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核武問題

據消息人士週四(3月13日)披露,一艘涉嫌走私煤炭的朝鮮貨船最近在黃海水域與一艘中國船舶相撞後沉沒,造成近20名朝鮮船員遇難。
週日(3月2日),一艘美國航空母艦抵達韓國,展示軍事威懾力。此時機正值朝鮮試射巡航導彈,展示其反擊能力之際。
韓國國防部表示,韓美兩國今天(2月20日)在朝鮮半島(韓國稱韓半島)上空進行了聯合空中演習,美國空軍出動B-1B戰略轟炸機參演。綜合韓國媒體報導,這是美國新一屆政府上台後,B-1B轟炸機首次飛臨朝鮮半島,參加今年首場韓美聯合空演,同時也是B-1B自上月15日韓美日聯合軍演以來,時隔36天再次進入朝鮮半島附近海域。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週一(1月6日)訪問首爾,重申了對這個亞洲盟國應對政治動蕩的信心。
美國與日本表示,由於印太緊張局勢加劇,美日同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戰略和核威脅態勢」,為此美日制定了「延伸威懾」的新準則。在印太地區,中共、俄羅斯和朝鮮正努力實現軍事現代化,並強化「兵力投射」能力。
美國國務院軍控與國際安全事務副國務卿邦妮·詹金斯(Bonnie Jenkins)在羅馬尼亞參加防止放射性與核恐怖主義全球論壇時,特別提到美方對俄羅斯和朝鮮日益加深的關係,以及兩國可能進行核技術轉移的疑慮。
儘管朝鮮官方媒體隻字未提將於本週二(11月5日)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但朝鮮民眾經由偷聽境外廣播電台的方式得知這個消息,而且感到好奇。他們私下議論這場大選的結果會如何影響朝鮮的未來。
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幾小時,朝鮮無預警向朝鮮半島東海發射多枚短程彈道導彈展示武器。因為正值美國大選投票日前夕,這一消息引發各界關注。然而,也有分析人士警告,朝鮮的行動可能是在對美國、日本和韓國近期剛結束的聯合軍事演習作出激烈回應。
日本與韓國表示,朝鮮週四(10月31日)向其東海岸附近海域發射了一枚遠程彈道導彈。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週三(10月30日)表示,身穿俄羅斯軍服、攜帶俄羅斯裝備的朝鮮士兵正往烏克蘭進發,他表示,這是一個危險且破壞穩定的事態發展。
韓國政府10月22日緊急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常委會會議,討論朝鮮派兵支援俄羅斯的應對方案。國家安保室第一次長金泰孝表示,若朝鮮堅持這麼做,韓國將與國際社會一道堅決予以應對。
近來,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其嚴峻程度達韓戰停戰以來最高點。東亞是否會變成世界上第三個戰場?專家表示,無人機事件暴露了朝鮮防空系統落後,而朝鮮「鬥而不破」的動靜是為引起美國關注,中共則希望朝鮮半島維持現狀,繼續充當緩衝帶。
金正恩似乎在這個高調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支撐下,試圖同時啟動兩個方向上的對抗。一方面,出兵烏克蘭賺取俄羅斯硬通貨和技術,但這很可能導致與烏克蘭宣戰,並淪為俄羅斯的炮灰。另一方面,與韓國發生沒有勝算的武裝衝突,這甚至有可能導致金氏政權的覆滅。
韓國在10月1日舉行的「國軍日」閱兵儀式上首度公開該國可以摧毀地下碉堡的「玄武-5」(Hyunmoo-5)彈道導彈。有韓國媒體稱,這是該國最大型的彈道導彈,威力強大,能對不斷挑釁的朝鮮產生震懾作用。
美國陸軍二等兵特拉維斯‧金(Travis King)去年跑到朝鮮,一度被當地拘留。他的律師在週一(8月26日)的聲明中表示,他將對針對自己的五項指控認罪,包括開小差,同時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朝鮮去年在幾個國家關閉了大使館,其中包括位於塞內加爾的大使館。有美國媒體的記者意外進入這個已經荒廢的大使館內,使其內部格局罕見曝光。
英國新任陸軍總參謀長沃克(Roland Walker)表示,英國必須在三年內準備好應戰,因為「日趨動盪」的世界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威脅。
美國總統拜登週四(7月11日)在北約峰會間隙會晤韓國總統尹錫悅時表示,美國威懾朝鮮的承諾是以美國的全部軍事力量為後盾的,包括核武器。
週三(7月10日)北約峰會期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韓國總統尹錫悅會面。兩位領導人一致認為,朝鮮與俄羅斯不斷加深的關係是嚴重威脅,亞洲和歐洲面臨的安全挑戰越來越不可分割。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週二(7月9日)在首屆北約國防工業論壇上表示,北約及其印太地區的合作夥伴,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將啓動四個聯合項目以深化合作。
韓國統一部週一(7月1日)表示,朝鮮已將國家電視廣播的傳輸從中國衛星轉到俄羅斯衛星。上個月,俄羅斯總統訪問朝鮮,雙方加強在各領域合作,而中共則成為「旁觀者」。
韓國軍方表示,朝鮮週一(7月1日)發射了兩枚彈道導彈。這是朝鮮不到一週內的第二次發射導彈。
「即使在逃跑過程中可能會死,也不願再那樣生活。」在明知死亡概率為70%的情況下,她和母親依然冒著生命危險嘗試逃脫並獲得成功。去年10月,一名年輕朝鮮女性和母親乘坐木船通過日本海(韓國稱其為「東海」)來到韓國。近日,她在韓國統一部下屬朝鮮人權記錄中心的「2024年朝鮮人權報告」發布會上作證時作上述表示。
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升溫,駐韓美軍週一(6月24日)罕見地公開用於特殊作戰的AC-130J幽靈騎士(Ghostrider)機型,展現穩固的韓美同盟與美軍對偕同朝鮮半島安保防禦的承諾。
美軍最高將領週日(6月23日)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朝鮮達成的共同防禦協議,可能增加中俄之間的摩擦。
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西奧多‧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 CVN-71)於週六(6月22日)抵達韓國港口城市釜山,參加本月與東道國韓國及日本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韓國軍方沒有公布軍演的日期、地點等具體細節。
韓國週五(6月21日)召見了俄羅斯大使,抗議俄朝簽訂了新的防衛條約。此前一天,朝鮮軍隊再度短暫越過韓朝邊境,使韓朝緊張局勢快速升級。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週五(6月21日)表示,俄羅斯必須遵守聯合國對朝鮮的制裁。本週三,朝俄兩國簽署了安全協議,同意在任何一方面臨武裝侵略時立即提供軍事援助。
週四(6月2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表示,俄羅斯可能向朝鮮提供武器。他說,這是對西方武裝烏克蘭的回應。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表示,普京的言論「難以置信令人擔憂」。
俄羅斯和朝鮮本週深化關係之際,中共在一旁觀望,小心翼翼地避免讓普京-金正恩雙邊會成為三邊會。中共誓言抵制美國領導的西方。專家說,北京心裡「顧慮」重重。
共有約 1375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從4月11日起,美國政府對計劃在美國逗留超過30天的外籍旅客實施入境新規定。加拿大政府已針對此發布旅行建議,提醒國民遵守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