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近日在《紐約時報》專欄發表文章「乏味的金融體系是件好事」(Good and Boring),認為加拿大在文化或經濟等諸多方面極像美國,但金融導向卻與美國截然不同,其金融體系雖然無聊、乏味,但卻能在金融風暴中屹立不搖。加拿大的經驗似乎驗證了「要讓銀行安全,就要讓銀行無聊、乏味」的老生常談。
(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美國傳統基金會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博士28日發表文章《時下中國十大迷思》(10 China Myths for the New Decade),指出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無他,就是數據造假,但卻誤導眾人。他認為,誇大中國的經濟實力、強調中共官方不實的數據,將誤導美國的經濟與外交政策,也會產生前後不一致的對華政策...
美國傳統基金會亞太經濟政策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博士25日發表文章《中國的經濟:北京某些事情不太對勁》(China's Economy: Something Is Not Right in Beijing),認為中共公布的去年經濟數據造假,中共的經濟政策讓人無法理解,數字背後則潛藏泡沫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