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

散文:冬日隨感
又是一個冬日,大雪已過,天卻未寒,只等此次風雨過後溫度驟降。想來學生時代,對冬日有著無盡的幻想與期待。也曾附庸風雅地在雪落之時泡一壺茶,嘆一聲「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也曾夜歸之時自詡為「柴門聞狗吠,風雪夜歸人」。想起曾經種種,不禁莞爾。
散文:守靈時刻
我最親愛的母親大人蔡麗瑛於昨夜飄然仙逝了。以她素來的康健體質,儘管已高壽,我們都理所當然以為她再活個五年當不是問題。前晚她還一如以往推著她可愛的助步車和我一起出門散步,經過家門還不想回家,又邀我一起去逛水果店和在外晚餐。可惜一切都太突然。
雲遊紅塵:碧水清清滌凡塵
楊柳青青,綠水悠悠。城中河穿過整個市區,蜿蜒向東南方向流去。河邊新修了綠化帶與人行步道,並在多處設置了些健身器材,這裡便成了中老年人健身的好場地。
雲遊紅塵:合歡園裡黃花開
合歡園坐落在南郊二環的路邊上,是一個小小的街邊公園。占地面積不大,園子裡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樹,特別是臨街邊的迎春花、桃樹、雙瓣海棠、梨樹、丁香等,每當春天花開時,那真是姹紫嫣紅,分外妖嬈。現在雖已是秋末,樹上的花朵沒有了,但地上的菊花卻在黃澄澄地盛開著,金光燦爛,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雲遊紅塵:夕陽無限好
正是金秋十月,天高雲淡,陽光明媚。季節雖已過了寒露,但這幾年的天氣卻是極其的反常,本該是秋風送爽、黃葉飄零如蝶飛舞的季節,氣溫卻依舊徘徊在二十五、六度,樹上的綠葉仍然青翠欲滴,絲毫沒有深秋的味道。公園裡絲棉木已是碩果纍纍,一簇簇紅色的果實襯著碧綠的葉子,猶如秋之花,非常美麗、動人。
散文:生命從冬天開始
陽光傾瀉而下,若是沒有風,空氣暖暖的,讓人通體舒爽,使人想到造物主的恩賜,即便在嚴寒肆虐的日子。人和萬物何嘗失去他一刻的眷顧?
寒山寺隨筆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姑蘇區楓橋鎮,坐東朝西,面對古運河,在晨曦一抹或暮色蒼莽之時,於湖水岸邊聽得入耳的木鼓鐘聲不覺令人感嘆天地悠悠的懷古幽思,人人不由自主的吟唱唐代詩人張繼的千古大作《楓橋夜泊》
電影《消失的他》:萬物有裂痕,光從隙中生
新世紀影視最近推出的新片《消失的他》在網絡上討論得很熱鬧。看完之後,我也感觸良多。 影片講的是阿祥和薇薇這對甜蜜的校園小情侶在畢業後走向社會的一段愛情故事和人生經歷,兩人的不同選擇,揭示了現代年輕人在面對感情時是考慮現實利益還是遵循傳...
松街的故事之十九:講「聊齋」故事給我聽的范表舅
前言 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中國,只能用「兵荒馬亂」來形容,在浩劫中遭「骨肉離散」的家庭比比皆是。我這在台灣成長的第二代外省人,除了父母與我老哥之外,就沒有其他直系親屬在台。但父親方面的堂親,與母親那兒的表親倒是有好幾位,我的表舅范如仲就是...
散文短章:金秋
絢麗的秋天,浩大而奢華,令人迷戀,陶醉。此時,遍地的金黃,是對金秋最妙的詮釋。人們笑意盈盈,心靈也滿貯金子的色彩,怎麼能不開心呢?秋天是淬鍊金子的季節,也是在彰顯金子的純度,秋之神采,凝重而豐饒,讓你無時不被幸福所縈繞。
散文:行在秋風裡
水繞著山轉,路順著溪行,車子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疾馳。眺望遠處,山重水複,路好像到了盡頭,待到近前,豁然開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散文:在回歸的路上
那年夏天,我們登上了海拔兩千公尺的拉拉山,說是避暑,其實另有目的,應該說有其寓意,只是大夥心照不宣。 我們的小巴士在北台灣的崇山峻嶺間盤旋,第一天就攀上了峰頂,大家站在布棚下迎著涼風,看著腳下支支杈杈蜿蜒的山路,身旁有人吐了口大氣說:「總算上來了。」我覺得,像經歷了一段曲折的過程。
韓亦言:其味無窮之「兮」字
兮,漢典的解釋是助詞,相當於「啊」:「表示感嘆的語氣」或者「表示讚歎、肯定的語氣」。但在實際的使用中,尤其是用在詩詞中,一個兮字所能表達的意思或所起的作用遠遠多於上述二點。本文簡單談談我個人使用的體會。
不死藥的神話,從嫦娥說起
藥能治病救人,藥能長生不老。人們對無病無災的福份嚮往,沈澱了一種持久的文化理念。古人對藥的崇信,引發出許多神話故事,讓我們來看看中國古代文化之中的“藥”的神話寓意吧。
隨風飄逝的炊煙(下)
眼前的河灘早已不是我記憶中的河灘。那片記憶中廣袤無邊的槐樹林早己被砍伐一空。那河岸邊開著雪白蘆花的蘆葦叢不見了,那長著硬邦邦蒲棒可敲木魚的浦芳草也沒有了,那有著紫紅穗子的秋芒也失去了她的芳影。長著甜甜草根的葉子像韭菜葉一樣的無處不在的間草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隨風飄逝的炊煙(上)
村落雖然還是過去的名字,但早已經物不是,人非昨:過去的沙土路不見了,牆也不是處處可見青苔綠痕的夯土牆,街上、庭院沒有了枝繁葉茂的槐樹、榆樹、椿樹和婀娜飄逸的楊柳,更填平了用吱吱扭扭轆轤吊水的水井。房舍也不再是過去典型的一進、二進院落的四合院。
散文:月圓之夜
月,照進囚室。這裡原是堆放雜物的小倉庫,一扇窗的玻璃碎得七零八落,掛滿灰網。夜裡,驟起的風吹得身上冰涼。前兩天,悶熱的晚上,加上蚊蟲的叮咬,她根本就睡不著,轉眼間,就像換了季。
前言 十年前,我曾寫過一篇「服兵役的那一年」,詳細地交代了我那自覺「驕傲」,在花蓮與馬祖前線服兵役之經過,時間點大致是1968年的下半年,加上1969年的上半年。當時正值「八二三砲戰」十週年,兩岸局勢不寧靜,我在馬祖的服役地點是「白犬...
鄉野間,敲起純樸的響板
「賴阿姨」這個稱號,久已響遍台灣南部純樸的村里間,老的年青的、男的女的都這麼親切的叫,您有沒有想過,他們為什麼喜歡這個稱呼;現在就跟著賴阿姨的板聲,體驗她的鄉野傳奇。
尤利婭‧孟德爾:我在烏克蘭的家人的故事
我的曾祖父曾經很富有。他擁有大量的土地,最重要的是,還有一座風力磨坊,這對麵粉的生產是至關重要的。 當共產黨人奪權之時,他說服了人們要接受這種新的政治,以便使烏克蘭成為蘇聯的一部分,而不是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他認為這是他對俄羅斯帝國的崩潰所做的貢獻。
韓亦言:談談詩人、詩與遠方
我爲什麼要寫作?我美國的一位詩友說,她寫詩開始於一個不幸的時刻,即她親愛的父親去世。詩歌成了她擺脫痛苦、抒發情感、以及思考人生的重要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同呼吸一般。而我,非常的巧合,開始動筆寫文學作品,也是我親愛的父親離世之後。當時我想,我必須爲這個世界留下一些東西,而這個東西,就是我的思與想。
流落香港的「菠蘿油公主」  天涯海角總有人伴你「等風來」
風再起時,香港炎夏稠滯的熱流不再,涼爽的氣流撫摸著全身,全身每個細胞都有說不出來的喜悅。抬起頭來,天高雲淡,屬於秋天的溫柔漫上心頭,每當此時,就覺得眼前的生活可愛許多。
站在春的門檻,覺得秋還很遠,行在夏的綠蔭裡,也不感到秋近在眼前。天依然熱著,可節氣一到,彷彿一覺醒來,秋就從夢裡走來,到處都充滿秋的味道。
秋天來了,不經意間,金黃已染上了枝頭。颯颯的清風吹過,金黃的葉子像一個個美麗的精靈,輕盈地在秋風裡翩躚,用盡最後的生命譜寫著秋的樂章,舞動著生命的千古絕唱。優雅、從容、坦然、淡定、卻又有一絲淡淡的憂傷。
課後「心」聚 一期一會
曾幾何時,喜歡麥當勞雞塊早餐的小男孩,蛻變為眉宇間流露心事的青春少男,我不禁開始擔憂師生間會有層出不窮的劍拔弩張相處狀況。來回思忖著,現在的他需要的是什麼?我該如何給予他實質協助?
散落人間的文字:最想念的假期
小五那年暑假,我又回到外婆山上的家,記得父親從公車窗口,探頭向我跟外婆揮手說再見,公車匆忙捲起沙塵開走後,就開始了奇妙的永難忘懷的假期,至今,我腦海中仍然時常回憶起來。
猶記接觸寫作的起點源於考試,雖然最後結果不盡人意,卻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埋下喜愛寫作的種子,並悄悄地發芽……
風,還是帶著夏天的溫度,腳步似乎也沒有變得急迫。山色沒有變,雲也沒有變。可是,心裡卻生起秋的意味來。 時常看到身邊的農民數著一個個臨近的節氣,他們對節氣是敏感的,半點疏忽不得。
刻骨銘心的記憶
果不其然,短短的2個小時,《演員夢》所展現的「真、善、忍」價值觀,感動了在場的所有觀眾,許多人臉上掛著激動的淚水看完影片。真的是一部讓人感動、難忘的佳作。
韓亦言:中文詩詞英譯的一點點體會
中譯英是不簡單的事情,因爲這涉及到二種不同的語言、文化、歷史與傳統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