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必 赢

成語故事

廣陵張嬰率眾造反,殺了刺史,活躍在揚州和徐州之間,朝廷也沒辦法。樑冀借刀殺人,派張綱去廣陵當太守。張綱也不害怕,只帶著十幾名隨從就上任了。上任後,張綱親自去勸說張嬰,向他表示了皇恩浩蕩,也表示要懲辦貪官污吏。
孫悟空想超脫生死輪迴,便穿大洲、過大洋到處去尋找。最後拜在菩提祖師門下,每日和師兄弟們學經論道,掃地鋤園,不覺過了六、七年。
唐玄宗晚年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楊家一門都發達了,她的堂兄楊國忠做了宰相,還兼四十餘個官職,大權在握,朝廷選任官員都是在他家裡私下定的。
鄭思肖是南宋末年很有氣節的畫家。後來北方蒙古南侵時,他曾向朝廷獻計抗蒙,未被採納。
東漢時,合浦郡沿海盛產珍珠。那裡產的珍珠又圓又大,色澤純正,人們稱為“合浦珠”。
司馬牛常常為自己沒有兄弟而憂愁。子夏安慰他說:“我聽說過‘生死由命運來主宰,富貴由上天安排。’君子對工作謹慎認真,不出差錯;和人交往,態度恭謹而合乎禮節,那麼普天之下到處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擔憂沒有兄弟呢?”
長安的太極宮裡,有一座凌煙閣。閣內原有唐朝二十四位開國功臣的肖像。由於年代已久,失去了當年的風採,有的甚至難以辨認。曹霸閱讀大量史料,精心構思,功臣像又重放光彩,而且另有新意。
李靖是唐朝的開國元勛,幫助唐高祖李淵統一了中原。又幫助唐太宗李世民徹底解除了西北邊疆突厥的威脅。而後李靖為平定邊患,經常統兵在外,大小百余戰,立下赫赫戰功,升為尚書僕射。
魯襄公十五年,宋國有個人得到一塊寶玉,將它獻給子罕,子罕不接受。
姜子牙被封在齊地。過了五個月,姜子牙回來向周公報告齊地的情況。周公問他:“你怎麼這樣快就報告情況呀?” 姜尚回答說:“我簡化了君臣之間的禮節,一切按照當地風俗去做,所以快。”
如今,匈奴和烏桓還在北方不斷侵擾,我打算向朝廷請求當個先鋒,作一個有志的男兒。男兒應該戰死在邊疆荒野的戰場上,只用馬的皮革裹著屍體就行了(馬革裹屍),怎麼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身邊呢?” 孟翼聽了由衷地佩服。
盤古在渾圓的物質裡睡了一萬八千年。當他醒來時,發現眼前漆黑一團,他胳膊一伸,腿腳一蹬,渾圓的雞蛋就被撐破了。輕而清的陽氣上升,變成了高高的藍天;重而濁的陰氣下沉,變成了遼闊的大地。從此,宇宙間就有了天地之分。
唐朝的張璪,官拜員外郎。曾被貶為衡州司馬。後來,又被調為忠州司馬,在官場上很不得志。但是,他擅長畫山水、松石,特別是畫的松樹,令人稱絕。
漢文帝任命賈誼擔任樑王劉揖的太傅,希望能讓樑王多讀書。賈議說:“輔導皇子,教他讀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
“拋磚引玉”比喻用自己粗淺的見解來引出別人的高論,是一種表示自謙的說法。有一次,趙嘏到蘇州去遊覽。常建正好在蘇州,他想:“這是個好機會,一定要讓趙嘏留下幾句好詩來!”但是用什麼方法呢?他想:靈岩寺是蘇州的一大名勝,趙嘏既到蘇州,必然要去岩寺,如果自己預先在寺中寫下一句半首,說不定會引起趙嘏的詩興。 於是,常建就在靈岩寺的牆上寫了兩句詩。
趙普,原先是趙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趙匡胤率軍北上,部隊到達陳橋時,趙普為趙匡胤出謀劃策,發動陳橋兵變。趙匡胤做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史稱宋太祖。接著,趙普又輔佐宋太祖統一了全國,做了宰相。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匡義繼位,史稱宋太宗。
春秋時期沒有紙,字是寫在一片片竹簡上,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必須用熟牛皮(韋)繩子把這些竹簡編聯在一起才能閱讀。平時捲起來放著,看時就打開來。《周易》文字艱澀,內容隱晦,孔子就翻來覆去地讀,這樣讀夾讀去,把編聯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許多次(韋編三絕)。
這時的唐玄宗,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朝氣,將國家大事全交給丞相李林甫和宦官高力士。唐玄宗只希望李白做一個歌功頌德的御用文人。這樣的生活對從不“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李白來說是很困難的,他漸漸地遭到高力士等人的誹謗,和唐玄宗走得越來越遠。
樑武帝任命呂憎珍管理他的家鄉南衰州。呂憎珍到任後,不徇私情,秉公辦事。因公會客時,他的兄弟不能進入客廳。一些親戚不再做小買賣了,到州裡來見他,想謀取一官半職。呂憎珍耐心說服他們回去。
何晏問管輅:“這幾天我老夢見蒼蠅叮在鼻子上,趕也趕不走。這是什麼預兆?” 管輅說:“從前周公忠心輔助周成王,晚上睡覺都不踏實,怕自己沒有盡心盡力,大家都感謝他的恩德,沒有人怕他的權勢。
紂王死了,商朝滅了,周武王仍憂心忡忡,問:“進了殷都,對商朝的舊部怎麼處置呢?”
“這人偷了東西,送去受懲罰,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啊。不知大王為什麼要流淚呢?”禹哭著說:“我不是為這個罪人流淚,而是為自己流淚啊。從前堯和舜做領袖的時候,老百姓都和他們同心同德;如今我做了領袖,老百姓卻不和我同心同德,做出這損人利己的事來,所以我內心非常難過!”遇事向內去找,這正是聖人的風範。
子路不好讀書。孔子勸他,他說:“南山的竹子,不用加工就是直的,砍下來做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學習有什麼用!”孔子說:“把它裝上羽毛和箭鏃,會射得更遠。” 子路不聽。
張載年輕時喜歡研究兵法。范仲淹很欣賞他的才學,勸他說:“讀書人有自己的事業可做,何必非要談兵呢?”張載便專心致志做學問。後來張載中了進士,先後當過幾任地方官,因為他敢於直言,觸犯了執政大臣,49歲就辭官回家,在家讀書治學。
黃香是漢朝江夏人,家裡貧寒,但很喜歡讀書。他的母親早死,黃香對自己的父親十分孝敬:夏天,他用扇子把席子扇涼,讓父親睡;冬天,他先鑽進被窩,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休息。
趙奢見了平原君,理直氣壯地說:“您是趙國的丞相,放縱手下抗賦,不守國家法令。法令被破壞,國家必然會衰弱下去。國家衰弱了,別人就會來侵犯。如果趙國被消滅了,您怎麼能保住您現有的富貴呢?
春秋時代,趙襄子向王子期學習駕車。學了不久,與王子期比賽。他同王子期換了三次馬,每次都落在了王子期的後面。
戰國時代,廉頗為趙國立了許多戰功,被封為上將軍,他家每天都來許多客人。後來廉頗被罷官回家。這時,那些客人一個也不來了。
唐玄宗晚年,不理朝政,只是寵愛楊貴妃。天寶六年,玄宗下詔,應試天下來選拔人才。三十六歲的詩人杜甫正好在長安,聽了消息很高興。不料,考完後,主考官李林甫宣布無一人入選。李林甫回玄宗說:“天下的英才早被我們網羅光了,沒有漏掉一個。”玄宗聽了很高興。
東漢末時,有個學者牟融,對佛學有研究。一次他向幾個儒家學者宣講佛義。儒家學者們不理解,牟融不用佛經的內容來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用《詩經》、《尚書》中的東西。