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世界教育動態
教育政策
招生政策
學費政策
比較教育
考試情報
獎助學金
家庭教育
胎教資訊
育兒資訊
教養方法
教養心得
親子互動
課業輔導
少兒心理
教育名言
走進校園
學校巡禮
校園安全
校園活動
品德教育
校園榮譽榜
特殊教育
資優教育
身心障礙
教師園地
教學方法
班級管理
教輔經驗
教學心得
教材教案
師生之間
親師之間
教師感言
學生園地
學涯規劃
學子心聲
讀書心得
作文選登
童詩創作
網路安全
學習園地
中文學習
英語學習
音樂教育
美術學習
數學學習
走進自然
學習方法
故事點播
繪本故事
啟思故事
童話故事
寓言故事
民間故事
成語故事
趣味綜合活動
繞口令
謎語
智能開發遊戲
童謠
童趣欣賞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教育園地
學習園地
走進自然
學習園地
中文學習
英語學習
音樂教育
美術學習
數學學習
走進自然
學習方法
水彩天地
字的智慧
美勞、手工 DIY
鋼琴教室
流行美語
英文諺語
Hello英語
開口說英語
英文字彙DNA
美國習慣用語
看新聞學英語
看笑話學英語
看名言學英語
中英文對照文章
中國傳統文化教材
三字經
弟子規
幼學瓊林
走進自然
越過絲路的摩登探險家──鍾孫霖的地質調查之路(2)
鍾孫霖說明,他的專長領域地球化學,是透過推知岩漿活動的年紀,以及火成岩的成分、地球化學特性,來反推當初發生事件的時代,或者是地質動力的過程。
東南亞
研之有物
絲路
2017年11月8日 8:00 AM
越過絲路的摩登探險家──鍾孫霖的地質調查之路(1)
中研院地球所所長鍾孫霖院士,在 1997 年展開「東亞地體構造演化整合型研究計畫 (CREATE) 」,二十年間到西藏、高加索、伊朗、東南亞等地做地質調查。利用火成岩樣本的地球化學分析結果,重新詮釋東亞地體構造的歷史,揭開山脈形成的奧秘,也有助於人們了解臺灣周圍的板塊活動。
板塊
地質學家
研之
研之有物
絲路
2017年11月6日 7:55 AM
英倫隨筆:相傳英國人對知更鳥情有獨鍾
一轉眼,我們已經在英國生活五年有餘。其間搬過兩次家,第二次是搬到了自己買的房子裡。在我們的三個家裏,最令孩子大人開心的就是花園。三處花園都有一片綠地,幾株灌木、花樹,還有三兩棵大樹。這樣的居處,總能使生活多出好幾番情趣來。
英倫隨筆
英國生活
英國華人
2017年9月17日 5:30 PM
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五)
給孩子們一片森林原野,讓孩子們在大自然裡開心做自己,發揮無限創意與想像力,並且擁有那一段自由快樂的時間,這是最好的生命禮物。
林家羽
當媽媽不必完美.不一樣的德式教養練習
2017年9月17日 8:37 AM
漫遊中研院自然生態樂園,拜訪野生好朋友
導覽行程通常從中研院大門口開始,一直深入森林步道及生態池,院區內的植物、昆蟲與動物,對生態志工而言如同老朋友,路邊的一花一草都可以說個故事,一蟲一鳥都是令人駐足流連的焦點。
中研院
自然生態
棲地
2017年9月11日 7:30 AM
向大自然學生存:逆境時合作更有利!
資源稀少、遭遇外來競爭時,我們應該堅持保護自己的資源與利益,還是以更開放的態度與鄰人合作?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沈聖峰副研究員發現,受到「逆境」促進「合作行為」的物種,反而展現出更強的族群繁殖表現,更勝順遂環境下的激烈競爭策略。
生命
生態
研之有物
2017年9月8日 8:05 AM
大藍海洋(三)
廣大的海面全是灰濛濛一片,寒風吹亂了浪花,海面上佈滿泡沫,隨波上下起伏,就像是糾結的白髮。狂風陣陣的大海,因而顯得蒼老、黯淡、陰鬱、毫無光明,彷彿大海是誕生在沒有光亮的時候。
大藍海洋
瑞秋•卡森
2017年8月26日 8:11 AM
大藍海洋(二)
海面明亮異常,顯得奇特而美麗。白天看起來滿是泡沫的海面,到了晚上卻散發出銀白光亮。船身破浪前行,船頭兩側是激起的波濤,像是兩道液態螢光,而船尾的航跡則像是一條銀河。
大藍海洋
瑞秋•卡森
2017年8月24日 9:00 AM
大藍海洋(一)
海洋的面貌變幻莫測, 色彩斑斕,光影交錯,日光下閃耀著點點金光,薄暮中煥發出神秘色彩,海的樣貌與情 緒,無時無刻不在變化。
大藍海洋
瑞秋•卡森
2017年8月22日 8:16 AM
如何為您的孩子選擇夏令營(下)
正如您可能想像的,夏令營提供各式各樣的項目。一些夏令營可能專注於某一項目,而其他夏令營則提供多種可供選擇的項目。
夏令營
選擇
卡爾加里
卡城
2017年8月2日 6:50 AM
如何為您的孩子選擇夏令營(上)
夏令營的經歷會對孩子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家長需要事先做一些相關的研究,許多家長需要這一方面的指導,學會如何明智地作出選擇。
夏令營
選擇
卡爾加里
卡城
2017年7月31日 6:00 AM
幫助孩子克服害怕昆蟲心理
很多孩子會害怕昆蟲,這種恐懼會讓他們無法盡情享受戶外遊戲和認識他們周圍的世界。
孩子
害怕昆蟲
瞭解昆蟲
戶外遊戲
2017年7月22日 11:52 PM
組圖:南沙太平島海底多樣生態首度曝光
近年來南海主權爭議持續不斷,為了解南沙太平島周邊海域水產動植物資源現況和珊瑚礁生態變化,台灣漁業署委託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及其團隊,在4月6日至5月19日前往南沙群島中的太平島海域進行水產資源調查。調查團隊拍攝的短片與最新發現,首度在媒體曝光。
南沙
太平島
海底生態
龍王鯛
2017年7月17日 1:37 PM
從東京站前開牧場 看日本「食育」文化
近日,一家日企竟然在東京站前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開了家觀光牧場,讓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們能近距離接觸到牛、馬、豬這些餐桌上常見、現實裡卻不常見的動物——這就是日本最為重視的「食育」。 東京站前的觀光牧場 這家「大手町牧場」座落在東京站日本橋...
日本
食育
教育
東京
牧場
2017年7月11日 8:11 PM
帶孩子認識市場上的「旬之味」蔬果
在日本的飲食文化中講「旬之味」,「旬」意指吃當季最新鮮美味的食材。當季食材新鮮好吃又少農藥,家長若自小培養孩子認識本土的「旬之味」,能帶給孩子長遠的飲食健康之道。
走進自然
自然農法
健康蔬食
2017年7月10日 10:57 PM
生態小旅 認識藥草之王神奇魚腥草
假日的時候帶著小孩到郊外走走、爬爬小山 ,悠然的親近大自然;累的時候就找個陰涼的地方休憩一下,休息的時候,跟孩子一起觀察一下身旁的野草,說不定就會發現有藥草之王稱譽的魚腥草呢!
走進自然
藥草
魚腥草
2017年6月10日 3:56 AM
看日本小學生驚人的能力 感悟教育之本
其實,日本每個孩子都被鼓勵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並思考社會各種與人類生存有關的問題,讓他們從小懂得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自己對社會和人類的價值,懂得學以致用,而非為了分數本身和顯示自己的本事。所以不必與人比較。
日本
孩子
獨立思考
生活調查
2017年6月1日 4:18 PM
到法國森林裡上一課:和泥土交朋友
在回來的小徑上,伯樂伊突然停頓下來,指著路旁一個小丘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螞蟻窩!」孩子們異口同聲回答。「嗯,在森林裡,如果大家見到螞蟻窩,千萬不要破壞它,有螞蟻窩,才證明森林是健康的。」伯樂伊鄭重地說:「因為螞蟻會吃掉各種對樹木有害的蟲子或寄生蟲。」
上課
交朋友
森林
法國
泥土
2017年5月24日 7:17 AM
引導孩子觀察大自然
觀察大自然是孩子認識世界、獲得知識的有效途徑。藉由眼看、耳聽、鼻聞、嘴嘗等多種方式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孩子從小就會養成從多個角度來觀察事物的習慣,對於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十分有效。
教養
教養女兒
教養方法
走進自然
2016年12月7日 8:25 AM
日本這樣「戒網癮」:放下手機去孤島
11月的一個週末,5名初中男生在瀨戶內海一處風景如畫的無人島上登陸。他們來這裡可不是為了旅遊,而是有個重要任務——戒網癮。 和許多少年一樣,這幾個男生平時拿起手機和電腦也很難放下。他們之中,甚至有人一天要玩10個小時手機。而在這座小島...
戒網癮
日本
網癮
網絡
電腦
2016年12月6日 3:42 PM
【綠野遊蹤】林投樹
小時候看過爺爺割下林投葉,去掉葉背和邊緣的刺,捲一捲就做了葉笛給我玩,我蹦蹦跳跳的吹著葉笛跑開了,現在想來自己太沒有好奇心呀!失去了一個學做童玩的機會。
綠野遊蹤
自然
走進自然
2016年11月25日 2:27 AM
昆蟲很奇妙 蜻蜓大眼睛中藏著什麼秘密
昆蟲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從舞姿翩翩的蝴蝶到黑色的蒼蠅,從釀蜜的可愛蜜蜂到傳播疾病的蚊子,精彩紛呈、千奇百怪。 昆蟲具有其他動物沒有的生理特點,如昆蟲的複眼,即大眼睛中長著極多的小眼睛。 如果仔細觀察蜻蜓、蝴蝶、螳螂、蜜蜂等任何...
化石證據
昆蟲來源
昆蟲複眼
眼睛結構
進化論謬誤
進化謎團
2016年8月27日 1:42 AM
【綠野遊蹤】會叫的壁虎
在臺灣,總計分布有五種壁虎,常見有三種,其中的兩種會叫......
壁虎
綠野遊蹤
自然
走進自然
2016年8月20日 7:48 PM
5歲小科學家教你在瓶中製造「龍捲風」
你見過龍捲風嗎?如果沒有,現在趕快跟著奧利佛(Oliver)這名5歲的小科學家,學習如何在瓶子中製造「龍捲風」,既能自娛又能娛人。
實驗室
科學
龍捲風
2016年8月5日 3:09 PM
台灣8名小孩挑戰1個月獨木舟環島成功
台灣台東「孩子的書屋」8位孩子,經過3年準備挑戰獨木舟環島,7月1日自富山漁港出發,30日成功返鄉在台東太麻里三和漁港上岸,他們說,「從海面看台灣真的很美,現在只想好好休息」。
台東
孩子的書屋
獨木舟
環島
2016年7月30日 6:30 PM
新發現:「達‧芬奇筆記」有更深含義
近期劍橋大學學者在研究中做出一項新發現,充分證明在文藝復興通才、大畫家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那裡,即便看似無意義的手跡也可能有很深的含義。
劍橋大學
摩擦
草圖
達‧芬奇
達文西
2016年7月28日 9:58 AM
熱到瞇眼吐舌 老虎泡水吃冰消暑
台北近日相當炎熱,今天的攝氏38.5度排行7月歷史第2高溫,台北市立動物園的老虎常泡在水池中消暑,園方也為老虎準備碎肉冰降火。
吃冰消暑
斑紋
老虎
虎臉
2016年7月27日 5:53 PM
黑面琵鷺愛台灣 21隻停留 十二年來最多
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為瀕危鳥類的黑面琵鷺,目前全世界僅3,000多隻。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7月21日公布,今年滯留台灣未北返的黑面琵鷺共有21隻,是12年來的最多紀錄;其中有7隻留在台南,4隻幾乎都在七股頂山棲息處停留,吸引不少鳥友前往觀看。
愛台灣
生態
野鳥
黑面琵鷺
2016年7月22日 7:57 PM
變色龍變色 看心情決定變哪色
台北市立動物園今天表示,園內近日孵化一批高冠變色龍寶寶,同樣的環境中卻出現不同顏色,原來變色龍要變哪一色,也是要看心情。
變色龍
2016年7月18日 9:23 PM
小學生下田彎腰 體驗粒粒皆辛苦
農委會農糧署北區分署19日將於三芝國小帶領學童體驗收割水稻活動。北區分署副分署長蘇德明說,今年食米養成教育推廣計畫共14所小學參與,學童下田彎腰,體驗何謂粒粒皆辛苦。
戶外教學
收割水稻
粒粒皆辛苦
2016年7月16日 5:46 PM
上一頁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有約 342 條記錄
測量 載人 傳訊 保健——古代的風箏 你想不到的用途
地震千里外大樓秒塌 2025年之卦合《推背圖》預言大變局?
【未解之謎】哪吒真的是魔童嗎?揭祕封神背後的驚人真相
青松絮語:凝望未來的琥珀
聖誕傳奇:《是的 維吉尼亞 有聖誕老人》
時間為何不夠用?
詩壇奇葩寶塔詩 僅55字層層展開茶道的境界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陸羽不隨凡俗 開啟中華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