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中国体育彩票 - 体育

美中台關系

美國國務院消息來源今天透露,美國政府對於台灣近來政局急速變化感到憂慮,美國希望台海穩定,也盼陳水扁總統能順利完成剩下任期,政府更不要空轉。
美國華盛頓時報本週專欄指出,中國駐美大使致函美國國會議員,指稱對台灣提供武器將傷害美中關係並鼓勵台獨,但中國此舉被認為是干涉美國內政,並已經觸怒多位美國議員。
(大紀元記者廖佩妮編譯報導)去年布什政府提出新措施限制高科技產品與技術出口至中國,因為北京會用此來加強其國防與軍事能力。除此之外,布什政府也會對出口的產品與技術進行更多的背景調查和監管措施。這項提議源自於五角大廈對中國軍事能力的年度報告。此報告中證實北京持續發展武力,其發展的速度和範圍已經使區域性的軍事力量產生失衡。 2006年五月剛出爐的年度報告呈現同樣的...
美國駐太平洋地區一位高級軍事官員否認美軍在西太平洋的重新部署是為了對付中國軍事力量的日益增長。同時,軍事問題專家認為,部份美軍從沖繩基地撤出會為日本自衛隊接管沖繩創造條件,從而加大日本捲入台海衝突的可能性。
華爾街日報的「回顧與展望」專欄指出,中國大陸方面如果真的關心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應該歡迎台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員。
(大紀元記者吳宇凡編譯報導) 2006年4月28日《頭版雜誌》(FrontPage Magazine)刊登一篇標題為「下一次中日戰爭」(The Next Sino-Japanese War)的報導,對中日之間日益惡化的關係以及北韓在中日交惡中所承擔的角色作了精彩評論與分析。
美國國防部星期二發表報告說,中國軍力迅速增長,已經改變了亞太地區的軍事平衡,並且有潛力對亞太地區其他國家構成了切實的威脅。
美國國防部今天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經濟持續成長,外交籌碼日益增加,解放軍軍力持續擴張;而相對地,台灣在國防方面的努力卻呈現和緩,使得兩岸軍力逐漸向北京傾斜。中國在台海地區持續擴張軍力,已危及台海現狀的維持。
美國商務部高級官員在華盛頓說,美中貿易關係中最嚴重的問題仍然是市場准入,知識產權保護和貿易活動的透明度。中國駐美高級官員則表示,願意與美國通過平等對話的方式解決貿易爭端。 (w2006-05-19-voa41.cfm)
(大紀元記者馮靜綜合編譯報導) 在2001年中共噴氣式殲擊機與美國偵察機碰撞之後,中美由於此事件切斷了軍事聯絡。不過中美軍方最近又頻頻互動,以圖改善雙方軍事關係。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員威廉。法隆(William Fallon)最近訪華,第一次參觀了北京還從未向美國軍事官員開放的軍事設施,並會見了外長李肇星,國防部長曹剛川,以及西安,瀋陽和杭州的地方司令員們。
駐芝加哥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投書「印第安那波里斯星報」,針對美國學者韓密爾頓(Lee Hamilton)在該報發表的專文,指出中國與美國在國家利益及基本價值方面存在許多根本上的歧異及不相容性。
美國眾院國際關係委員會昨日舉行「中國的崛起」聽證會,美國副國務卿左里克在國會作證時說,以前他在香港教書的時候,有中國學生對他說,民主是西方的東西,在亞洲行不通。但今天大家都津津樂道台灣的民主成就,為此左里克指出:「如果台灣能夠實行民主,中國就沒有理由不能」。
作為推動美中軍事交流的一部份,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法倫上將抵達北京和中國國防部長舉行會談。 (w2006-05-10-voa28.cfm)
台灣總統陳水扁將結束中南美洲訪問,回程確定不過境美國阿拉斯加,而是經多米尼加、阿布扎比返台。台灣內部則希望陳水扁能設法修補台美關係。
據蘋果日報報道,華府智囊「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CSIS)」專家米德偉(DerekMitchell)認為,中國若以為美國拒讓陳水扁過境紐約或三藩市是為取悅中方,就可能錯估形勢,不利兩岸局勢穩定。
面對著中共八百多顆飛彈的威脅,台灣各界有超過15000人,在4月23日走上台北街頭聲援1000萬海內外華人退出中共,這代表什麼意義呢?我們知道台灣已經是個民主自由的社會,當然一路走來,是個相當艱辛的過程。尤其隨時面對著一個殘暴的中共邪靈,文攻武嚇,無所不用其極之下,台灣的民眾在看清了中共統治下的黑幕後,紛紛站出來,對中國人的「三退」行動表示支持。同時在中國的...
總統陳水扁出訪中南美洲,四日過境阿聯阿布達比加油,由於阿布達比地面溫度高,無法加滿油,專機無法至多明尼加才加油,因此中停阿姆斯特丹機場。外交部長黃志芳說,專機在阿姆斯特丹機場進行「單純商業包機技術性落地加油」,完全沒有政治考量,外界無需做政治聯想。
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上星期訪美時,適逢美國國會休會,不過,胡錦濤前腳剛離開,聯邦眾議院就全票通過一項決議案,批評中國的人權。同時,眾議員在華盛頓時報上發表專文,告誡北京當局不應以武力威脅台灣,美國是與自由民主的台灣站在一起的。
哈佛大學亞洲中心研究員譚若思(Ross Terrill)指出,政治制度非常關鍵,而華府與北京對自由的認知根本不同。他表示,美國拉攏崛起的中國,仍應對專制的中國有戒心。
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新聞守望報(Knoxville News Sentinel)今天刊登台灣駐美國亞特蘭大新聞處主任張崇仁針對「布胡會」的投書,呼籲美國繼續敦促中國發展民主、自由和人權,因為中國民主化對台灣、美國、亞洲及全世界都有利。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熱點互動》節目,我是主持人林曉旭。在胡錦濤來到美國之前,副總理吳儀先來到了美國,而且下了大訂單,原來的報導是一百五十億美元,現在已經超過了一百六十億,那麼在舉世關注的中美貿易摩擦中,在這樣一個大筆的買賣之下,中國方面和美國方面到底誰輸誰贏,哪方得利哪方受損呢?
亞歷桑那州選出的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法蘭克斯(Trent Franks)二十二日在美國網路報「世界網路日報」投書,駁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期間宣稱中國愛好和平的謊言。法蘭克斯說,以數百顆飛彈瞄準民主的台灣,然後對外宣稱它是在「和平崛起」,可信度自然受到質疑。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之後,美中台三邊關係是否會出現一個新格局?美國的一些學者觀察了胡錦濤訪美的全過程,他們的回答是不會。
共有約 1908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廣東深圳業主李天輝因遭受中共迫害而逃出中國大陸,2024年7月抵達美國尋求庇護。近期他對大紀元記者講述了在國內遭受迫害的經歷,包括非法拘禁、酷刑、威脅、恐嚇以及持續的監控和騷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