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

風,還是帶著夏天的溫度,腳步似乎也沒有變得急迫。山色沒有變,雲也沒有變。可是,心裡卻生起秋的意味來。 時常看到身邊的農民數著一個個臨近的節氣,他們對節氣是敏感的,半點疏忽不得。
刻骨銘心的記憶
果不其然,短短的2個小時,《演員夢》所展現的「真、善、忍」價值觀,感動了在場的所有觀眾,許多人臉上掛著激動的淚水看完影片。真的是一部讓人感動、難忘的佳作。
韓亦言:中文詩詞英譯的一點點體會
中譯英是不簡單的事情,因爲這涉及到二種不同的語言、文化、歷史與傳統的方方面面。
散文:絲瓜的啟悟
夏天到了,是吃絲瓜的季節。今天買了兩條長長的絲瓜,去皮炒食,碧綠的、糯糯的、清爽鮮嫩,家人都挺喜歡。別人告訴:絲瓜的皮別扔,可以做絲瓜茶,把絲瓜皮洗淨煮水,加上點蜂蜜,是很有營養價值的飲料哦。果然,很清爽,有淡淡的清香。
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房卻在高枝處。 那天妻偶然發現了一個open house,我們就去溜達一圈,誰知一見鍾情,因為它在各方面都贏得我們的芳心。還記得一對看房的年輕情侶站在後院的露台上,望著層林盡染的峽谷,嘴裡發出一聲聲讚歎,久久不願離去。
漫長單調的冬天過後,春天終於來了。一片片綠油油的草地像人穿上了新衣服一樣的精神。我尤喜早春枝頭萌發的嫩綠,令人眼前一亮,心頭一喜。在溫暖的風中,花兒開了。最早是鬱金香,單瓣的、復瓣的,為家家戶戶門前點綴出絢麗的色彩。隨後玉蘭、水仙、鳶尾、芍藥,各種各樣的花兒競相開放,層層疊疊,錯落有致,一個春夏不會讓眼睛落得寂寞。
與周老師相識在爬山的路上,人與人的相遇看似偶然,事後才知道並非偶然。那天,在高大的龍眼樹下,他用簡單的熱水瓶泡茶,說:「茶,或者說野茶,這東西深不可測,老孟你說呢。」捧著茶杯聞著茶香,這句話深深植入我的心裡。
梅花入詩、入畫   綻放在世界舞台
千年來,梅花的美,入詩、入畫,入於縹緲琴聲,其神韻亦傳於中國古典舞的舞台藝術中。
偶遇華燈初上
孩提時代,聽到世事紛繁複雜這樣的話,總是覺得大人們是在故弄玄虛,天真的認為人生不就是大人口中的「兩點一線」嘛,小孩是從家到學校,大人是從單位到家。
二十四年過去了,作為師父的弟子,我見證了邪黨的流氓殘暴;也見證了大法弟子反迫害的波瀾壯闊,堅韌和克制;見證了師父的慈悲和偉大;也見證了邪惡政權的醜陋表演和迅速崩塌……
薔薇是初夏的靈魂,它使整個夏天都蓊鬱,充滿了傾心和歡快的笑容。 當春花正是爛漫的時節,薔薇卻顯得若無其事,它只顧恣意地生長。幾天功夫,枝條就將一面磚牆或者杖籬裝扮的異常動人。我這才意識到,人們何以愛在牆邊兒、院腳兒,或者大門兩側栽上它呢。
「潤」字滄桑 中共途窮
提到「潤」字,有人會情不自禁地低聲吟誦杜甫的詩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人會想起和鄭板橋的對聯:「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還有人會想到「玉潤珠圓」這樣的詞語。「潤」字的發音也似乎散發著詩意和韻味。幾千年來,「潤」字總是與美好相連。然而,從去年開始,「潤」字新添了一層辛酸淒楚的含義,宛如一個正在享受生活的人突然間被迫背井離鄉,「潤」字滄桑,可謂悲壯。
散文:在紅塵中等你
紅塵如夢,人生無常。一切的 「美好」也都如這春之花,瞬間而逝。什麼才是生命中最永恆、最值得珍惜的呢?
多年來為了討生活外,浪蕩北台灣,一事無成,童年以來存在心裡對生命的疑惑,仍找不到答案。每當這個時候都會想到故鄉,想念故鄉的人與事,想念故鄉的一景一物。因此,我回到中部的小鎮,童年生活、嬉遊的地方。
散文:紅蜻蜓
夏天的一個黃昏,在樓下的林蔭道的半空中,忽然發現飛舞著一群小精靈,仔細一看卻是一群紅蜻蜓,足有二、三十隻。我驚訝極了,已是好多年都不見了的,本以為已經滅絕了小生靈卻忽然又出現在眼前,令人驚喜不已。
松街的故事之十八:花生米的故事
這「花生米的故事」,對我們謝氏家族而言,是一段我父親年幼時,十分辛酸的回憶,那是他老人家吃花生米的一種「特殊方式」。這段故事我父親顯然不只是講給我們兄弟倆聽過,一定也講給他的學生們聽過。因為我父親一直是非常受他學生們歡迎與尊敬的師長,也一向親近他的學生,常與他們「掏心掏肺」地聊天。
幾十年的人生飄泊,二十四載的劍風刀霜,身處繁華的都市,心在寧靜的修煉之場。 孑然行走在紅塵裡,與星為伴,與月作侶,吟蓮頌雪,清靜、坦蕩。 花開花落,歲月滄桑。流逝的是青春容貌,不變的是堅貞信仰。
槐花的味道是夏天的味道,槐花一開,夏天就到了。 春天,百花還在爭艷的時候,槐樹卻像個沉思的智者,神態安詳,它對周圍熱鬧的花事似乎視而不見,無動於衷,自己則安靜地佇立一方,靜靜地積蓄力量。
凡間異事破迷霧 蒼宇聖王度紅塵(下)
一九九三年,在北京工作的表姨有幸參加了李洪志先生在北京辦的法輪功傳授班,把大法介紹給了我們,並給我們帶來了《中國法輪功》這本書。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我就立刻被深深地震撼。就像李洪志師父在講法中講過的,就像那個電插頭通了電一樣,全身一震:這法太正、太正了,這正是我要找的。
跨越都市與山海  與你未曾踏足的香港談一場戀愛
香港導演黃浩然過去執導的兩部作品《點對點》與《逆向誘拐》都表現了濃郁的香港情懷。《緣路山旮旯》作為黃浩然執導的第三部電影,是一部清新幽默的愛情小品,融合香港獨特風光與生活細節,導演為近日低迷的香港寫上一封動人的情書。
姨家莊上有個叫三女的人,離姨家只隔兩戶人家,她爹娘沒有兒子,就讓她招了個倒插門的女婿留在了家中。在她十來歲時,家裡養了兩頭羊,後來爹娘把羊交給了羊倌入大羊群去河灘代牧。小女孩思念小羊,在一個中午跑去河灘看羊。忽然一陣旋風襲來,小女孩便隨旋風快速地向北跑去,快得像是腳不沾地的在飛一般,其速度快得令人匪夷所思,眨眼間就失去了蹤影。
凡間異事破迷霧 蒼宇聖王度紅塵(上)
我出生的年代正是萬魔出洞、群妖亂舞、五千載神傳文化被破壞殆盡的「文革」前夕。這個年代出生的人,就像動畫片《金剛葫蘆娃》裡的七娃,是在魔鬼的毒液裡泡大的。好在我是在鄉下長大的,五千年的神傳文化與儒釋道的理念在鄉村老人們的心目中還是有很深的基礎。耳聞目睹及生活的見聞,對我今後的人生道路選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生命時而黯淡 負重前行仍尋找片刻永恆光芒
日本動畫電影《漁港的肉子》,是日本知名動畫工作室STUDIO 4℃作品,由《海獸之子》導演渡邊步執導,改編直木獎得主西加奈子同名小說,講述一對居住在漁港的母女故事。海港之夏,小鎮風情,以平淡質樸的日常故事,細膩呈現生命的明暗。視覺畫面精緻,漁港景色清新亮麗。
曾聽過這樣一首歌:「風起的日子笑看落花,雪舞的時節舉杯向月」,喜歡這份浪漫,更喜歡這份心境。
當我們以為自己可以主宰別人的命運時,當我們為兒女操盡了心,安排他們的前途,指使他們這麼做、那麼做,不准他們違逆時,不就是自我膨脹,扮演起了天的角色。
山坡旅店
這時,琴聲悠悠傳了過來,梅姑眼神拋向四方,敲起響板兒,細聲唱了起來:「千帆過客尋鶴樓,誰啊能解古今愁,大江無盡唱不停,代代佳人凌風走。」七然爺撥著琴弦,拉高了音,客人還是埋頭自顧吃著餐食。
由「計算尺」所衍生出來的故事
前言 「計算尺」的雛型發明於十七世紀,是西歐各國的工程師與科學家們在進行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事實上,直到上世紀的六十年代,我在台灣的成功大學「苦讀」電機工程學位時,它還是我的「隨身寶」。 現在嘛?那些仍然在學的...
太極之先的宇宙猜想 大道的無止境啟示
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裡,經常有許多奇詭的異想,有非常深刻的神話來源和文化目標指向。「太極」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從「太極」到「兩儀」「四象」與「八卦」的符號體系就這樣建立起來了。儘管如此,這似乎仍然沒有辦法讓我們明確理解到,「太極」到底是什麼?「太極」又是從何而來?
細微之處見善良的《樓上樓下》
中學老師李靜充實寧靜的生活,被樓上新搬來的租客打破了。每天晚上備課到深夜的她,剛一睡著,就被樓上“砰”的關門聲吵醒,之後再也無法入睡。
夜幕漸漸降臨了,金色的月牙兒掛在碧蘭的夜空,空氣中瀰漫著油桐花的濃郁芬芳。 漫步在樓下的小花園裡,悠遠的記憶在思緒的天空中漫無邊際的飛翔。 十幾年前的一件往事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永遠也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