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詩詞歌曲
詩經
樂府
古體詩
唐詩
宋詞
元曲
其他詩詞
古體詩詞創作
現代詩詞創作
歌詞歌謠
散文隨筆
古典散文
現代散文
名家散文
閒話文史
電影隨筆
開卷有得
書序書摘
書評書話
劇本劇作
名言錦句
小說大觀
古典長篇小說
古典短篇小說
現代長篇小說
現代中篇小說
現代短篇小說
社會/紀實文學
報告文學
文學常識
認識文學
詩詞常識
文法修辭
應用文類
外國文學
外國詩歌
外國散文
外國古典長篇
外國現代長篇
外國短篇小說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學世界
散文隨筆
古典散文
現代散文
名家散文
閒話文史
電影隨筆
名句中的人生
古文觀止
俗世浮塵
角落的芬芳
淘氣薇薇記事簿
救護車生涯札記
塵俗印記
畫外思絮
散落人間的文字
散文隨筆
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之《題西林壁》
蘇軾的這首《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既然是題在西林寺的牆壁上,那自然是與禪道有關了,蘊含高深的道理。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
《題西林壁》
2022年7月16日 12:18 AM
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之《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朝詩人的這首《滁州西澗》被認為是非常有意境的一首風景詩。讀起來確實有與眾不同的地方。
唐詩
《滁州西澗》
韋應物
寄情山水
2022年7月12日 12:13 AM
月到天心處:邵雍之《清夜吟》
宋代預言家邵雍的詩大都是帶有禪意的,一般的詩人寫詩是寫心情,而邵雍的詩卻是寫禪意,一直很難用語言說清的意境。
夏日
散文
邵雍
清夜吟
2022年7月10日 12:56 AM
松街的故事之十四:「燕子」與「燕夫」的陳年往事
前言 「燕子」,是我父親給我母親的暱稱,自他們相識的1935年,直到父親他老人家離世的1995年,六十年間從沒有變過,這也是為什麼我父親一貫以「燕夫」為筆名寫作﹝主要是詩作﹞的原因。 當然,父親是軍人,他交付給國軍各軍事期刊的稿...
謝行昌
2022年7月8日 11:29 AM
散文短章:夏日繁華
好像怕大地的光熱不夠用似的,太陽把白天拉得足夠的長。在灼人的氣息和蔥蘢的綠色包圍下,萬物的生命呈現出波瀾壯闊的宏大氣勢。
散文
夏日
2022年7月4日 12:31 AM
夏日隨想
母親從鄉下老家來到城市,她的第一感覺就是城市的擁擠和炎熱。街上車輛多,公交車上人多,各類建築物密密匝匝,讓人感覺透不過氣…
夏日
散文
2022年6月28日 11:54 PM
寓言體散文:船
在一個奇異世界中,沒有陸地,只有廣闊無垠之大海。而在這個世界之人都生活在一艘艘大船裡,有的船為藍白色,有的船為三色,還有的為花色,相互之間並不近靠,各自航行。
寓言
散文
船
2022年6月25日 1:01 AM
楚國狂士接輿夫妻明禮尚義
春秋時代,楚國有位隱士接輿,行為舉止不同於一般人,他狂放不拘,傲岸自大,不顧他人的感受,看起來癲癲狂狂,所以被稱為「楚狂」。
接輿
隱士
列女傳
2022年6月23日 11:00 AM
抱貧守正 生死如一的黔婁夫妻
歷代都有特立獨行的寒士,往往到深山或偏遠的海角天涯去生活,他們在物質方面或許常常是窮困、匱乏的,但在精神上卻自有一套豐足的生命哲學。
黔婁
貧士
2022年6月13日 6:13 AM
那時,我們曾經「亂點」
年輕時讀《三言二拍》,記得有一段故事是「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多年過去了,伴隨著人間滄桑、世道運轉,這段故事也早忘了,唯「亂點鴛鴦譜」作為帶喜劇色彩的一個詞組,尚存腦子裡至今未忘。
三言二拍
上海
童年
散文
2022年5月25日 1:34 AM
體悟故事傳說的真義
這齣戲,還得從久遠的人神共存的時代說起,戲裡這個城堡,是個信神的國度,人民相信一切是神的恩賜,城堡在國王賢明的治理下,人人相親相愛
散落人間的文字
2022年5月21日 1:26 AM
等待 純真初心的歸來
這條路兩旁種滿了的芒果樹,在三月節裡,結了青綠果實,疏疏落落上墳的人,迤邐至應公廟前,午後陽光的淫威在樹葉間穿梭,瑞弟穿著拖鞋,掮著鋤頭走在前頭,鋤柄上掛著的畚箕在背後幌盪著。
散文
初心
散落人間的文字
2022年5月6日 3:50 AM
聆聽 原始的寧靜
這隻黃額毛的水鴨白嘴巴埋進水裡,長尾巴跟著翹了起來,在水面閃了一瞬,緊接著,兩片翅膀在綠水上,劃出兩道圓弧漣漪,於是,氣氛熱鬧了起來。
散落人間的文
寧靜
2022年4月20日 5:54 PM
怎麼會這麼好喝
細雨紛飛的上午十點,我為自己萃取一杯純然的咖啡,當琥珀色入眼,我深深深深地呼吸,此時咖啡豆經烘焙後的焦糖味、果香便齊聚鼻心,輕啜一口入喉瞬間,口中自然地說出:「哇!怎麼這麼好喝!」
咖啡
散文
2022年4月4日 1:42 PM
月琴啊,我的原鄉聖地在哪裡
思想起,祖先鹹心過臺灣,不知臺灣生作啥款,海水絕深反成黑,海山漂浮心艱難。黑水要過幾層心該定,遇到風颱攪大浪,有的抬頭看天頂,有的啊心想神明。神明保佑祖先來,海底千萬不通做風颱,臺灣後來好所在,三百年後人人知。
思想起
陳達
唐山過台灣
散落人間的文字
2022年4月2日 12:45 AM
溪洲讀經班側記
車子轉出村中小道,來到雙線道的馬路上,來往車輛極少。一車四人緩緩往溪洲國小而去,方老師二十年來的讀經班就設在那兒。車上,阿玉、方老師是讀經班的老師,姐姐和我則是慕名去觀摩的…
讀經班
清明節
2022年4月1日 11:25 AM
松街的故事之十三:最後一代「眷村川語」的故事
老哥與我在松街療養院陪母親的那些日子裡,我們母子三人使用的語言通常是「普通話」,但是因為咱弟兄倆的共通語言是「眷村川語」,所以兄弟倆不時會以這介於普通話與川音之間的「怪腔怪調」交談。當然,我母親本就是位語言天才,在我們兄弟倆的「眷村川語」交...
謝行昌
2022年3月24日 12:59 PM
散落人間的文字:來福明天要去旅行
懷想從庶民生活中走來,舊歲月裡的素樸已渺然不見,驚覺只有喚醒善念,回歸傳統,才能找回善良,悠遊天真無邪的境地。
散落人間的文字
王金丁
2022年3月9日 12:22 AM
珠玉比麟兒
《鎖麟囊》是我最喜歡的京劇之一,劇中描述富家小姐薛湘靈在出嫁當天遇暴雨,為了避雨,花轎暫停在一個叫做春秋亭的亭子避雨。同時,巧遇也在同一天出嫁、同在春秋亭下避雨的新娘趙守貞。
鎖麟囊
玉石
君子比德於玉玉
2022年2月28日 12:12 AM
散落人間的文字:驢車爬上了來德山
梅姑坐驢車裡正擔心著那瘦驢兒,一旁白髮老人卻抓著車篷柱子,鎮靜的一聲鼓舞,驢兒聽到了,仰起頭,兩股大腿用了勁,驢車一口氣衝上斜坡,這時,一陣風掠過來…
散落人間的文字
2022年2月27日 12:12 AM
【西遊義趣】懸絲診脈 解痼疾
八戒相貌欠俊,怕嚇著眾人,於是嘴拄著牆根,死也不動。悟空見朱紫國掛了皇榜,於是念聲咒語,揭了皇榜,悄悄塞到八戒身上。國王久病不愈,難道需要「八戒」?悟空進宮給國王治病,他的孤拐臉把國王嚇得戰戰兢兢,為何悟空說他一千年也好不了?懸絲診脈、三折肱又有怎樣的含義?重溫西遊故事,試探其中寓意。
【西遊義趣】
懸絲診脈
皇榜弦音
悟空批謬
皇甫容
2022年2月23日 11:00 AM
【西遊義趣】朱紫國的隱喻
經過繁華的鬧市,向來嘴饞的八戒卻與美食失之交臂,這其中有哪些寓意?悟空與八戒攜手買調和,看似日常生活化的描寫,是否有什麼隱喻?換個角度看西遊,會發現不一樣的義趣。
【西遊義趣】
朱紫國
會同館
皇甫容
悟空八戒
2022年2月8日 11:00 AM
松街的故事之十二:從母親準備的除夕年夜飯談起
又是一年的臘月,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在台灣時,母親準備的除夕年夜飯。 六十多年前,我們全家都還住在眷村(高雄鳳山的黃埔新村)裡,我們的眷舍的總面積大概還不到二十坪,以當年之生活水準,我們兩大兩小的一家四口是絕對夠住的。但是每當年終時,我們...
謝行昌
2022年1月28日 1:29 PM
莎士比亞書店
那些年,我們沒錢買書,都是從莎士比亞書店的租書圖書館借書看的。那是希微亞.畢奇在歐德翁街(rue de l’Odéon)十二號開的一家書店兼圖書館。在一條寒風凜冽的街道上,有那麼一個溫暖、愉悅的所在,冬天還有一個大壁爐,桌上、書架上,滿坑滿谷的書,櫥窗裡則陳列新書,牆上掛著名作家的照片,有些已過世,有些還健在。照片都像是隨手拍的快照,即使是已過世的,看起來也覺得他們曾認真活過。
莎士比亞書店
海明威
巴黎
2022年1月26日 5:29 PM
台灣鄉土文化——生養一代代人的石滬(二)
自吞霄至淡水,砌溪石沿海,名魚扈;高三尺許,綿亙數十里。潮漲魚入,汐則男婦群取之;功倍網罟。 ──《諸羅縣誌 卷八》
石滬
台灣鄉土
鄉土文化
散文
2022年1月25日 12:28 AM
松街的故事之十一:父親的針線包
這是一個平凡但非常實用的針線包,早已超過其使用年限,但幾十年來我一直捨不得丟棄它,因為它是除文稿之外,父親所遺留給我的極少數實體物件之一。 這草綠色的針線包,是早年國軍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簡稱聯勤)所屬的被服廠,生產發放給全軍將士們使用...
謝行昌
達拉斯
2022年1月21日 11:02 AM
散落人間的文字:伊在燈火闌珊處
在貧樸的歲月裡,一切都是那麼清新、簡單、自然,倏忽幾十年,是慢長也是瞬間;現在,環境變渾濁了,人情也趨淡薄,幡然驚覺過去的東西不見了,開始回味縈繞心中醇美的愁緒,渴望陳舊的鄉愁的溫潤,也回憶起那質樸、淳淨、青澀的感情。
散落人間的文字
散文
回憶
王金丁
2022年1月21日 1:27 AM
台灣鄉土文化——生養一代代人的石滬(一)
我的故鄉後龍曾經有過高達23座的石滬,現在只餘碩果僅存的兩座。
石滬
散文
故鄉
2022年1月19日 1:42 AM
松街的故事之十:電影本事,馬,與父親的詩(下)
我父親既然是黃埔島「騎兵科」出身,喜愛馳馬是理所當然的。自1951年到1957年的六年期間,父親都在高雄縣鳳山鎮任軍職,1955年以前,在鳳山復校的陸軍官校還設有「騎兵科」,所以校內大概駐有至少百餘匹軍馬。早年每逢六月十六日的黃埔校慶日,老...
謝行昌
2022年1月7日 9:23 AM
松街的故事之九:電影本事,馬,與父親的詩(上)
1950年代初期,我們全家落腳在台灣南部,高雄縣鳳山鎮的黃埔新村。那時候,高雄五塊厝的「衛武營」還是陸軍二軍團(大概是現今之八軍團)之總部,方圓五十公里內,少說也駐紮有兩個師的陸軍戰鬥部隊,還有好幾所軍事院校,再加上聯勤的兵工廠與被服廠等,當年的「六十萬大軍」,可能有四、五萬以上的陸軍人員就在鳳山鎮附近工作,所以每逢週末與假日,滿街熙來攘往的,都是穿著草綠色軍服的陸軍人員,他們除「瞎拼」外,多半是在夜市裡逛逛,或是看場電影。
謝行昌
松街的故事
電影
2022年1月7日 9:18 AM
上一頁
1
...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共有約 9700 條記錄
承天皇太后——蕭綽
【岳飛傳】收復建康 岳家軍首次大捷
抗共「硬漢將軍」張蔭梧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