盛頓時報本週專欄指出,中國駐美大使致函美國國會議員,指稱對台灣提供武器將傷害美中關係並鼓勵台獨,但中國此舉被認為是干涉美國內政,並已經觸怒多位美國議員。

美國駐太平洋地區一位高級軍事官員否認美軍在西太平洋的重新部署是為了對付中國軍事力量的日益增長。同時,軍事問題專家認為,部份美軍從沖繩基地撤出會為日本自衛隊接管沖繩創造條件,從而加大日本捲入台海衝突的可能性。

(大紀元記者吳宇凡編譯報導) 2006年4月28日《頭版雜誌》(FrontPage Magazine)刊登一篇標題為「下一次中日戰爭」(The Next Sino-Japanese War)的報導,對中日之間日益惡化的關係以及北韓在中日交惡中所承擔的角色作了精彩評論與分析。

美國國防部今天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經濟持續成長,外交籌碼日益增加,解放軍軍力持續擴張;而相對地,台灣在國防方面的努力卻呈現和緩,使得兩岸軍力逐漸向北京傾斜。中國在台海地區持續擴張軍力,已危及台海現狀的維持。

美國商務部高級官員在華盛頓說,美中貿易關係中最嚴重的問題仍然是市場准入,知識產權保護和貿易活動的透明度。中國駐美高級官員則表示,願意與美國通過平等對話的方式解決貿易爭端。 (w2006-05-19-voa41.cfm)

總統陳水扁出訪中南美洲,四日過境阿聯阿布達比加油,由於阿布達比地面溫度高,無法加滿油,專機無法至多明尼加才加油,因此中停阿姆斯特丹機場。外交部長黃志芳說,專機在阿姆斯特丹機場進行「單純商業包機技術性落地加油」,完全沒有政治考量,外界無需做政治聯想。

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上星期訪美時,適逢美國國會休會,不過,胡錦濤前腳剛離開,聯邦眾議院就全票通過一項決議案,批評中國的人權。同時,眾議員在華盛頓時報上發表專文,告誡北京當局不應以武力威脅台灣,美國是與自由民主的台灣站在一起的。

哈佛大學亞洲中心研究員譚若思(Ross Terrill)指出,政治制度非常關鍵,而華府與北京對自由的認知根本不同。他表示,美國拉攏崛起的中國,仍應對專制的中國有戒心。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廣東深圳業主李天輝因遭受中共迫害而逃出中國大陸,2024年7月抵達美國尋求庇護。近期他對大紀元記者講述了在國內遭受迫害的經歷,包括非法拘禁、酷刑、威脅、恐嚇以及持續的監控和騷擾等。
排行榜
TOP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