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簡體
搜尋
大陸
美國
香港
國際
台灣
|
即時
評論
專題
視頻
|
科技
財經
娛樂
文化
|
生活
健康
各地分網
紐約
華府
舊金山
費城
洛杉磯
新澤西
波士頓
美西北
多倫多
美南
溫哥華
美中
台灣
聖地亞哥
香港
加國亞省
澳洲
蒙特利爾
歐洲
新西蘭
日本
更多
經濟衝擊
外資撤離內資無訂單 大陸廠家艱難支撐
中國歐盟商會2月14日發布《上海建議書》,跨國企業信心嚴重受挫,只有12%的歐商願意在上海設亞太總部,已有500家歐企轉往新加坡設立總部。中國經濟及營商環境每況愈下,上海尚且如此,其它省市更加糟糕。近期,浙江、廣東等地許多企業因接不到訂單瀕臨破產,有視頻顯示,工廠裁員,老闆叫苦連天,哀嘆大環境不好,所有行業都在緊縮。
歐盟商會
上海建議書
企業
訂單
出口
外貿
2023年02月15日 3:32 AM
隔離點改作公寓 中共舉債建方艙成爛尾工程
近期山東省濟南一處方艙隔離點被改造作為「技能人才公寓」,引起外界關注。評論人士認為,在中共當局的「清零」政策下,各地政府建了很多方艙醫院和隔離設施,成為一個巨大的爛尾工程,而中共地方政府也因此債台高築,加重了財政危機。
隔離點
方艙
地方債
清零
爛尾
2023年02月07日 3:11 AM
印太國力排名 美國蟬聯第一 疫情削弱中國
一項新分析指出,美國仍是亞洲最強大的國家,它擁有強大的軍事能力、防禦網絡和文化影響力。同時,受COVID-19疫情影響,在過去兩年內,中國的實力正不斷下降。
亞洲國力指數
美國
中國
日本
印度
俄羅斯
中共
2023年02月06日 2:16 PM
中共防疫衝擊農村經濟 店主:人人在掙扎中
自從去年COVID-19(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的Omicron變種侵襲中國以來,中共清零政策,以及隨後的無計劃解封導致的疫情海嘯持續衝擊農村貧困地區的經濟。湖南農民表示,疫情對村裡經濟的影響巨大。也有人表示,在中共現任領導人治下,中國的生活變得更加難以預測。
中國疫情
農村經濟
2023年02月01日 7:38 AM
解封後中國富人加速移民 涉千億美元外流
隨著北京取消旅行限制,中國富人正在加速移民,他們將現金投入海外的房地產和資產,可能會導致1500億美元的資本外流。
資金外流
中國富人
富人移民
潤出中國
2023年01月26日 12:13 PM
國際訂單少出口下降 上海港航運取消率上升
國際上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正在減弱,導致中國最大港口上海港的航運取消增加,進一步抑制中國經濟提振。與此同時,承運人因擔心沒有足夠貨物而選擇空運,放棄海運。
中國出口
國際訂單
上海港
2023年01月25日 1:49 PM
中國居民儲蓄增17.8萬億 分析:轉為消費數量少
《金融時報》週二(1月24日)報導說,中國的銀行存款在2022年創紀錄地增加了2.6萬億元人民幣,但可能最終能轉為消費的連零頭都不到。
中國儲蓄
超額儲蓄
中國消費
2023年01月25日 3:55 AM
印官員:蘋果希望提高印度生產占比至25%
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戈雅爾(Piyush Goyal)表示,蘋果公司(Apple Inc.)的目標,是在印度製造25%的產品,這較去年的比重明顯提高。目前,蘋果約在印度生產5%至7%的產品。
蘋果公司
APPLE
印度
印度製造
2023年01月24日 4:10 PM
地方財政吃緊 大陸醫護人員工資被減和拖欠
有媒體報導說,大陸醫護人員為應付激增的COVID患者而長時間工作,但是工資沒漲反跌,而且還被拖欠,這些都跟地方財政沒錢有關。
中國疫情
中國醫院
治療COVID
2023年01月24日 2:14 PM
劉鶴達沃斯談經濟三話題 被指皆為虛假命題
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月17日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宣稱,「堅持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並談及「經濟增長與房地產業發展」、「防疫政策平穩轉型」、「共同富裕」等經濟話題,分析認為,這些涉及具體國情的內容與真實情況相悖,都是虛假命題。
達沃斯論壇
劉鶴
中國2023增速
中國房地產
2023年01月20日 5:12 PM
疫情大爆發下 中國殯葬概念股大漲
儘管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疫情令中國經濟疲弱,但是有少數行業卻異常火爆,如今較為熱門的是殯葬業。
殯葬
概念股
龍頭企業
福壽園
疫情
中國人口
2023年01月19日 3:56 PM
中國地方債增速遠超GDP 經濟大省入不敷出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日益嚴重,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地方政府為了維持「清零」和常態化核酸檢測等,更令支出大幅增加。大範圍的生產停滯、房地產等支柱行業持續下滑,使多省地方政府入不敷出、債台高築,面臨崩潰邊緣。
中國地方債
GDP
經濟大省
2023年01月19日 6:44 AM
中共不再與輝瑞談Paxlovid 網民熱議台灣免費
中共醫保局1月18日公布2022年醫保目錄調整結果,並稱不會再和輝瑞就Paxlovid舉行專門談判。知情人稱,談判未成功是輝瑞報價距離底價過遠,網民熱議該藥美國、台灣都是免費。事實上,輝瑞給台灣的價格要比給中國的價格高出2.5倍,凡具有健保身分的台灣籍患者,全部免費。
輝瑞
Paxlovid
醫保局
台灣
2023年01月19日 5:09 AM
分析:習近平第三任期面臨Z世代的挑戰
2022年11月下旬,中國年輕人在全國各地高舉一張白紙,發起抗議清零政策的活動,要求自由。白紙運動成為習近平上台以來遭遇的最大規模公眾憤怒情緒。在習近平第三任期,也面臨對未來日益悲觀的中國Z世代帶來的挑戰。
中國Z世代
清零
白紙運動
2023年01月18日 1:48 PM
分析:習近平政治經濟學 嚇壞外國投資者
伴隨著解除清零政策,習近平當局突然180度大轉彎,開始為經濟鬆綁,不再強調經濟的政治指向。不過,習當局的動作並不能讓人們安心。外國投資者擔心,圍繞著中共最高層念頭旋轉的中國經濟政策,不能再讓人信任。
習近平
外資
清零
2023年01月17日 11:00 PM
中共稱去年經濟增速3% 1976年以來第二低
中國2022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受到「清零」和房市低迷的雙重打擊,使去年中國的經濟增長數據下滑至近半世紀以來最低水平之一。
中國經濟
經濟增速
GDP
清零
房市低迷
COVID-19
2023年01月17日 6:36 PM
清零重創財政 廣東三年砸220億美元防疫
中共三年的「清零」政策重創地方政府的財政金庫。多個政府最近公布的2022年報告透露了其在抗擊COVID方面花費的巨額資金。其中,廣東省過去三年的防疫開支高達1468億元(220億美元)。
廣東
疫情
清零
2023年01月17日 4:31 AM
大陸70城房價下跌16個月 樓市或全面入冬
中共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已連續16個月環比下跌。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或下降;一線城市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下降。 分析認為,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不能代表市場熱度回調。整體樓市已全面入冬,樓市面臨問題不只是房地產問題,更多是對經濟收入預期問題。
樓市
70城
12月
同比
環比
下降
2023年01月17日 2:48 AM
分析:清零殘局難收 習面臨三大困境
中共上個月在毫無醫療資源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放棄防疫措施,標誌著三年「清零」政策大廈的倒塌。分析人士認為,恢復企業信心和公眾信任以及與西方的緊張關係,是習近平面臨的三大困境,對習來說,2023將是棘手的一年。
習近平
威信
清零
2023年01月16日 8:21 PM
調查:中共政策難測 歐企加速撤離中國
根據兩項調查,越來越多外企開始將業務從中國轉移到越南、印度等鄰國,這表明了中共清零政策,已損害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
全球供應鏈
轉移業務
清零
中國經濟
中共政策
2023年01月14日 4:55 PM
停飛近四年 波音737 MAX恢復在中國運營
一架737 MAX客機於週五(1月13日)在廣州重返天空。此前,這款波音公司最受歡迎的窄體機型在中國被停飛近四年。
波音737MAX 8
737MAX
航班
2023年01月14日 2:59 AM
【財商天下】1天2萬醫療費 染疫病患陷債務危機
大家好,歡迎來到《財商天下》的熱點資訊。今天的內容有: # 衛星圖顯示殯儀館湧巨量人潮 告別親人僅有2分鐘 # 1天2萬醫療費 染疫病患陷債務危機 # 中共政策飄忽不定 投資人不知所措 # 最糟糕情況還未到 世銀大幅下調今年全球增長預期 現在,我們就進入今天的熱點。 衛星圖顯示殯儀館湧巨量人潮 告別親人僅有2分鐘 在中共突然取消...
衛星圖
中國疫情
醫療費
中共政策
全球經濟
財商天下
2023年01月13日 8:00 AM
投資創傷仍在 美基金經理普遍低配中國股票
華爾街最新研究顯示,美國基金目前仍然和去年10月份一樣低配中國股票。儘管北京已經調整了清零政策,期待投資人回到市場,但當局過去的懲罰性政策已經給這些金主留下了創傷記憶。
美國基金經理
中國股市
中國經濟
2023年01月13日 7:11 AM
中共政策不透明 外企受夠了 撤離成潮流
儘管疫情依然是中國當前的一個焦點,而另一個趨勢正在悄然發生,長期來看,可能對中國的影響更大,即一向對中國製造下賭注的外國公司,正在著手準備將生產基地移出中國。
供應鏈轉移
地緣政治
清零
2023年01月12日 10:30 AM
中共宣稱恢復經濟高增長 專家:路線不改很難
近日,中共官媒開足馬力宣傳支持民營經濟,聲稱隨著防疫政策放開,中國的經濟即將迎來復甦並恢復高速增長。專家認為,中國以投資為主導的增長模式正面臨嚴重的收益遞減,而這是中國經濟真正的挑戰。但中共沒有改變路線的意願,未來幾年其經濟增長將很低。 中共官媒宣傳民營經濟 專家:全球經濟環境發生變化 1月6日,中共喉舌央視在《對話》欄目邀請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張勇、京東...
民營經濟
中國經濟
經濟增長
政治維穩
房地產泡沫
2023年01月11日 1:04 PM
荷蘭入境新規 中國旅客須提交陰性證明
荷蘭內閣近日決定,自1月10日起,從中國抵達荷蘭的旅客需要進行病毒檢測。只有結果呈陰性才可以進入荷蘭,否則需進行隔離。據悉,許多歐盟成員國都已對從中國入境者採取類似措施。
荷蘭
入境
新規
中國旅客
陰性證明
2023年01月11日 8:13 AM
中共不救地方稱「誰家孩子誰抱」分析:沒錢了
外媒報導,中共當局正討論今年以3.8萬億元的創紀錄規模,設置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配額,繼續讓地方發債以支持基建項目,並將今年財政赤字目標定在3%左右,高於去年的2.8%。此外,中共財政部近日釋放多個信號,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強調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打破兜底預期」,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分析說,中共體制是靠權錢交易規則維繫的,一旦中央沒錢了,地方的忠誠...
中央不救助原則
誰家的孩子誰抱
財政
地方
財政部
2023年01月11日 5:19 AM
保險公司拒賠付 中國染疫患者面臨巨額醫療費
《金融時報》週二(1月10日)報導說,在中共政策取消免費治療後,收窄的Covid-19染疫標準使索賠者陷入困境。
保險計劃
COVID-19
醫療費
2023年01月10日 2:45 PM
抗原藥廠連爆欠薪引抗議 被指三年清零現惡果
連日來,重慶中元匯吉藥廠、杭州艾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引起廣泛關注。分析認為,中共三年防疫清零政策,一夜之間催生了病毒檢測等暴利行業,但頃刻間又面臨砍單、關廠,導致社會問題叢生。
中共清零政策
杭州艾康生物
病毒檢測試劑
遊行示威
重慶中元匯吉藥廠
2023年01月09日 3:18 PM
疫情重創中國消費 店主:半年收入僅剩3成
過去幾個月內,中共先堅守清零政策,隨後又欠缺規劃倉促開放導致疫情失控,嚴重打擊中國的消費市場。一些專家認為,中國未來一年的消費支出,可能無法恢復到2021年的水平。
中國經濟
消費市場
清零
疫情
消費支出
COVID-19
2023年01月09日 1:04 PM
上一頁
1
2
3
4
...
下一頁
共有約 2859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以總理會川普:將迅速消除對美國的貿易差
週一(4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以色列總理表示,兩位領導人討論一系列問題,包括以色列在加沙的戰爭和川普的最新關稅。 白宮取消了原定於週一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但允許記者進入橢圓形辦公...
標普週一進入熊市 午間開始反彈
分析:川普關稅戰將引領全球圍堵中共
川普逼北京撤關稅 否則對華關稅再加50%
分析:川普關稅重寫國際秩序新規則
排行榜
TOP
ARTICLES
1
空集裝箱堆滿碼頭 中國到洛杉磯運費暴跌
圖
2
習近平談經濟重大問題 分析:中共無解決方法
圖
3
大陸人就業遇寒冬 廣東出口名鎮也蕭條
4
中共讓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回歸 引熱議
圖
5
中國企業家:從封控中覺醒 像做了一場噩夢
圖
6
中共一號文件洩露「糧食安全」問題嚴重
圖
7
國際訂單少出口下降 上海港航運取消率上升
圖
8
中國多地清理未經營企業 曝倒閉潮冰山一角
圖
9
外貿訂單銳減 中國各大港口空箱堆積如山
圖
精彩推薦
EDITOR's
PICKS
【岳飛傳】洞庭湖一戰 岳飛八日滅楊么
圖
《富爸爸》作者:我為什麼買勞力士金錶
圖
鸚鵡救火的傳說
圖
【品讀唐詩】登高秋望 吟成古今第一七言律
圖
蘇東坡逢寒食清明的「先知夢」與生死故事
圖
測量 載人 傳訊 保健——古代的風箏 你想不到的用途
圖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圖
【未解之謎】哪吒真的是魔童嗎?揭祕封神背後的驚人真相
我沒有鄉愁
圖
美國25州推動將黃金白銀列入法定貨幣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