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

美國司法部週四(3月6日)宣布,多名華裔美軍士兵因涉嫌竊取政府機密被捕,這些人被指控竊取軍事機密和國防情報,洩露給中國境內買家。
國際航運公司為了避開美中地緣政治風險,正在低調撤離香港。許多企業已悄悄地將業務移出香港,並原本登記在香港的船隻改掛其他國家的船旗。一些公司雖仍在香港運營,但在擬定撤離計劃。
巴拿馬總統何塞·勞爾·穆利諾(Jose Raul Mulino)週三(3月5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向國會發表演說時說,他的政府正在「收回」巴拿馬運河是不實的說法。
美國3月4日正式對中國商品二度加徵10%關稅後,北京隨即宣布三項反制措施,主要針對美國產品、軍工科技企業以及國際貿易爭端。甚至中方海關總署還加碼,4日起暫停美國原木進口,並暫停3家美國企業將大豆出口到中國的資格。 專家分析,中方的反制措施方向錯誤,沒有真正抓到問題的本質,只具象徵意義,實際效果不高。目前美中只會持續關稅戰,很難期待看到貿易戰談判。 分...
白宮呼籲巴拿馬運河擺脫中共滲透之際,美國企業從香港企業手中收購巴拿馬運河股權之舉受到美國總統川普讚賞,他稱這標誌着美國政府正在「收回」巴拿馬運河。
週二(3月4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Donald Trump)對來自中國、加墨三個國家的新關稅正式生效。其中,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加拿大能源產品徵收10%關稅,對中國商品的新加關稅則翻倍至20%。中加墨三方均已經或將要採取報復性措施進行回應。
再次入主白宮的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他的上次總統任期中徹底扭轉了美國的對華政策——從與中共的接觸到對中共的抵制和對抗,然而美國的長期盟友——歐洲——卻完全沒有跟上川普的步伐,這讓川普首屆政府不得不在對抗中共的國際舞台上單打獨鬥。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月28日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副總統萬斯發生公開爭論,雙方未能如期簽署礦產協議。這一少見的外交事件引發諸多議論,給俄烏戰爭的相關各方帶來了不小的變數,無論美國、歐洲各國、烏克蘭、俄羅斯還是中共,都不得不重新考慮如何應對可能的變局。
上任一個多月的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日前與烏克蘭總統發生激烈爭執,並對中共黨魁習近平表示「友好」,對台灣表態「模糊」,引發輿論擔憂。專家分析認為,川普是在極限施壓俄烏停戰,以便把注意力轉移到亞太,所謂「友好」是表面的,川普其實很清楚中共是最大的威脅。 分析:美國立場轉變 川普欲將注意力轉移至亞太 上週五(2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與川普會面...
近日,中共海軍宣稱在多處海域實彈演習,包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間的塔斯曼海域(Tasman Sea)、靠近越南的北部灣、台灣西南海域,這些多是中共恐嚇之舉。其中,2月26日中共登陸艦在台灣高雄、屏東外海約40浬處的演習比較罕見,除了政治表演外,應該也露出了攻台計劃中的佯攻路線。
根據週四(2月27日)解封的法庭文件,一名前美國海軍華裔水手在芝加哥的聯邦法院認罪,承認曾策劃襲擊位於伊利諾伊州北芝加哥的大湖海軍基地(Naval Station Great Lakes),據稱該計劃是代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進行的。
小米(Xiaomi)原本是一家智能手機企業,四年前才進軍電動車行業。然而,今年小米的生產線預計將生產30萬輛電動汽車,並在上市不到一年內交付超過13.5萬輛。《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小米如此爆炸式增長並非單靠市場競爭獲得,而是來自政府補貼和中國車企普遍採取的低價策略。然而,這種「零利潤」擴張戰略能否持久備受質疑。
2月的最後一天,中共政治局照例開會討論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社的報導照搬了往年的一些套話,內容卻從去年同期的四段變成了三段。最新的報導不但繼續迴避美國對中南海越來越強的壓力,還進一步縮水。政治局會議內容的缺失,再次表明中共中央決策機制的缺失,看來真癱瘓了。
2月27日一早,川普在「Truth Social」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帖說,因毒品仍持續進入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擬議關稅將於3月4日生效,此外,對從中國進口商品再加徵10%關稅。他寫道:「毒品仍在從墨西哥和加拿大大量湧入我國,數量之巨令人無法接受。這些毒品中很大一部分(大部分是芬太尼)是在中國製造和供應的。」
美國計算機巨頭IBM宣布,將於2025年3月1日起關閉其子公司IBM(中國)投資有限公司(IBM China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及其分公司,結束該主要業務實體長達32年的本地研發運營。
多位美國聯邦眾議員致函新任美國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要求她儘快公布中共高層的貪腐與隱藏財富的報告。該報告如果發布,可能對中共政權帶來史無前例的衝擊。
2月26日,白宮內閣會議上,當被問及美國是否會阻止中共以武力侵犯台灣時,川普(特朗普)說:「我從不對此發表評論,我不會對任何(事)置評,因為我不想讓自己陷入那樣的處境。如果我要說,我當然不會對你說。我會對其他人說,也許是這張桌子周圍的人,非常特定的人,在這張桌子周圍。」
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周年之際,習近平與普京通話。
週三(2月26日),阿肯色州州長莎拉·赫卡比·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推出了一系列法案,統稱為「中共防禦立法計劃」(Communist China Defense Legislative Package),旨在限制中國在該州的商業活動。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近日簽署備忘錄,限制「外國敵對勢力」投資美國的關鍵戰略領域,並將中共、香港、澳門都列入其中。對此,中共的回應則軟弱無力。分析認為,中共跟美國無牌可打,處處被動。
「川普(特朗普)1.0」交棒拜登前曾廢除美國與台灣交往自我施加的限制,拜登上任後部分限制「歸位」,如今盧比奧掌國務院,外界高度關注相關準則去留。3名跨黨派眾議員今天提出法案,要求國務院制定計畫解除仍存的限制。
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周年之際,各國紛紛重申支持烏克蘭,莫斯科為了顯示沒有被孤立,專門在這一天安排普京和習近平通話。莫斯科拋開中共,單獨與美國談判,但繼續利用中共。中共高層明知被耍弄,卻不得不捧場。中南海既怕自己被當作美俄之間的籌碼,又怕被徹底孤立;只能繼續在聲明裡做些手腳,試圖掩蓋此時的難堪。
有關美國國務卿盧比奧日前接受專訪時重申美方對台承諾,反對以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說明,未來將持續與美方合作,深化互利互惠緊密夥伴關係,並積極強化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
在美國國會議員的敦促之下,奧克蘭大學(Oakland University)表示,他們將終止與三所中國大學的所有合作項目。美國立法者表示,這些合作關係可能洩露美國研究成果,讓中共解放軍取得技術優勢。
印度太平洋地區美國與中共的對峙,並沒有因為烏克蘭戰爭進入和平路徑的關鍵階段而被世界忽視。相反,它的熱度上升表明,這裡才是美國要面對的戰略重點。
時隔七年之後,中共黨魁習近平再次接見民營企業大佬。時值西方圍困中共的絞索拉緊之際,這張民企大佬與會名單洩露了習的意圖,那就是利用中華兒女當中的才智出眾之輩,跟美國一爭高低,為中共的全球爭霸事業衝鋒陷陣。 習召集商界力量欲打一場地緣政治戰 與2018年那些不見經傳的名字相比,2月17日,習近平的接見名單上是在國際科技界上耳熟能詳的一些名字,包括華為技術有限...
2025年蛇年伊始,中共3艘戰艦穿越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逼近澳大利亞,並於2月20日突然宣布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間的塔斯曼海域進行實彈演習。中共尚難突破第一島鏈,卻派出軍艦遠航到澳大利亞,野心似乎夠大;此舉應在模仿日本軍國主義時期的南進策略,但缺乏軍事價值,只會引發各國的對中共的高度警惕,效果適得其反。
週四(2月20日),美國參議員與專家們警告,為了防範中共竊取機密,應禁止中國公民進入國家實驗室。這表明美國政府將加強對科研發展的保護與審查。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研究員科蘭茨克(Joshua Kurlantzick)上月底在《日本時報》發表文章指出,川普2.0將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並增加美國國防預算,更多關注亞洲而更少關注包括烏克蘭在內的歐洲。
在沙特阿拉伯的美俄第一輪會談後,輿論更加關注俄烏停戰談判進程,歐洲各國普遍緊張。中共不甘於被邊緣化,但又無可奈何。美俄關係的改善是俄烏和談的一大前提,也成為了美國獨有的一大籌碼,更是川普(特朗普)分化莫斯科和北京的關鍵一步,令中共最扎心。
共有約 10460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