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靜報導

日前荷蘭發布報告,指中共間諜已將荷蘭半導體、航空航天和海事行業作為目標,以加強中共軍事現代化。專家認為,中共大力收集西方科技用於軍事幾十年了,西方才開始警戒,建議從幾個方面聯合防範中共間諜滲透。
近日,中共推出股市兩大新規,即停止披露實時交易量數據和嚴格控制執行退市制度。專家分析,這將削弱證券交易市場上的數據透明度、可投資性;同時,官方限制做空將打擊投資者信心,更令市場恐慌、資本出逃。
中共週二(16日)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當局稱一季度GDP增長為5.3%,但是房地產、消費、工業等數據明顯下滑,當天股匯市大跌。專家認為,所謂GDP增長5.3%不可信,實際情況是房地產低迷及金融風險上升,中國經濟離風暴越來越近。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訪問中國的第二天說,歐洲對中國汽車開放,但條件是「三不」,即不要存在傾銷、生產過剩和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專家認為,西方經濟大國高層接連訪華,北京似安排一場大戲, 而朔爾茨面臨挑戰;實際上,全球都在摸索「去風險」戰略,抵禦中共威脅。
菲律賓軍方日前指令調查有關中共網上招募菲律賓軍事間諜的報導,引發菲律賓各界關注。中共使館隨後否認間諜指控。
德國總理朔爾茨週六(13日)啟程訪問中國,一批頂尖企業高管隨行,預計將與中共黨魁習近平會晤。分析認為,德國某些領域「去風險」雖然已取得顯著成效,但德企在華越來越陷入困境,供應鏈多元化才是重要戰略目標,與中共拉開距離去風險是個趨勢。
週三(10日)中共黨魁習近平會見來訪的台灣前總統馬英九,稱無人能阻止與台灣「家人團聚」。台灣專家認為,「一家親」是中共統戰工具,習自知武統不了而轉向「和統」騙局,主打民間;而軍事布局重點與美國對抗。還有分析認為,中共的目的不是台灣,是準備打全球仗。
今年4月是中共「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設立第7年,有網友近日到雄安一遊後說,「感覺這是一個世界末日的地方」。分析認為,雄安新區就是黨魁習近平的「拍腦門項目」,或將徹底爛尾。
近日,中國某醫院的主任醫生向大紀元爆料,新冠(中共病毒)疫情從未遠離,「(病毒)毒性未減弱」,甚至「比以前更猛烈」。而官方跟瘋了一樣嚴控醫生,銷毀所有疫情資料;不准檢測,不准承認新冠等,誰違抗就關精神病院。
美國總統拜登剛於中共黨魁習近平通話之後,財長耶倫啟程訪華,外長布林肯也準備訪華。對此,專家分析,白宮尋求密切與中共接觸,是拜登的雙軌政策,背後是印太戰略布局。所謂交談都是劃紅線給警告,美國在預防中共「狗急跳牆」。
近日「開封王婆」火爆大陸網絡,官媒也在熱炒,很多網民問,誰是背後推手?專家分析,各地政府極力推動旅遊網紅,但旅遊網紅缺少經濟和文化支柱,「壽命」越來越短,一陣熱就過去了。
中共上週召開一連串會議,承諾對外資開放。不過,外企CEO被習近平所展現出的強硬黨國意識形態所震驚,期待變成失望與憂慮,對中國經濟的未來信心更低,外資撤離或更快。
中共央行行長潘功勝稱,房地產市場好轉,市場波動對金融影響有限。但專家認為,潘功勝只是信心喊話,房地產債務危機並未化解,而是被隱藏或轉移,衝擊金融業,所謂GDP要成長5%,但實際增長4要素並不具備。
中共黨魁習近平日前高調與美企CEO和學者見面,並喊話「開放不會止步」,但總理李強承認面臨風險,而中共國安部隔天又大喊抓間諜。專家認為,中共既要開放又要抓間諜是矛盾的,最終傷害經濟;而民間不看好營商環境,在華外企在掙扎,所謂「開放」背後有陷阱 。
中國國企山東黃金、央企中國黃金的數家加盟店突然人去店空,消費者被託管的黃金隨店鋪一同「消失」,累計損失超過4億元(人民幣,下同),顧客求償無門。分析認為,在中國經濟下滑之際,經濟泡沫被擠破,連近期熱門的黃金的相關企業也爆雷了。
近日,中共連續放出對外資示好的信號,傳中共黨魁習近平將與外企CEO會面。但很多企業家認為,北京示好還只停留在口頭上,無實際行動。專家分析,習既要發展經濟,又要政治領導一切,這種矛盾動作令外資卻步,投資中國的三大風險至今無解。
美國中央司令部日前披露也門胡塞武裝在紅海攻擊了中國油船,而此前胡塞申明,他們不會襲擊中俄船隻。專家認為,胡塞很可能是鬧「烏龍」,而北京啞巴吃黃連。專家還質疑中共對國際事務的不負責任,所謂追求「和平」不可信,是美軍在維護紅海航行安全。
中共日前再對民營企業喊話「三投」,希望促進民間投資並參與重大項目。但是專家分析,中共對民營投資和資本的保護不夠,說一套做一套,而且政治掛帥沒有法治,民間已失去信心,共產黨把自己招牌搞砸了。
曾被認為是中共外長熱門人選的劉建超,現已「消失」兩週,而中共政治局委員王毅還在兼任外交部長一職。有分析認為,王毅背後有「沉默大佬」,並遭兩監軍「夾擊」,外交部長的日子不會好過,外交部面臨重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本週末將在北京舉行,美國大企業首席執行官(CEO)準備前往。但誰會接待他們呢?此前傳出中共總理李強計劃出席年會,但不會與全球CEO會面。而中共剛發布吸引外資24條,分析認為,中共種種作法,令外商普遍有「承諾疲勞感」,讓人信心盡失。
中共日前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其中失業率仍然高企,同時被曝光數據造假。專家分析,就業需要擴大內需,但中國內需依然相當疲軟,房地產業蕭條,經濟難有起色;至於造假已成中共常態,它已經無力解決經濟問題,無法解脫困境。
近日,中共證監會集中發布整肅資本市場的四項政策。專家認為,這是針對今年初中國股市暴跌,在國家隊進場後趨於穩定,但能維持多久是個問號,所謂保護投資者利益?更不可能,它建股市初衷就為國企脫貧,中共只是在營造股市榮景,騙外資進場。
美國本週對中共一系列動作引關注,美中「冷戰」升級,戰線急速擴大,「脫鉤」再成熱門話題。在中國被視為金童玉女的蘋果公司和特斯拉公司近期銷售大降,股價大跌。分析認為,在華外企面臨困境,美中脫鉤是個痛苦過程,但中國更受傷害。
「兩會」過後,中共總理李強及黨媒熱捧「新質生產力」。分析認為,此說法了無新意,喊口號而已;日前穆迪將萬科評級降為垃圾級,房地產再遭重擊;中共在苦尋經濟轉型,然而美歐圍堵下「新質生產力」註定失敗。
中共人大和政協會議(兩會)日前閉幕。外界注意到,今年兩會期間突發事件頻頻,暗流湧動。專家分析,中共黨魁習近平表面大權在握,但面臨各種衝撞和挑戰。而兩會中不說的才意味深長,其中四個最大詭異事情,凸顯習近平成孤家寡人,危機四伏。
中共兩會前,貴州大數據公司創始人劉東昊突然「意外」離世,引發關注。近一年多,中國科技業至少5個正當壯年的頂尖科學家接連猝死,令外界震驚。
美國國會中國委員會日前召開聽證會,揭露中共濫用生物科技強化士兵基因與偷美國人基因,直指「與中共在生物技術領域的競爭是生死攸關的」。此時正值美國推進就限制中國生物技術公司業務立法。專家認為,西方圍堵中共並脫鉤已成趨勢,任何企業聽命中共,將失去發展機會。
中國經濟下滑之際,中共兩會日前宣布,國防預算將增長7.2%;李強政府報告在「統一台灣」前刪去「和平」二字。專家認為,這洩露了中共對台新策略;習近平不會在意經濟垮塌,而是加速軍國主義化,窮途末路,將會鋌而走險。
中共總理李強日前提出今年的一系列經濟目標,但外界認為,這些目標越來越脫離現實。投資者希望經濟政策具有一致性和透明度,但是相反,他們得到的數字與現實相衝突。專家分析,中共救經濟的能力喪失,中國經濟如何能走出困境。
日前,中共兩會拉開帷幕,外界聚焦是否推出刺激計劃,拯救低迷的經濟。專家分析,此前中共救經濟已使盡常規招數,但是無效,如果要解決經濟體制結構性失衡問題,需要大刀闊斧,否則民眾需逃離中國股匯市。
共有約 95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國總統川普徵收全球關稅,這一措施對其它國家而言,可能是一個調整本國貿易政策的一個機會。但對中共而言,卻是難以承受的一個苦果,因為川普關稅2.0與1.0有根本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