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國安法釀風暴

美國總統拜登在卸任之前,將部分留美香港居民的「暫緩強制離境計劃」(DED)延長了兩年,讓他們在簽證到期後仍可繼續留在美國。拜登說,這是為了回應中共對香港人權與民...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12月24日宣布,國安處宣布懸紅100萬通緝6名「潛逃海外」的港人,包括加拿大公民;並刊憲對另外7人「指明為潛逃者,並指明施行的措施」。作爲其中一個被懸紅通緝的加拿大人,資深媒體人何良懋就此事回答了本報記者的提問。
2024年12月24日,香港警察國安處宣布懸紅100萬通緝6名海外港人,另刊憲列明7人為潛逃者。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Mélanie Joly)同日就香港政府此舉發表聲明。
2024年12月16日晚,由馬可·塔蘭特(Mark Tarrant)執導的30分鐘紀錄片《香港霓虹燈: 鐵鏈下的黎智英》在悉尼黃金時代電影院(Golden Age Cinema)舉行了首映。
紀錄片《寧化飛灰》(Rather be ashes than dust)12月14日(週六)於洛杉磯惠提爾星光戲院(Starlight Whittier Village Cinemas)舉行北美首映,製片人湯美如(Nancy Tong)參加映後座談。觀眾在觀影過程中頻頻拭淚,甚至有人輕聲應和《願榮光歸香港》,電影結束時,全場掌聲雷動。 洛杉磯香...
香港民主派初選案,47人被控《港區國安法》下的「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其中45人認罪或被裁定有罪。案件今早(19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判刑。案中5人被指是組織者,包括提出初選計劃的時任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他遭判囚10年。
「可以說我一生中有兩個最重要的變化,都是跟死亡有關係的。一個是1969年爸爸的死亡,讓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從建築系改到哲學系。另一個就是2019年,香港的死亡,讓一個快到晚年,70歲退休的老翁,突然間逼我離開香港,變成一個自我流亡的知識人,這是我完全想像不到的……」香港中文大學前哲學系主任張燦輝教授感嘆道。
「每個人心裡都有傷啊,失去自由,也沒有未來。」香港攝影師高仲明不僅看到了許多香港人身上的傷痕,更看到了他們內心深處無形的傷口
英國外交部9月12日發表《香港半年報告》,回顧香港2024年上半年各方面發展。報告提及港府持續針對任何所謂「威脅國安」的行為,損害香港的國際聲譽,包括今年3月實施《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和《願榮光歸香港》禁制令等,敦促中共和港府恪守《中英聯合聲明》。》。
香港記協最近發現,針對記者的滋擾事件愈趨頻密,滋擾行為也愈趨嚴重,涉及對數十名記者、其家人或其家人的雇主的威脅及威嚇。記協在週三(9月11日)已經報警,但是警方未立案調查。記協並強烈譴責有人試圖用威脅及滋擾等手段,妨礙及嚇退記者工作。該會嚴正聲明,絕不姑息及容忍有關行為,亦不會讓威嚇者得逞。
香港《大紀元時報》將於2024年9月17日(中秋節)發行最後一期報紙。
香港《立場新聞》兩名前總編輯鍾沛權和林紹桐,今被判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名成立。記協認為此案明確反映香港新聞自由衰落,連同其他事件亦反映新聞自由正嚴重倒退,強烈反對使用煽動罪等法例,檢控按《基本法》行使其權利進行新聞工作的人士。
聯合國特別報告員艾伊雷內.汗(Irene Khan)最近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了一份關於全球流亡記者的報告,其中批評香港政府以《國安法》和《基本法》第23條對付傳媒,導致記者被監禁、封殺或流亡。
香港自去年初全面通關後,旅遊業市場尚未全面復甦,尤其《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各國不斷更新訪港旅遊警示也對酒店業造成衝擊,有著「遠東貴婦」之稱的香港半島酒店,今年第一季度出租率不到五成。港府擬於明年起恢復徵收3%酒店房租稅,但業界人士稱,全港酒店平均空置率每日超過1.7萬間,現時是酒店議價能力最低之時,徵稅勢必使市況更堪憂。
澳門社交媒體出現「結業潮」群組,網民留言及圖片顯示,澳門街頭出現大量空舖,就連遊客區亦不例外,情況與香港相似,不過,今年首季澳門的GDP增長達25.7%,惟空舖急增,被澳門經濟學會指為「冰火兩重天」。
民主派初選案,47人被控《港區國安法》下的「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當中45人被定罪,法庭今(11日)繼續處理第四批被告求情。今由最後兩名被告求情,分別為參選九龍西的岑子杰,及參選衞生服務界初選的余慧明。
來自英國、上周宣布辭任的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香港強化的國安法被用來「鎮壓和平的政治異議,而不僅僅是騷亂」,並說民主派初選47人案的14名不認罪被告被定罪,是他辭職的「最後一根稻草」(the last straw)。
來自英國的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及郝廉思(Lawrence Collins)辭任,後者表明同政治局勢有關,是港府為《基本法》23條立法後,首批辭任的終院海外非常任法官,亦是2020年中共強立《港區國安法》以來,第四、五名表明辭職的海外非常任法官。
香港警方以在網路發布具煽動意圖訊息,違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為由,逮捕人權律師鄒幸彤等七人。台灣民間團體提出三點呼籲,包括香港政府應立即釋放七人,停止打壓悼念六四的活動。
香港以《國家安全法定》罪包括澳洲公民在內的14名民主人士,澳洲外長對此「深感擔憂」,並「強烈反對」港府以《國安法》壓制民主人士和民間社團;澳洲反對黨稱這些有罪判決「令人震驚」。
民主派初選案,47人被控《港區國安法》下的「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當中16人不認罪。案件今早(30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開始裁決,除劉偉聰和李予信外,其餘14人被裁定罪成。
香港國安處公布,今日(28日)於全港多區包括大欖女懲教所,共拘捕5名女子及1名男子,年齡介乎37歲至65歲,涉嫌違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第24條「煽動意圖的相關罪行」。其中一名被捕人為正被還押的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有消息指,同案被捕人士亦包括鄒幸彤母親、前支聯會常委劉家儀、前區議員陳劍琴。
前支聯會副主席、大律師鄒幸彤因支聯會拒絕按國安處要求遞交資料,2021年被捕,之後更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還押至今已近3年。英格蘭東南部的雷丁(Reading)的港人組織「Reading Hongkongers CIC」,在當地時間周六(25日)下午舉行紀錄片《幸彤在監獄》(She's In Jail)放映會,逾百人觀看此一不能在香港上映的影片。
在美國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近日舉行的一次會議上,香港民主活動人士認為,香港經貿辦已經成為中共的分支。多個香港倡議和活動人士呼籲美國國會儘快通過立法措施,關閉目前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舊金山和紐約的三個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
鍾劍華認為,無論是否在香港的人,均面對類似的恐懼。製造恐懼正是權勢要達到的目標,但同時在各自的能力範圍做事,是不少香港人的看法;在英國,即使部分參與港人活動的人,因想將來返港探親,要求其他人不要拍照,但他們仍然站出來參與支持,「這種最起碼的支持與勇氣是重要的」。
9日,美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梅儒瑞(Gregory May)於CSIS的研討會上促請香港政府撤銷對海外民運人士的懸賞通緝令,並釋放黎智英、民主派初選案被告等在囚人士。他又强調,無論未來發生甚麼事,美國都會全力參與香港事務。
自2020年香港當局出台國安法迄今,香港出現大規模移民潮,香港專業人才流失問題嚴重,港府全力招攬人才,推出多項「搶人才」計劃,並宣稱迄今已有11萬人通過人才計劃來港。分析認為,中共早就在醞釀摧毀香港的「留港不留人」計劃,目前這項計劃正在實施中。
週四(4月25日),歐洲議會通過緊急決議,強烈譴責香港政府採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即基本法第23條)。該決議敦促港府立即無條件釋放黎智英、李宇軒、黃煡聰等香港民主運動人士。
46年前,顏純鈎,這個中學畢業的紅衛兵,拖家帶口逃難到香港。而立之年的他,兩袖清風、舉目茫然。40年時間,這個文學青年不但在香港圓了自己的文學夢,並且獲得了超越他對自己期望的成就。正因如此,他永遠不會原諒中共踐踏香港,對香港所遭受的厄運痛心疾首。
香港政府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編制人數逾19萬人的公務員團隊,空缺有近2萬人,空缺率為10.3%,是1997年主權移交後的新高。中共在2020年強立《港區國安法》後,港府要求公務員必須宣誓、簽國安聲明、更新《公務員守則》等,此後公務員辭職情況增加。
共有約 2353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四(4月3日),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表示,川普(特朗普)政府將在4月5日截止日期前,就TikTok達成非中方所有權協議,即宣布TikTok的美國買家。萬斯還保證美國處於「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