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
申訴專員公署表示,因不時收到市民投訴及從傳媒報道得悉,指公共屋邨有違規泊車問題,可能會妨礙緊急車輛出入,或會在發生事故時影響救援工作。申訴專員認為,探討公屋違泊問題具迫切性,遂展開主動調查行動。申訴專員公署(13日)公布針對違規泊車的調查報告,並對房屋署提出12項建議,要求對於在緊急車輛通道違泊的車輛,可以不予警告,直...
上環中源中心在過去3年先後需要進行兩項費用合共超過6千萬元的維修工程,引發小業主不滿業主立案法團的處理方式,本週五(14日)將召開特別業主大會討論。(12日)有超過20名小業主到民政事務總署請願,促請政府介入,保障業主的權益。
交通諮詢委員會(交諮會)(12日)就香港電車有限公司(電車公司)提出的加價申請進行討論,交諮會主席張仁良表示,電車公司因應營運成本不斷上升及疫情後乘客量未完全恢復,而提出加價申請。
國際教育資訊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12日公布《2025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提到本港是全球排名提升最多的地區,231個上榜學科中,有68%排名上升,6%下降,15%保持穩定。
再有大陸交流團爆急性腸胃炎群組。有4間學校參與黃山交流團後,學生出現急性腸胃炎症狀,分別是元朗商會中學、觀塘官立中學、九龍工業學校和皇仁舊生會中學。
社工陳虹秀等4人,被指於2019年8月31日在灣仔「參與暴動」,經審訊後獲裁定「暴動」罪不成立。律政司去年上訴得直,案件發還重審,陳虹秀維持不認罪,她(11日)在區域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需即時還押。法官將案件押後至4月3日求情,聯同同案3名認罪被告一併於4月9日判刑。
聖保羅書院一名中五男學生上月在杭州參加公社科交流團期間死亡,有傳死者可能是吊頸自殺或因哮喘離世,但校方和教育局拒絕公布死因。近日有該校學生和舊生發起聯署,要求學校公布事件的詳細經過與調查結果,但僅過了一天,聯署發起人(10日)突然宣布取消行動,表明不再對校方提出任何訴求,選擇「各安天命」,並感嘆「在喫人的時代喊叫救救孩...
沙田官立中學有學生參加大陸交流團返港後陸續出現急性腸胃炎徵狀,涉及23名學生。交流團上週四至週五(6日至7日)到廣東韶關交流,據悉,涉事學生曾共同進食4餐飯。衛生防衛中心稱正調查事件,找尋病毒源頭,並已通報廣東省當局。
一名大陸男子涉嫌向中大訛稱擁有美國紐約大學學歷,並由他人假冒自己出席網上面試。男子承認一項以欺騙手段取得服務罪,(11日)在沙田被判囚3個月。
宣布,將於今年4月1日推行為期2年的先導計劃,現場直播終審法院實質上訴案件的法庭程序。首兩宗作現場直播的終審法院案件將於今年4月1日和7日進行聆訊。
(10日),8歲女童周天瑜的父親趁女兒死忌一週年召開記者會,表達對女兒醫療事故的訴求。周天瑜於2020年在瑪麗醫院接受腫瘤切除手術時,疑因延誤輸血48分鐘變成植物人,至去年3月10日離世。其父親一直質疑醫護人員涉嫌刪改醫療紀錄,並於前年向警方報案。周父質疑醫療紀錄被篡改,並對警方和律政司的調查結果表示不滿,認為調查不透...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筆試將於4月1日正式開考,考評局(10日)發表網誌文章,提醒考生提前下載及登入「報到易」App,帶齊准考證、身份證正本和合規格的計算機。針對計算機上的標籤可能因使用日久而褪色的情況,應屆考生可於本月14日(星期五)前往考評局辦事處重新加印標籤。
聖保羅書院一名中五男學生上月在杭州參加公社科交流團期間死亡,校方和教育局拒絕公布死因。近日網傳有該校學生和舊生發起聯署,要求學校公布事件的詳細經過與調查結果。本報記者於街上訪問市民對事件的看法,有家長和學生均批評教育局和校方的做法,認為應公開交代事件。
近期,港人的熱門旅遊地日本和廣東以及附近地區的急性腸胃炎病例有所增加,尤其是諾如病毒引起的感染。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10日)早,在港台的一個節目中,介紹相關病毒以及提醒市民在外遊時提高警覺,避免感染。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9日)發稿,指世界格蘭披治桌球大獎賽在貴價門票觀眾席上擺放連蓋樽裝水,亦有持貴賓席門票人士自攜保溫杯入場,質疑違反啟德體育園不得攜帶任何容器的場館規定。大會回應時則稱有按程序向園方申請放置飲品,並獲園方同意。
政府去年發放5個出租汽車許可證,5支的士車隊預計將在7月底之前全面開始營運,其中第一隊將提前於3月底啟動服務。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9日)在商台節目中透露,將要求車隊設立網上預約平台,包含乘客評分機制;車內亦將安裝設備,用以監察司機的駕駛行為和服務態度。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上月發表,明愛安老服務及明愛長者聯會(8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只有約一成受訪長者滿意新一份預算案,過半數受訪者不同意「兩元乘車」優惠新方案。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建議社福開支總額削減7%,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9日)播出的無綫新聞節目中表示,未來即使進一步削減社福開支,目標只針對非經常開支。例如,立法會曾批出200億元購買社福物業,可以考慮以更具創意的方法處理。
香港胸肺基金會、香港胸肺學會及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今個周末於荃灣荃新天地二期舉行「『肺』事知多啲健康嘉年華」,呼籲市民關注肺疾的風險,非吸煙者亦有機會染上肺疾。
有團隊透過問卷調查訪問葵涌區工業大廈的住戶,發現工廈單位分間數量平均是15.6間,比一般劏房的3.2間多出近5倍,其中最多可以一個單位分間出60個房間。在政府計劃立法取締劣質劏房下,逾五成受訪者擔心未來因此需搬遷,團隊建議當局全面檢視現行清拆及安置政策,確保提供適切措施支援予受影響的工廈住戶。 葵涌劏房街坊會及聖...
6名被誘騙到緬甸從事非法工作的港人(7日、8日)先後返港。協助家屬的前區議員余德寶今日在社交媒體發文,分享陪同家屬在機場迎接獲救港人的感受。近來因為協助被困港人家屬,余德寶也曾遭親共議員質疑「鋪路參選」,他表示「功成不必我在」,誰人領功誰人不領功都不重要。
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報告指出,自2021年底以來,香港零售、商業及住宅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導致受評級開發商的信貸實力受壓,並可能對銀行業,尤其是中小型銀行,帶來風險傳染效應。
明愛醫院一名75歲男病人,因高血壓及認知障礙需進食流質或糊狀食物,懷疑因溝通誤解,護士安排正常餐並由學生餵食。病人在(3日),進食時哽咳,急救後不治。院方已向家屬解釋及致歉,並將設委員會調查。事件由負責護士提供指引給護士學生,目前兩人均在休假。
海關早前偵破一宗海運販毒案,檢獲680公斤冰毒,市值約3.6億元,並拘捕3名男子,其中兩人將被落案起訴販運危險藥物罪。
(4日)在啟德體藝館展開的首項賽事「世界格蘭披治桌球大獎賽」,由於賽事超時,賽會突在晚上11時15分左右,一號枱尾場賽事未完便要求觀眾離開,引起球迷不滿。賽事組委會今日(5日)發聲明,對事件深表歉意,並提出補償方法。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今日中午見記者時主動回應,承認事件不理想,已要求主辦方由今日的賽事開始,觀眾可...
海外人權組織「中國人權捍衛者」(CHRD)(5日)發表最新報告指出,在2019年至2024年期間,中共違法拘留了數千人,並將1,545名和平倡導人權的良心犯判處入獄;報告更形容中共大規模拘留可能構成反人類罪。
港大法律學院客席教授陳文敏(5日)在《明報》專欄發表了一篇題為《評林卓廷7.21案︰上集還是中場?》的文章,指法院對「元朗7.21」事件作出了另一種詮釋,漠視當晚在元朗地區不斷升溫的緊張局勢。保安局長鄧炳強同日致函《明報》,聲稱文章內容「偏頗」及「誤導讀者」。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加大社福機構「資源效率優化計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日(3日)宣布,大型機構要自行承擔累計7%的撥款削減,中小型機構則要承擔3%撥款削減。民主黨(4日)強調本港社會服務的需求一直有增無減,批評削減撥款如向基層和弱勢社群開刀,加劇社會問題。
在前年《立場新聞》案審理期間,一名《明報》法庭記者投訴在區域法院停車場對主控官進行採訪拍攝時,遭到負責該案的警隊小組警員以粗言辱罵,並被兩次推撞。兩年後,投訴警察課把個案列為「無法證實」和「並無過失」。該名記者對結果感到失望,並已提出覆核。明報職工協會促請警方覆核調查並交代結果,保障記者順利採訪。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4日)聯同十多名基層租戶到立法會申訴部,向多位議員表達對政府「簡樸房」規管制度的建議及期望,促請政府取締籠屋、立法訂立起始租金、恆常化現金津貼等,保障基層福祉。
共有約 76157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隨著川普政府重返白宮,並將戰略重心轉向印太、加強對抗中共,歐洲主要國家也加快防務整合腳步。英國將與歐盟簽署脫歐後首份關鍵軍事合作協議,德國候任總理也支持提供烏克蘭遠程導彈,歐洲正重塑自身安全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