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首頁大圖

在美國,睡眠不足普遍存在,從佛蒙特州30%的成人到夏威夷46%的成人,影響範圍廣泛。它不僅降低工作效率,還增加事故風險,令人擔憂。許多人依賴咖啡因飲料提神,但是...
你是否經常感到心悸、胸悶、上樓梯會喘、久咳不癒、氣喘、背痛、胃脹氣?有這些症狀,很可能是你的胸椎錯位了!今天就來談胸椎錯位自我矯正法,來改善以上的疾病。
每個時代都會有其對應的「食品公敵」。最初,人們指責脂肪,隨後是糖,如今,種子油成為眾矢之的,被認為是導致肥胖和慢性疾病的罪魁禍首。
「作為一名神經外科醫生,我曾被教導大腦創造了意識,」曾在深度昏迷中親身體驗意識的埃本‧亞歷山大博士(Dr. Eben Alexander)說道。
一種常見的糖尿病藥物可能會為超重的肺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研究人員發現,二甲雙胍(metformin)是一種有幾十年歷史的控制血糖的藥物,它可以改善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療效果,延長超重患者的無復發生存期。
美國麻疹疫情正在繼續蔓延,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截至3月21日,已經有18個州合共發現了378宗病例。
乳化劑廣泛存在於我們的日常食品中,如蛋糕、麵包、早餐麥片、蛋黃醬等。越來越多的新證據表明,某些乳化劑可能導致腸道炎症,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風險。 根據美國東北大學研究團隊的食品數據庫,富含乳化劑等食品添加劑的超加工食品,佔當今美國食品供應的73%。美國人平均每天六成的熱量,來自這些超加工食品,美國人食用超加工食品的比例居於世界前列。 2...
蒲公英常常被渴望擁有鬱鬱蔥蔥綠色草坪的房主所鄙視,其實從蒲公英的根部尖端到明亮的黃色花朵,都蘊含著無數的醫療特性。
被診斷為結腸癌並不意味著死亡判決。近年來的研究或已發現了一類有效的抗癌方法——身體鍛鍊。雖然我們可能並不總是將規律運動視為癌症患者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它的確能帶來顯著改變。
護好血管、防止血栓,對人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如果造成心肌梗塞或中風,猝死的風險就非常高。
我們通常不會將香薰蠟燭視為空氣污染的來源。然而,根據最新研究,香薰「蠟塊」會讓你暴露於與交通和工業排放相當的污染水平。
流感不只會引發高燒、咳嗽,而且會增加肺炎、心肌炎等風險。台灣辛中醫診所院長辛重毅最近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中講解了中醫如何通過飲食、穴位按摩與生活習慣的改變,來幫助提升免疫力,有效預防流感和舒緩症狀。
科學家繪製了一種令人驚訝的基因關聯圖,揭示了食用澱粉與口腔細菌之間的關係。發現單個基因的拷貝數量可能會增加患蛀牙的風險,這表明人們在食用澱粉類食物後應格外注意刷牙,就像吃含糖食品一樣。
一種受歡迎的阿育吠陀明星草藥,三果寶(Triphala),因其多酚含量脫穎而出,特別在促進有益腸菌生長、療癒腸道方面效果卓越。
達斯古普塔指出,研究結果讓他對當前的人工甜味劑分類產生了疑問。「一段時間以來,許多人認為人工甜味劑是安全的,但之前的研究也表明,人工甜味劑與體重增加、高血壓以及代謝綜合徵之間存在關聯,」他說。
去年冬天到今天春天,呼吸道感染疾病高發,例如COVID-19病毒變異株、人偏肺病毒和流感病毒等流行。每種病毒都有其獨特的特徵,因此了解這些病毒的症狀、風險、治療方式及預防措施,有助於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
感染新冠後,症狀持續四周以上的兒童,其腸道菌群類型與健康兒童存在明顯差異,並且顯示出腸道屏障可能受損的跡象。
你的皮膚是否變得乾燥、脆弱,甚至像紙一樣薄?爬樓梯時,膝蓋是否嘎吱作響?疼痛是否復原緩慢?這可能是「膠原危機」的徵兆。 從30歲開始,我們的膠原蛋白每年減少1%至2%。到了60歲,大多數人體內膠原蛋白已流失一半。膠原蛋白存在於皮膚、關節和骨骼中,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NativePath共同創辦人、物理治療師Dr. Chad Walding揭祕7個驚人...
轉向植物性飲食可能感覺像是朝著更健康或更仁慈的世界邁出了一步,但它對你的心理健康更溫和嗎?
流感在全球肆虐,截至今年3月,美國本個流感季節已有至少4000萬人患病,2.2萬人死亡,死亡病例包括至少114名兒童。美國病毒學專家林曉旭博士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分析了本次流感疫情的特點,並提醒跨物種傳播的禽流感病毒有爆發風險。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每天僅喝一杯含糖飲料的女性,相較偶爾喝這些飲料的女性,罹患口腔癌(OCC)的風險幾近高出五倍。
生活中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端水、拿餐具,甚至打字的時候,手會突然抖一下,或者手會不停顫抖。這是小問題還是大隱患?本文帶大家全面解析手抖背後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法。
隨著年紀增長,皮膚的膠原蛋白流失、角質層變薄,皮膚就容易乾燥、產生皺紋及缺乏彈性。保養皮膚最重要的三大原則就是:適度清潔、適度保濕、積極防曬,如此才能養出滋潤光滑、透光度好的角質層,看起來就能青春凍齡。
這是「意識從何而來?」系列的第四部分。本系列深入講述了著名醫學博士的研究,以探討關於意識、存在以及可能存在的超越世界的深刻問題。
一項新的臨床試驗發現,高劑量的維生素D或能減緩一種被稱為臨床孤立綜合症(CIS)的神經性疾病的發展。這類症狀看起來像是多發性硬化症(MS),並可能是MS的前兆。
美國禽流感流行,美國病毒學專家林曉旭博士最近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中表示,人類感染禽流感病例在2023年之前十分罕見,但去年感染人數激增,只要病毒出現一兩個關鍵突變就可能引發大規模疫情。
教科書上的文字在艾米麗的眼前游移不定,似乎怎麼也記不住。42歲的她終於重返大學,攻讀高級心理學,不過有些事情似乎不太對勁。儘管她花了數小時刻苦學習,但關鍵細節卻總是從記憶中溜走。
降低膽固醇水平就能降低心臟病風險?服用他汀類降膽固醇藥值得嗎?台灣自然骨科院長、台灣大學醫院骨科部兼任主治醫師蔡凱宙,最近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中為觀眾破解膽固醇迷思,揭示心血管健康的真正關鍵。
今年流感季節到3月仍然沒有結束。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公布,截至3月8日,已經有至少4100萬人次患上流感,當中54萬人住院、2.3萬人死亡。
青檸恰到好處地平衡了酸味和微妙的甜味。其獨特的酸爽風味能提升各種菜餚的口感,無論是清爽的莎莎醬還是經典的青檸派。青檸不僅能作為美味的食材,同時還能帶來多種健康益處,例如其富含的檸檬酸有助於預防腎結石,並促進大腦以及神經系統的健康。
共有約 507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週一(3月31日),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表示,美國針對參與限制外國人進入藏區政策的中共官員,實施額外簽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