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詩詞歌曲
詩經
樂府
古體詩
唐詩
宋詞
元曲
其他詩詞
古體詩詞創作
現代詩詞創作
歌詞歌謠
散文隨筆
古典散文
現代散文
名家散文
閒話文史
電影隨筆
開卷有得
書序書摘
書評書話
劇本劇作
名言錦句
小說大觀
古典長篇小說
古典短篇小說
現代長篇小說
現代中篇小說
現代短篇小說
社會/紀實文學
報告文學
文學常識
認識文學
詩詞常識
文法修辭
應用文類
外國文學
外國詩歌
外國散文
外國古典長篇
外國現代長篇
外國短篇小說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學世界
外國文學
外國短篇小說
外國詩歌
外國散文
外國古典長篇
外國現代長篇
外國短篇小說
悲慘世界
傲慢與偏見
小說:毀滅
魯賓遜漂流記
哈克歷險記
簡愛
呼嘯山莊
雙城記
臨別的禮物
亂世佳人《飄》
外國短篇小說
小說:政與源(1)
至今為止的人生中曾經相識,而且先走一步的那些人的記憶,也會在我死的時候一筆勾銷,消失無蹤嗎?
三浦紫苑
療癒小說
政與源
2017年10月16日 11:00 AM
書摘:傑剋比超自然偵探事務所(2)
離開英國才一年左右,我幾乎快認不出眼前這位回望著我、雙頰消瘦的年輕女子。微鹹的海風帶走了雙頰的柔軟圓潤,我也曬黑了——至少比普遍英國人的膚色還深。
威廉‧瑞特
傑剋比超自然偵探事務所
2017年10月3日 9:25 AM
書摘:傑剋比超自然偵探事務所(1)
時值一月下旬,我順著輪船踏板慢慢走上岸,那時新英格蘭才剛披上一層薄薄的新雪。新菲多漢姆市在漸沉的暮色下閃閃發光,街燈照亮沿岸一整排結冰的建築,磚牆彷彿鑽石般在黑暗中熠熠生輝,煤氣路燈的光點在大西洋的墨黑海面上搖曳彈跳。
威廉‧瑞特
傑剋比超自然偵探事務所
2017年10月1日 9:24 AM
書摘:我要報警
當我們邁入六十歲,我注意到一個變化。首先,他似乎更敞開而樂意交談。然後,隨著歲月流逝,他變得幾乎渴望對我訴說過去的恐懼。
歐文·亞隆
報警
集中營
大屠殺
納粹
2017年4月11日 1:47 PM
【再讀安徒生童話】夜鶯(下)
我不能築巢住在皇宮裡,但請允許我在願意的時候來這裡,那樣到了傍晚,我就在窗戶邊的樹枝上為您歌唱,您會高興,也會沉思!我會歌唱幸福的人,也會歌唱那些受苦的人們!我會歌唱您身邊隱藏著的善與惡。
丹麥
安徒生童話
2016年9月27日 5:18 AM
【再讀安徒生童話】夜鶯(上)
它的歌聲美妙動聽,就連那個貧窮的漁夫,雖然他有很多事情要去忙碌,但當他在夜晚去那裏收漁網,聽到夜鶯唱歌時,他都會躺下靜靜地傾聽它的歌。
丹麥
安徒生童話
2016年9月19日 7:25 AM
小說:蘇格拉底的旅程(4)
「外公,」他在回學校的路上問,「猶太人對於上天堂之路怎麼說?」賀修聽到之後露出微笑,然後說:「我無法代表所有猶太人說話,我也不夠聰明,不知道答案,蘇格拉底。但我相信有一天,你會走出你自己的路……找到你自己的方向。」
丹‧米爾曼
小說
蘇格拉底
2016年7月22日 3:54 AM
小說:蘇格拉底的旅程(3)
原來母親是這個樣子的,賽傑想著,凝視著她。
丹‧米爾曼
小說
蘇格拉底
2016年7月21日 3:48 AM
小說:蘇格拉底的旅程(2)
賽傑想了一想,然後說:「她為什麼會死,外公?」「人為何會死?我們無從得知。」
丹‧米爾曼
小說
蘇格拉底
2016年7月20日 3:43 AM
小說:蘇格拉底的旅程(1)
「我媽媽喜歡蘇格拉底的智慧嗎?」「對,但更喜歡他的美德與品格。」
丹‧米爾曼
小說
蘇格拉底
2016年7月18日 6:30 AM
童話故事歷史悠久 最早6千年前已流傳
今天公布的研究指出,「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等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事實上已流傳好幾千年,比先前認為的還要久遠,最早可追溯至6000年前。
民間故事
童話故事
2016年1月21日 3:59 PM
短篇小說:新舊外套
猜想那時我該是十歲。在我家鄰近的四條街上,我享有盛名,是傑出的街頭少年。我家所在的社區沒有保留當年的社區小報,否則我相信在那上面會不時發表讚許我的報導。在那時的環境中,我之享有盛名,當然要感謝男女鄰居們的恩賜,口耳相傳,廣佈我的榮耀。
2008年2月20日 11:24 PM
短篇小說:耶誕夜的驚喜
聖誕
2008年1月4日 9:03 PM
1
2
共有約 43 條記錄
我沒有鄉愁
承天皇太后——蕭綽
【岳飛傳】收復建康 岳家軍首次大捷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