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Au8 娱乐 - App Store

經濟衝擊

中共政治局今日(7月28日)召開會議,要求下半年統籌疫情防控和穩經濟工作。近期中國經濟大幅下滑,有學者提出,若要下半年復甦,必須調整清零防疫及房產政策;很多分析認為清零與穩經濟不可兼得。
大陸房市危機仍無解,房地產巨頭碧桂園昨天(27日)突然宣布配股,引發外界質疑大陸房企融資渠道,碧桂園系股價隨即大跌。大股東、亞洲女首富楊惠妍資產在不到一年時間暴跌了52%。 因爛尾樓停貸風波,標普全球評級公司最新預測,今年房市銷量恐暴跌三分之一。有分析稱,該風波不僅影響社會穩定,也會影響中共20大,甚至中共統治。
英國《金融時報》7月28日報道說,中共計畫為陷入停滯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發放1萬億元人民幣的貸款,企圖通過這筆「救濟資金」振興負債纍纍的房地產行業,同時安撫因為「停貸」而導致的社會動盪。但這一舉措並不被銀行和買家看好。
彭博社週三(7月27日)盤點本週中共政治局會議可能關注的事項,覆蓋房地產危機、疫情清零政策等話題。
第一財經研究院《2022中國宏觀經濟半年報》稱,下半年經濟面對多重挑戰,即疫情影響、房地產市場風險、青年失業率高等風險,並提出建議,呼籲政府推出穩定政策。有分析認為,陸媒的這些建議不具有操作性,中國二十大前不會放鬆清零政策;房地產已經破滅,當局至今拿不出有效措施;而青年人失業非常嚴重,並關係到社會穩定,中共卻無力解決。
近期,中國各地持續爆出疫情。截至目前,全國中高風險地區已超過1300個,多地強化管控並實施「三天兩檢」措施。
中共執意對COVID-19實施清零政策,給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企業帶來傷害,並進一步推動通脹,路易威登集團(LVMH)也未能免受其殃。然而,歐美旅遊業和消費復甦,顯然讓這個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獲得得天獨厚的優勢。
上海日前提出個體工商戶可自主決定一定時期內歇業,被網民嘲諷。昔日電商龍頭、原eBay中國版網站易趣網近日宣布,將於8月結束23年運營。有分析認為,物價上升,居民收入下降,消費意願減退,經濟蕭條會在未來五年逐步顯現。中國再次回到「政治第一」年代,房地產、貿易、供應鏈、製造業等大部分行業會出現業務萎縮,服務性行業或將被國企取代,計劃經濟氛圍正在形成。
由於中共對科技業的打擊,加上嚴厲的「清零」封鎖,使投資者的信心受挫。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第二季的創業投資大幅下滑,跌至8年以來的新低。
分析師指出,中國經濟大幅放緩的同時,也減少了工業產品的進口需求,這將進一步影響東亞與歐洲的主要出口國。
深圳疫情再起,官方日前要求重點企業7月24日起第二次封閉運行一週,涉及華為、中興、比亞迪、富士康等工業百強企業。外界擔憂是否再現「上海式」封鎖。
中國的Z世代青年們,原本是中國史上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人,但在諸多因素打擊下,卻有1,500萬名年輕人失業。面對坎坷的就業之路,他們開始接受政府的低薪工作,這一趨勢可能長期影響經濟發展。
陸媒近日報導,遼寧省丹東市一家公立醫院已連續5個月欠薪,還欠20養老保險,從未繳納公積金。加上此前江浙滬等地相繼發公告稱,公務員減薪達3成,表明地方財政持續惡化。
一個月前,大陸知名的「口紅一哥」李佳琦從網上消失了,他的微博和微信帳號仍然存在,但自6月初以來一直沒有更新。而「帶貨女王」薇婭更是再沒出現在公眾視線。外媒評論,這些網紅的生存能力非常脆弱,所以成為了中共在二十大前風聲鶴唳的犧牲品。
大陸新一輪疫情蔓延到二十多個省和直轄市,確診的多數是無症狀感染者。中共當局在各地啟動大規模的封控措施,嚇壞中外各界人士,能逃都逃。 此外,中共清零封控讓企業難以支撐,在港上市的上海連鎖麵包品牌克莉絲汀全線關閉,歐盟中國商會主席表示,至少60%投向中國資金撤資,轉向其他投資重地。
武漢日前出現集體停貸抗議活動,約200人聚集在銀保監會湖北監管局門前,舉起標語,高呼「停工停貸、交房還貸」。停貸風暴持續擴大,有被開發商拖欠款項的供貨商也提出停貸。 截止目前,停貸樓盤至少增至320個。河南部分銀行提出暫時延遲業主還貸方案,然而,中共銀保監會閃爍其詞。分析認為,爛尾樓根源在於資金被挪用監管不到位。
封城對上海經濟的影響至少已部分反映在第二季度的統計數據中。中國2022年第二季度的GDP數據顯示,上海同比跌幅最大,是唯一跌幅為兩位數的地區。
陸媒今天(20日)報導,大陸幾十個城市房價跌回幾年前水平,7月整體房貸水平創4年新低。樓市低迷,各地促銷新招頻出,多地鼓勵公務員團購買房。 分析認為,各地推出公務員團購房效果不會好,這類房地處偏遠地區,也是房市下行「重災區」,更何況疊加了減薪潮和爛尾樓雙重風險。
在清零封鎖和經濟放緩之下,移民諮詢公司估計約有10,000名中國富人正試圖離開該國,這可能導致480億美元的財富外流。外界預測,中國將成為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財富和人口外流國。
中共清零政策已經對中國經濟造成損害。目前,高度傳播的BA.5 Omicron子變體病例正在蔓延,包括上海、天津在內的幾個大城市正在推出新的大規模病毒檢測或擴大對數百萬居民的封鎖,亂象叢生。
中國疫情近日持續升溫,已蔓延至20個省市,官方再啟清零模式;同時,中國經濟再亮紅燈,上海上半年GDP同比降5.7%。黨媒再次鼓吹「堅持清零」,媒體評論區大翻車。
中共一系列政策和地緣政治問題重創投資者信心,北京面臨著金融去全球化風險,投資人對中國的興趣大大降低,中國市場漸漸成為全球投資者的棄兒。
週五(7月15日),一名華爾街知名投資專家對媒體表示,金融業正對中國投資變得更加謹慎,這將促進美國本土半導體製造,並加強美國經濟。
曾經生意紅火的華人小商家,疫情關閉期間營業下滑。重新開放後,他們勤奮打點,但卻發現生意恢復的步伐遠遠達不到預期的繁榮。 近日,本報記者走訪了幾家洛杉磯山谷大道周圍的小商家,他們均感嘆目前只是勉強維持生意。 小雜貨店 蒙特利公園市一家小雜貨店的陳老板介紹,現在的生意比以前差了許多,來店裡的顧客人數只是疫情前的半數多一點。 「人們都捂著口袋裡的錢...
中共清零政策重創經濟,官方今天(15日)公布第二季度GDP數據,全國增長0.4%,上海跌至-13.9%。此外,16~24歲人口失業率攀升至19.3%,每5人有1人失業。分析認為,第二季度GDP增長0.4%是造假,不可能正向增長。
中共國家統計局週五(7月15日)發布數據顯示,第二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4%,創自疫情爆發以來的最低增速。專家認為,即使中國經濟下半年出現非常強勁復甦,全年目標也只能達到4%,再加上中共清零政策的持續及地產的低迷,5.5%的年目標無法實現。
日前,中共青島市市南區硬性攤派每位學校老師必須認領20針的接種疫苗任務的消息曝光。隨後當地官方回應稱「非硬性任務」,引發網民反彈。
李米婭(Mia Li)手握頂尖大學的學位,她在一家中國科技公司實習,同時她夢想著轉成一名正式員工,最後還是沒有得到轉正,失去了那份工作。
近期,山東、廣東等省份出台醫保新政策,未來幾年醫保最低繳費年限提高,男職工滿30年、女職工滿25年,參保者必須達到繳費年限才能享受醫保退休待遇。引發民眾關注。自由亞洲電台今天(7月14日)報導,有民眾質疑,中共政府堅持「清零」政策,三年來全民核酸檢測常態化,導致醫保基金見底,卻讓普通民眾延長繳費買單。
中國民航運輸業跌入低谷,今年上半年總計虧損超過千億,12家航空公司已資不抵債。這不禁令外界懷疑,中共的病毒清零政策還能持續多久。
共有約 2859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即將在下週宣布對等關稅之際,印度和美國官員週六(3月29日)結束了為期4天的貿易會談。根據印度商務部發布的聲明,此次會談取得進展,雙方努力到今年秋季能夠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