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核武問題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的一名高級研究員近日在首爾的一場簡報會上表示,出於在軍事等方面能夠獲得的援助以及國際上的支持,比起中共,朝鮮更傾向與俄羅斯交好。
克里姆林宮表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將於週二(6月18日)對朝鮮和越南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烏克蘭戰爭陷入僵局之際,俄羅斯領導人此行備受關注,尤其這是普京二十多年來首次訪問被指向其提供武器、支持對烏開戰的朝鮮。
美國、日本和韓國將簽署一項協議,希望在美國新任政府上任前,確定三國之間安全夥伴關係,以應對朝鮮核武威脅。
在朝鮮和韓國活動分子之間的氣球戰中,一個首爾團體利用其技術專長,開發出了能跨越邊境數百公里發散傳單和電子揚聲器的「智能氣球」。
韓國軍方表示,韓國週日(6月9日)恢復了針對朝鮮的擴音器宣傳廣播,以落實要求平壤方面停止向韓國發射攜帶垃圾的氣球的警告。
韓國軍方表示,美國週三(6月5日)出動一架遠程B-1B轟炸機飛越朝鮮半島,與韓國進行了七年來首次精確制導轟炸演習。
韓國國防部長申源湜週六(6月1日)表示,已掌握更多證據表明,在烏克蘭戰爭中,俄羅斯使用的武器是從朝鮮非法進口的。
朝鮮週一(27日)發射第二顆間諜衛星,但搭載衛星的火箭在升空後不久發生爆炸,以失敗告終。 朝鮮官媒週二(28日)凌晨報導稱,朝鮮航天局用一枚新型衛星運載火箭發射了一顆軍事偵察衛星。但火箭在升空後不久的第一階段的飛行過程中爆炸。朝鮮官媒稱,新研製的發動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報導還援引朝鮮航天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的話說,初步檢查顯示,爆炸與新開發...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周二(4月16日)前往朝韩非军事区(DMZ)板門店,加大对朝鲜的施壓。
韓國海軍週五(4月12日)表示,為應對朝鮮的核威脅,美國、日本與韓國在濟州島以南的國際水域舉行了海上聯合軍演。美國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參與了這次聯合演習。
美國週三(3月27日)宣布對6名個人、2間企業實施制裁,指控他們向朝鮮的武器項目提供資金。
美國的主要盟國韓國對朝鮮日益加劇的挑釁行動發出了嚴厲警告。
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首爾、參加第三屆民主峰會之際,朝鮮向東部海域發射了數枚彈道導彈,以示挑釁。
週一(3月4日),美韓軍方拉開了「自由護盾」(Freedom Shield)年度聯合演習的序幕。官員們說,參演的軍隊人數是去年的兩倍,因為美韓希望更妥善地應對朝鮮不斷增加的核武威脅。
週五(2月23日),美國國務院發聲明表示,美中朝鮮半島事務官員在本週進行會晤。雙方討論了朝鮮破壞穩定的行為,以及朝鮮與俄羅斯不斷深化的軍事合作。
根據一項聯合國制裁監督員的調查,自2017年以來,發生了數十起疑似朝鮮發動的網攻事件,這些攻擊讓朝鮮籌集了30億美元,以發展核武器計劃。
朝鮮假睫毛打着「中國製造」的招牌在世界各地的美容店銷售,以規避制裁,數百萬美元的銷售額幫助推動了平壤去年出口復甦。
1月28日,朝鮮在一週內第二次試射了一種新型戰略巡航導彈。自去年年末以來,金正恩異常舉動接連不斷,除繼續發射導彈挑釁外,還將韓國定義為敵對國家,要從憲法中刪除「和平統一、民族大團結、同族」,並拆除了象徵南北統一的「統一門」,標誌著金正恩已拋棄父輩的政治遺產。
據朝鮮官媒報導,週日(1月28日),朝鮮在一週內第二次試射了一種新型戰略巡航導彈,稱這是該國新研發的潛射巡航導彈(SLCM),加速了朝鮮海軍在核裝備方面的進展。
朝鮮近日的一系列動作,包括多次發射導彈、提升朝俄關係、將韓國定為「頭號敵對國、主要敵人」等,使朝鮮半島緊張局勢急劇升溫,戰爭衝突似乎隨時會爆發。軍事專家指出,遏制事態升級的最有效辦法,就是美韓同盟展示可終結金家政權的實力。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表示,朝鮮週三(1月24日)向西部海域發射了多枚巡航導彈。與此同時,朝鮮還拆除了一座致力於與韓國統一的紀念碑。這是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加劇的最新跡象。
朝鮮官媒週五(1月19日)表示,該國已測試了水下核武器系統,以抗議美日韓本週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
朝鮮官媒週二(1月16日)報導,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稱韓國是平壤的「主要敵人」,並撤銷了專門負責統一事務的機構。這使外界擔心,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將再次上升。
朝鮮官媒朝中社週一(1月15日)表示,朝鮮週日試射了一枚採用新型固體燃料的高超音速導彈。此舉遭到了美國、韓國和日本的譴責。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四(1月11日)表示,美國將制裁三個俄羅斯實體和一名個人,因為他們參與了朝鮮彈道導彈的轉讓和測試,以供俄羅斯用於攻擊烏克蘭。
週五(1月5日),朝鮮沿著有爭議海域邊界進行挑釁性演習,發射了炮彈。而韓國則堅決回擊,用雙倍的炮擊進行了類似演習。
美韓部隊在韓朝邊境附近,進行了涉及重型武器的的聯合戰鬥射擊訓練。韓國表示,這有助於兩軍做好「今夜即戰」(Fight Tonight)的戰鬥準備。
韓國總統尹錫悅週一(1月1日)表示,美韓將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強化的「延伸威懾」機制,這將進一步加強美韓對朝鮮核威脅的回應。
在美國指責朝俄軍事交易之際,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據報命令朝軍、軍火工業和核武部門加快備戰工作,以應對他所謂的美國前所未有的行動。韓國領導人週四(12月28日)表示,如果朝鮮挑釁,韓軍可立即做出反擊,不必請示。
韓國外交部週三(12月27日)表示,韓國已將8名朝鮮人列入制裁名單,原因是這些人通過軍火貿易、網絡攻擊和其它非法活動,參與了朝鮮的核武與導彈開發計劃。
共有約 1375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一艘滿載中國偷渡客的船隻在前往關島途中燃料耗盡,最終被美國海岸防衛隊救起。駕船者為36歲中國男子龐中立(Zhongli Pang,音譯),現已被美法院判刑。此案凸顯美國西太平洋邊境管理的潛在風險與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